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星
營養健康科普作者
中國注冊營養師
原浙江大學附屬二院臨床營養師。
專業擅長: 體重管理、疾病營養評估及治療、營養科普。
文章首發與:營養師金星
已授權《臨床營養網》發布
截至2017年的數據,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狀腺結節以及甲狀腺癌患者總數接近3億[1]。
伴隨著甲狀腺疾病的高發,大家對碘鹽似乎心生恐懼,很多朋友紛紛選購無碘鹽。碘鹽中的“碘”真的是導致甲狀腺疾病的"罪魁禍首"嗎?我們該如果科學吃碘鹽呢?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1 碘為什么是必需的?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我們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吃的不夠或者吃多了都會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對調節新陳代謝、促進體格生長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缺碘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我小的時候還見過這樣的病人,后來再也沒見過了。這是由于1995年開始,我國普及食鹽加碘,逐漸消除了這類疾病。要知道,在上世紀70年代,全國有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3500萬人[2]。
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而碘攝入過量也會導致,稱為高碘性甲狀腺腫。長期引用高碘水(我國約有3000萬居民生活在“高水碘地區”,碘來自飲用水的比例可高達60%),或者高碘食物均可誘發該病。此外,高碘攝入還可能引起碘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橋本甲狀腺炎等。
所以,碘吃多了、吃少了,都會得病。
2 我們該吃多少碘?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標準(見下圖)[3],成人的碘平均需要量(EAR)為85μg/天,推薦攝入量(RNI)在120μg/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為600μg/天。
低于平均需要量,或者高于可耐受最高量都會引起健康問題。最安全的就是維持在推薦攝入量。
3 食物中的碘主要來源?
日常的碘來源主要有2個途徑:食物和水,其中食物大概占到80%~90%,水有10~20%(高水碘地區除外)。
食物來源主要是碘鹽和含碘的食物,我們來看看日常吃的碘鹽。
根據我國《食用鹽碘含量》標準[4],平均每公斤添加碘20~30mg,相當于每100g碘鹽含有2000~3000μg碘。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5g食鹽攝入量,我們每天通過碘鹽會攝入100~150μg的碘(按均值)是完全達到每天120μg的推薦攝入量。如果算上烹飪過程造成碘的損失(根據WHO數據,約20%損失),不用碘鹽的話,反而可能會造成碘缺乏。
烹調過程中碘會損失多少?
①在煮沸、120℃低溫烘烤等溫度較低的烹飪條件下,碘鹽的穩定性較好,碘損失不大;
②在超過200℃的干炒、油炸等溫度較高的烹飪條件下, 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碘損失,尤其是高溫油炸,碘損失最明顯, 在油炸3min后碘含量減少25.0%;6min減少47.1%;12min減少66.7%[5]。
我們日常吃的其它食物中也含有碘,比如海產品(海帶、紫菜、海魚、干貝等)、雞蛋、肉類等。但是我們大多數人不會天天吃海產品,所以不構成主要的來源。雖然每天吃一個雞蛋,會攝入13~15μg的碘,但是這個量還是比較可控的。
因此,主要的來源還是碘鹽。
*以μg/(每100g可食部)計
4 碘攝入與甲狀腺疾病的關系?
回到文章開頭的提問,越來越高發的甲狀腺疾病,真的是因為碘鹽攝入過多造成的嗎?
碘攝入過多會導致甲亢,長期保持高碘攝入量將會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AITD)的患病率,而AITD正是引起臨床甲減的主要原因[7]。
而碘與甲狀腺癌的關系,一直沒有定論。有的認為碘缺乏和碘過量均能導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有的認為目前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是由于補碘過量造成的;也有認為補碘并沒有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只是改變了甲狀腺癌病理類型,從惡性度高的濾泡狀癌(FTC)變為惡性度低的乳頭狀癌(PTC)[8]。
其實,除了碘攝入的這個因素外,甲狀腺癌的發病也跟放射性輻射暴露(包括過度和無防護的放射性檢查)、精神壓力、肥胖、微生物的作用、有害化學物質及致癌物的暴露、遺傳等有關系,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目前體檢查出率高達20.43%的甲狀腺結節,關心的朋友可能更多。一時間,關于碘鹽引起甲狀腺疾病的言論四起,甚至引發了國家實行碘鹽政策是否科學和必要的爭論,很多民眾也開始更傾向于購買無碘鹽。
真的是這樣嗎?
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雜志》上的大型橫斷面研究[9],對中國杭州的9412名成年人進行了碘鹽攝入量、尿碘濃度(UIC)和甲狀腺結節(超聲檢查)的測定。結果發現——
1. 男性和女性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分別為24.1%和34.7%。
2. 攝入無碘鹽或低碘攝入的成年人患甲狀腺結節的風險增加,尤其是女性。食用無碘鹽的受試者尿碘濃度值較低,患甲狀腺結節的風險較高。
3. 當成年人既不食用碘鹽也不喝牛奶時,他們容易患甲狀腺結節,而食用碘鹽或牛奶的受試者患甲狀腺結節的風險并不高。
綜上,缺碘可能是甲狀腺結節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即便是處在沿海地區的居民,也并不一定就不缺碘。因此,對中國人群來說,補充碘鹽仍然是必要的。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5 我的觀點,僅供參考
1. 碘鹽是必需的,但要控制攝入量:碘是必需的微量元素,過多或者過少都會造成健康危害,截至到目前看來,碘鹽是利大于弊的。每天的量控制在5g是非常安全的,畢竟除了碘之外,鹽里面還有鈉,也是需要控制的。高鹽和只吃無碘鹽的做法都是不對的。如果經常吃外賣,或者平時鹽使用較多,可以在家中碘鹽和無碘鹽各備一瓶,交換著吃。
2. 注意你的維生素補劑:某些復合維生素產品中,會添加碘,大家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看一下營養成分表,如果買的是進口商品,看一下英文,是“iodine”。如果達到了150μg,且你每天服用,日常可以使用無碘鹽;如果添加量50μg,那還是需要使用碘鹽的,不用太擔心劑量超標問題。
某進口復合維生素片碘含量為150μg/片
3. 去醫院檢測尿碘:如果實在拿不準,可以去醫院測一下尿碘,根據尿碘的值來判斷是否食用無碘鹽。正常值是100~200μg/L[10],如果超過300μg/L會存在風險,可以考慮家里配一瓶無碘鹽。
4. 定期體檢:如果擔心有甲狀腺相關疾病,可以去醫院檢查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抗體以及甲狀腺B超,早發現、早治療。
5. 甲狀腺結節看情況:甲狀腺結節合并甲亢,嚴格忌碘,需要吃無碘鹽,避免高碘食物和含碘藥物(如:胺碘酮);甲狀腺結節合并甲減,適量吃碘鹽,減少高碘食物的攝入;如果只是甲狀腺結節,沒有必要吃無碘鹽。
總之,健康的成年人不要自己想當然,聽別人說吃碘鹽得甲狀腺疾病而貿然選擇無碘鹽,已經得了甲狀腺疾病的朋友,咨詢醫生后再進行調整。
[1]周媛,閆瑞霞,.水源性碘及氟對甲狀腺疾病的影響[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9,38(3):249-252.
[2]申紅梅.中國飲水碘分布與病區劃分標準[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6,35(3):157-160.
[3]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
[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GB 26878—2011
[5]王欣, 石福增, 蘇亞楠,等. 加碘鹽烹飪過程中碘損失的研究[J].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2006(4):261-263.
[6]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7]周媛, 閆瑞霞, 許蕊, 等. 水源性碘及氟對甲狀腺疾病的影響 [J] . 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9,38 (3): 249-252.
[8]申紅梅. 碘與甲狀腺癌的關系 [J] . 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8,37 (6): 431-435.
[9]Chen Z , Xu W , Huang Y , et al. Associations of noniodized salt and thyroid nodule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 large cross-sectional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3):684-692.
[10]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中國食鹽加碘和居民碘營養狀況的風險評估.
《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25 年 3 月 29 號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為:394845 名。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