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編輯:法拉
德國最近有點不太平,經濟下滑、能源貴得離譜,連帶著政壇也跟著抖三抖,3月,新一屆聯邦議院剛一開張,基民盟的尤利婭·克勒克納,就以382票坐上了議長寶座,隔天晚上,朔爾茨和他的部長們就收拾包袱走人了。
這事兒不僅讓德國人議論紛紛,連中國這邊也開始掂量,新議長上臺,中德關系會不會有點新盼頭?畢竟克勒克納跟默克爾關系匪淺,而中德貿易這塊大蛋糕,誰都不想輕易放手。
2024年,GDP增長率愣是跌到了0.1%,通脹率卻蹦到了4%以上,能源價格更是漲得讓人喘不過氣,自從俄烏沖突把天然氣管道鬧得雞飛狗跳,德國的工業命脈就有點懸。
汽車巨頭大眾的利潤縮水,化工企業巴斯夫也嚷著要搬廠子,中小企業更是叫苦連天,老百姓的錢包癟了,企業也撐得艱難,街上時不時還有抗議的聲浪。
就在這節骨眼上,2025年2月底的聯邦議院選舉成了個大轉折,聯盟黨拿下28.6%的票,成了議會第一大勢力,
選舉剛落幕,新一屆議院3月25日一開會,基民盟的尤利婭·克勒克納就站了出來,以382票的高支持率當上了議長,這消息一出,整個德國政壇都像被扔了個大石頭,水花四濺。
克勒克納上臺的當天傍晚,總統施泰因邁爾就忙活起來,準時給朔爾茨和他的14個部長發了離職證明,按德國《基本法》的規矩,新議院一開會,老政府的任務就算交棒。
這次交接快得像流水線,議長選出來沒幾個小時,朔爾茨的團隊就得卷鋪蓋走人,克勒克納站在議會大廳,手握議長錘,面對630個席位里的各路議員,氣場一點不輸。
她接手的可不只是個象征性的位置,議長得管著議會的日程安排,還得在外交場合代表國家,地位僅次于總統,比總理還高一頭,這么重要的角色落在她身上,難免讓人好奇:她到底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
克勒克納腦子活,從大學學法律開始就沒停下折騰,后來她跑去搞政治,加入基民盟,一步步往上爬,2002年,她第一次進了聯邦議院,那時候還是個新人,但很快就讓人記住名字。
到2012年,她已經坐穩了基民盟副主席的位置,黨內的事兒她摻和得不少,尤其在經濟政策上總能說出點門道,真正讓她名聲大噪的,還是默克爾把她拉進內閣那會兒。
2018年,默克爾宣布改組團隊,點名克勒克納當聯邦農業部長,這活兒可不輕松,非洲豬瘟那幾年,她得跟歐洲各國和中國談出口,忙得腳不沾地,也就是那時候,大家開始覺得,這女人有點默克爾的影子。
跟默克爾的關系,是克勒克納政治路上的加分項,默克爾當總理那16年,德國經濟穩得像塊鐵板,對華合作更是搞得風生水起,克勒克納在默克爾手下干了幾年,耳濡目染了不少東西。
她不光學會了怎么跟大國打交道,還特別擅長處理棘手問題,比如非洲豬瘟那次,中國停了德國豬肉進口,她帶著團隊跑去談判,最后硬是把市場給談回來了。
這事兒讓她在黨內攢了不少人氣,也讓外界覺得,她可能是默克爾想捧的接班人之一,果然,2025年她當上議長后,好多人就開始喊她“第二個默克爾”,這話聽著夸張,但也不是沒道理。
克勒克納站上議長臺那天,德國正憋著一口氣,經濟爛攤子得收拾,國際地位也得穩住,她在就職演講里沒繞彎子,直說德國得改改路子,得讓企業喘口氣,得讓工作崗位多起來,還得想想怎么可持續發展。
這話聽著挺實在,畢竟德國現在的情況,誰都看得出來,光靠老本兒吃不下了,2024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占了它外貿總額的8%,進口更多,
中國還是德國車企的最大市場,大眾、寶馬這些巨頭,沒了中國訂單,日子能好過?克勒克納心里估計也有本賬,她知道跟中國搞好關系,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須得干。
說到這兒,就得看看中德這對老伙伴的前景了,過去50多年,中德關系一直挺穩,1972年建交后,兩國貿易從零星小打小鬧,變成了現在一年2000多億美元的大買賣,德國給中國賣車、賣機器,中國給德國造零件、供電池,雙方你來我往,誰也離不開誰。
默克爾那會兒,中德關系更是上了個新臺階,2014年兩國定了“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總理年年見面,合作項目滿天飛。
可最近幾年,德國有點糾結,一方面怕太靠著中國,另一方面又離不開這塊市場,朔爾茨政府倒臺前,經濟政策老被罵不給力,對華態度也忽冷忽熱,現在克勒克納上來了,外界都盯著她會怎么玩這盤棋。
克勒克納當議長,對中德關系來說,可能是個新起點,她在基民盟里算務實派,經濟政策向來盯著實際效果,她當農業部長那幾年,跟中國打交道不少,挺清楚兩邊合作的份量,現在德國經濟這么糟,她不可能不盤算怎么把國際市場用好。
中國這邊也沒閑著,2025年3月,中國外交部開了個記者會,發言人林劍放了話,說中方愿意跟德國新政府一塊,把雙邊關系搞得更扎實,這話聽著簡單,但意思明白:中國不光想接著做生意,還想跟德國在新領域找機會。
想想看,德國現在急著轉型,新能源、數字化這些都是大方向,中國在這塊早跑在前頭,電動車賣得滿世界飛,5G技術也甩開不少國家,克勒克納要是真想讓德國經濟翻身,跟中國搭把手挺靠譜。
再比如能源問題,德國想擺脫天然氣依賴,中國在太陽能、風能上的技術也能幫上忙,克勒克納要是能抓住這波機會,德國沒準真能緩過勁兒來。
當然,事情不會那么一帆風順,德國國內對中國的看法一直兩極化,有人覺得合作是條活路,有人嚷著要去風險,怕靠太近吃虧,克勒克納得在中間找平衡,既得讓德國企業賺到錢,又得穩住國內的輿論。
她跟默克爾學的那些招數,這時候估計得派上用場,默克爾當年怎么跟各國周旋的,克勒克納八成也得照著學點,不過她現在是議長,不是總理,直接管政策的權力沒那么大,但她能定議會調子,影響政府的風向,這么看,她對中德關系的態度,多少會給未來的合作鋪路。
中德這對搭檔,走到2025年這步,像是站在了個路口,德國經濟得喘口氣,中國也想在歐洲找個穩當的伙伴。克勒克納上臺,帶著默克爾的影子,又有自己的路子,能不能把中德關系帶上新臺階,大家都在瞧著。
她要是真能把德國的經濟牌打好,跟中國這邊再搭上幾條線,沒準真能讓兩邊都樂開花,畢竟,德國那套工業底子,配上中國的市場和技術,誰看了都覺得有搞頭。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