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的營銷套路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其實都是劣等貨,結果竟然搖身一變成了賣價不菲的“網(wǎng)紅水果”!
直到央視曝光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被這些“水果騙局”坑了這么久!
最后一個可能很多人都會天天吃……
騙局一:奶油富士
商家話術:奶油富士蘋果被譽為是蘋果界的“愛馬仕”,澆灌著牛奶長大,吃起來像西瓜一樣脆,甜度也堪比哈密瓜,口味更是奶香十足,非常適合小朋友食用。
這就是商家對“奶油富士”的定位,聽起來是不是非常高大上,所以賣價也水漲船高。
于是就會有很多家長買了給孩子吃,以為能有更多的營養(yǎng)價值。
但是實際上它就是正常的紅富士蘋果。
不僅沒有被足夠的陽光照射,甚至大部分都是還沒有熟透就被摘下來的。
只不過因為樣子足夠稀奇,再加上商家的營銷手段,便成了他們口中蘋果界的“愛馬仕”!
其實口感以及營養(yǎng)價值或許還不如普普通通的紅富士!
騙局二:藏烏梨
商家話術:看起來像凍梨的藏烏梨,產(chǎn)自于世界之巔,是西藏高原的特產(chǎn),吃起來口感香甜軟糯,還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療效。
可能就是因為相信了商家對藏烏梨的營銷,很多人都把這種“水果”當成了水果食補的最佳選擇,特意花高價買來讓老人小孩吃。
事實上根本就沒有“藏烏梨”這個品種。
只是商家通過高溫的手段對普通的梨進行了加熱,然后通過氧化反應致使梨表面變黑。
結果到了商家的口中,“藏烏梨”竟然成了具有“抗癌”功效的“藥用水果”。
雖然吃起來對健康并沒有危害,但是高于普通梨數(shù)十倍的高價,卻坑騙了消費者的利益!
騙局三:水果西蘭花
商家話術:一個水果西蘭花蘊含的膳食纖維相當于15個火龍果,堪稱減肥小能手,而且抗氧化能力極強,不僅能延緩衰老,還能預防疾病。
這就是被商家吹得神乎其神的水果西蘭花,特別是其中“飽腹感”的減肥宣傳噱頭,讓不少年輕人都為此買賬。
可是它就只是從普通的西蘭花上切下來的而已,甚至大多數(shù)還是沒有長大的殘次品。
明明是以次充好的殘次品,結果被商家冠以“水果”的名頭后,就成了價格翻番的“減肥神器”了。
騙局四:辣椒芒
商家話術:果肉厚實口感香甜,汁水極多,幾乎濃縮了芒果的所有優(yōu)點,而且可食率超高,而無法靠人工種植干預,所以產(chǎn)量稀少。
芒果愛好者們聽起來是不是找到了“夢中情芒”?
這個商家稱為的“七彩辣椒芒”,事實上就是沒有長大的貴妃芒,基本上都長在陽光無法照射到的犄角旮旯處。
而果農(nóng)之前對于這種畸形的果子的處理幾乎都是直接扔掉,但是通過商家高超的營銷手法,如今竟然把它搖身一變成了“辣椒芒”。
而“爛果”一下就變成爭相搶購的網(wǎng)紅“辣椒芒”!
騙局五:金沙果
商家話術:產(chǎn)自于金沙江邊,汁水充盈,果肉蘊含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雖然和椰子外形相似,但是口感和養(yǎng)顏效果卻遠勝椰子。
而這個拉踩椰子哄抬自身營養(yǎng)價值效果的金沙果,實際就是椰子!
因為椰子一般是由3層皮層組成,而金沙果就是被商家剝掉了最外面的兩層果皮,然后還進行了上蠟處理。
從而讓金沙果的外表看上去晶瑩剔透,像是一顆顆的紅寶石一樣。
而只是被商家冠以了一個“金”字,就可以高價售出。
結果消費者花了大價錢,買到的卻是性價比極低的普通椰子!
騙局六:爆炸桃
商家話術:區(qū)別于以往普通桃子軟綿酸的口感,吃起來口感更加清脆,甜度和汁水也非常豐富。
這種外表干裂,果肉外漏的爆炸桃,只是名字聽起來奇特而已。
而商家只是故意把這種晚熟的冬桃裂果起了一個怪異的名字,利用消費者獵奇的心理,達到高價販賣的目的。
而爆炸桃雖然可能味道清脆甘甜,但是食品安全卻沒有保障。
因為細菌可能會從爆炸桃的裂口進入到果肉內(nèi)部,吃起來就會有損健康。
騙局七:水果胡蘿卜(迷你胡蘿卜)
商家話術:產(chǎn)自于國外,橘紅色果實吃起來甘甜爽口,還有一種特殊的甜味,而且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有益肝明目、增強免疫力等極佳的食補效果。
商家加了“水果”后,突然就變得非常稀貴了。
其實和水果沒有半毛錢關系,就是把普通的胡蘿卜通過人工削切,變成了非常可愛迷你的形狀。
而商家就通過對胡蘿卜外形上改變,搖身一變成了高不可攀的“水果胡蘿卜”。
然后便讓消費者花幾倍的價格,買到了和普通胡蘿卜并無區(qū)別的“迷你胡蘿卜”。
最后受傷的還是消費者。
騙局八:非洲烏柑
商家話術:非洲進口的新品種,由于長時間受到陽光照射的緣故,果肉的糖分經(jīng)過充分烤曬后充斥到果皮外部,果肉細嫩沒有果渣,天然的VC寶庫。
雖然商家宣傳的是非洲的進口沃柑,但實際上只是果皮受到了銹壁虱蟲的侵害,就是一種土生土長的廣西水果。
這種當?shù)厥展紱]人要的爛果,卻能被商家如此明晃晃地以次充好,甚至還自創(chuàng)出一個新名詞來謀取利益。
真的是把消費者當成傻子騙了。
不過也有科普錯的,被冤枉的農(nóng)產(chǎn)品,那就是幾乎天天都會吃的娃娃菜。
有不少科普帖子都表示娃娃菜只是大白菜的菜心而已,但是大白菜才賣幾毛錢,結果“菜心”竟然賣到幾塊錢!
其實不然,雖然大白菜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種植的,但是娃娃菜只是大白菜的一種變種,還是從韓國引進的。
葉子包裹的會更加緊實,所以吃起來的口感會比大白菜的口感更加爽口甘甜。
不過如果不追求口感的話,我們本土大白菜的營養(yǎng)價值其實更大!
在面對眾多說法不一的科普面前,消費者究竟怎樣才能避免上當呢?
其實只要拒絕所謂的獵奇心態(tài),不要看到新奇的圖片和說法就頭腦一熱買來吃。
否則可能好的味道和營養(yǎng)沒有品嘗到,卻讓自己的健康受到了危害!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沒有被所謂的“水果騙局”騙到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