讓李嘉誠害怕的事情終于還是發生了,此前李嘉誠頂著輿論的壓力和官方不斷釋放信號,仍然執意要賣港口。眼看如此,官方終于采取了措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開發聲要依法審查,有長和內部消息稱,下周不會簽字,交易暫停。這是否意味李嘉誠醒悟了?
3月4日,長和突然宣布將旗下43個港口賣給貝萊德財團。接下來的時間里,長和與李家是如坐針氈,基本上輿論一邊倒批評李家不顧國家安全利益,只顧個人私利。港媒大公報也多次發表批評文章,哪怕是港澳辦轉載,哪怕是港府和北京連續釋放信號。都沒有阻擋李嘉誠要賣港口的想法,期間李家沒有回應,只有長和發表了2024年財報,用數據證明,這只是個商業交易,與政治無關。
彭博社日前報道稱,長和沒有在乎外界的異議,仍然在推進與貝萊德4月2日的簽字交割。隨后港媒《南華早報》披露,早在長和3月4日公告要賣港口后,港府就和長和聯系商討一個解決方案。結果自然是李家堅持要賣港口,接著又爆出,大陸方面要求所有國企暫停與李家旗下企業進行新的合作。外交部27日也再次就此事表態。
4月2日就是簽字日期,眼看李家執意如此,官方終于采取了措施。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態:我們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反壟斷二司就是處理反壟斷調查案件,有了國監局的介入,恐怕這個港口交易懸了。此前,李家面對輿論的批評,官方釋放的信號,充耳不聞,哪怕是短短十幾個交易日,長和市值暴跌781億,李嘉誠都沒有如此在意。巴拿馬的港口,以及長和旗下的港口業務,在特朗普公開表示要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以及美國相關部門要審核國際7條主要航道后,就成了燙手山芋。
雖然港口業務很賺錢,但這和李家旗下其他資產相比就差遠了,李家在大陸香港的總收入不過12%,而其他絕大部分資產都在海外,如果美國長臂管轄,隨便一個借口都會對李家資產動手。
因此哪怕李嘉誠明知道,特朗普此舉的目的是在遏制打壓中國,他還是選擇了妥協,向美國出賣港口。外界的批評市值的虧損,他可以不在乎,港府的表態,他也可以不在乎,只要把這個燙手山芋處理掉,保全海外資產就好。但李嘉誠最擔心的還是大陸官方的直接介入,市監局表示要審查,結果就很難說了。
果然港媒報道長和高層人士透露,4月2日的簽字儀式上,長和不會簽署關于巴拿馬運河港口的任何協議。長和賣港口的交易暫停,這也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巴拿馬運河是重要的海上航道,和馬六甲海峽與蘇伊士運河一樣重要。而中國作為海運大國,以及外貿大國,這些海上關鍵航道對我們很重要,美國正在加快掌控國際航道,特朗普政府也在推動對中國商船和中國造商船加征最高150萬美元的停靠費。顯然美國就是為了打擊中國外貿業,海運業,以及造船業,尤其是長和這43個港口有不少都有重要戰略地位。
一旦被美國掌控,那么我們的海外貿易造船業海運業都非常被動,而且長和妥協后,美國很可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其他中企下手,帶來的負面效應非常嚴重。這宗港口交易,關乎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也關乎很多中企的利益,這也是為何輿論一邊倒的批評李家和長和不顧國家民族利益的原因。
而如此關乎國家戰略利益和安全的交易,自始至終都被國家高度關注,只是港府和北京的數次釋放信號,李家沒有理會。但作為一個大國,自然有足夠的反制手段,此前很多人分析可以用反壟斷法調查,或者香港國安法,以及港交所,都可以介入此次交易。
國監局介入審查后,李家和長和的處境更加尷尬,如果最后和貝萊德的交易無法達成構成違約,長和恐怕就要賠高額違約金,而最關鍵的是會得罪美國,海外資產就有風險了。而且這還只是剛開始,長和在不到1個月時間里,市值已經暴跌了781億,官方這一介入,恐怕下周一開市,長和的股價又要跌了。
當然李家財富的損失只是其一,關鍵的是李家的名聲經此一事大損,李家明知道這宗交易是有損國家利益和安全,還是只顧個人私利,出賣港口。這是站在國家對立面,精明了一輩子的李嘉誠確實老了,在商言商,商人無祖國的理念,讓他產生了誤判,這次選錯了。希望有類似商業理念的人都明白,商人也是有祖國的,有國家作為后盾,海外商人的合法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否則就容易被覬覦,須知國家安全和利益高于一切。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 2025-03-28 20:19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審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