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700%天價關稅的這一說法,《日本經濟新聞》也予以反駁:這一數字顯然未能考慮到日本允許免稅進口一定數量大米的機制,而這一稅率是以10多年前的原來水準為基礎的,美國就此說事無疑會引發日本國內的強烈反對。
日本首相石破茂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據日本財務省數據,2022財年日本通過政府機制進口了67.5萬噸大米,通過民間貿易進口了773萬噸大米。2023年,通過政府進口的大米中約有一半來自美國。其實,日美在農產品貿易領域的博弈早在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中就有跡可循,而大米則被視為日美貿易談判中最大的“禁區”。彼時,美國政府試圖提高免關稅進口美國大米的上限。但日美在2019年簽署的“迷你貿易協定”中,日方同意降低牛肉和豬肉等其他美國農產品進口的關稅,唯獨保留了大米關稅。
其實,特朗普對日本的一系列行為和態度,也是談判中的恐嚇手段,目的就是讓日本和加拿大、墨西哥兩國一樣,為此付出代價。在特朗普眼里,盟友都是美國用來發展的“墊腳石”;在特朗普眼里,日本可以說是最配合美國的國家了。但這也不意味著日本就“無牌可打”了。因為日本的手里還握著超一萬億的美債,而這可是讓當今的美國痛不欲生的存在。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據齊魯壹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祭出關稅最新舉措——“對等關稅”,即其他國家向美國征收多少關稅,美國也向對方征收多少關稅。這一關稅大棒不僅針對非盟友,也同時揮向歐盟、日韓等盟友?!都~約時報》報道稱,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受到影響,但此舉對印度、日本和歐盟的影響可能尤為重大。特朗普日前在白宮強調,該措施的意義在于“關稅將變得公平”,世界各國都有可能成為對象。
日本《朝日新聞》近日發表社論指出,美國政府在發動關稅戰方面的反復無常只會加劇經濟的停滯和混亂,相關國家應聯合要求美國撤回相關關稅政策。文章認為,日本曾于美國鋼鋁關稅政策生效前夕游說,但并未獲得美方豁免。磋商雖仍在繼續,但這顯然不是靠“特事特辦”就能解決的問題。日方如果迎合特朗普的“交易思維”,不僅可能招致無理要求,還會進一步加劇世貿組織體制的空洞化。
石破茂(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