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州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流傳著許多神秘而動人的傳說,
其中"金馬碧雞"的故事尤為引人入勝。
這一傳說不僅承載著彭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更與古代巴蜀的宗教信仰、
自然崇拜和民俗傳統緊密相連。
今天,
就讓我們一同探尋彭州與金馬碧雞的千年淵源,
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金馬碧雞之謎
配音/劉飛
文化是鄉村振興的力量“凝聚樞”和發展“風向標”。鄉村振興,文化要先行。當麗春鎮正緊鑼密鼓以藍色航空動力產業帶動其鄉村振興之時,我們走進麗春,試圖為這里尋找扎根于本地土壤的文化底蘊。
大家好,我是劉飛,我們的最終目的地,是麗春鎮的碧雞村。“碧雞”,這是在古代有著祥瑞象征的神物,碧雞村名字的由來引起了我們對這個普通村落的濃厚興致。
當日正逢重陽節,三重大殿聚合的武顯寺異常寧靜,除了少數居士穿梭往來、灑掃廟宇外,少有香客游人來訪。在大雄寶殿的一側,一樹陀羅花正開到荼蘼。在印度,陀羅花被稱為天界之花,佛經中,它是適宜之意,包含著超然覺悟、幻化無窮的精神。
住持通僧禪師自2010年駐錫于此,使武顯寺的規模不斷擴大。他仰頭指引我們看大雄寶殿正殿主梁上的捐修記錄。在一根主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光緒年間的住持明照禪師和當時的四川總督丁寶楨二人的捐修題名。這個記錄,將如今的武顯寺和古碧雞祠的歷史有效地聯系了起來。明照禪師即光緒年間昭覺寺的方丈明照通朗,古崇寧縣人,當時在四川佛教界威望極高。通朗曾回家鄉,運用自己的影響力,重修頹敗的碧雞祠,名日“古碧雞祠”。
“宋代導江縣和崇寧縣的碧雞金馬神祠,應該略同于清代灌縣和崇寧縣的碧雞祠,可謂由來久遠,井不輸于滇池的碧雞金馬山。”按照成都學者趙仁春多年研究,他認為成都溫郫都彭崇一帶實不止一處金馬碧雞祠。據崇寧和灌縣兩縣縣志記載,清代金馬場和崇寧縣都有碧雞祠。上碧雞祠在金馬場以北童子山,中碧雞祠在金馬場街上,下碧雞祠在舊崇寧縣境內。民國《崇寧縣志》記載:碧雞祠在縣北七里,即漢時祀金馬碧雞之神處,今為五顯廟。光緒中,昭覺寺方丈欲駐錫于此大興廟宇,復署曰碧雞祠,以志王子淵(王褒字子淵)先生遺跡。民國時,崇寧縣的管轄范圍包括今天的郫都區西北部及都江堰市、彭州市部分區域,所以,今彭州麗春鎮碧雞村和武顯廟所在的位置,很大可能就是漢時的金馬碧雞祠……
(向上滑動可查看更多↑↑↑)
《游碧雞祠》
作者/易育涵
漢時有遺廟,最近畫橋邊。
古徑生秋草,殘碑臥晚煙。
竹深能蔽日,樹老不知年。
惆悵金門客,臨風一快然。
——摘自《彭州歷代詩鈔》
金馬碧雞是什么?
金馬碧雞AI畫像
"金馬碧雞"的傳說最早可追溯至漢代,甚至更早。史料記載,漢武帝聽信方士的說法,認為云嶺之南有神雞,毛羽青翠,能破石凌空飛翔,光彩奪目,其聲悠長。
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里講到滇池有龍馬,龍馬交配而出駿馬,可“日得五百里”。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里也提到“禺同山神有金馬、碧雞,光景倏忽,民多見之”。
云南金馬碧雞坊(來源:金馬碧雞)
唐宋之后,這一美妙的傳說又被佛家所利用,說金馬是佛教阿育王的“神驥”。唐代之后,昆明東西山岳已有金馬、碧雞的祠寺,人們將其當作神靈供奉。如今的春城昆明和云南大姚,都分別有“金馬碧雞坊”。
《漢書·郊祀志》中記載:"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這里的"益州"即包括今天的四川地區,而彭州作為古蜀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自然也與這一傳說息息相關。
金馬碧雞到底在哪里?
彭州市麗春鎮碧雞村
漢時益州郡和越雋郡均為益州刺史部所轄,《資治通鑒》所記“聞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沒有明確說是益州郡還是益州刺史部,不過從地方奏報祥瑞的層級來說,應以益州刺史部為妥,因此,朝廷和后來的史官所記“聞益州”當是“益州刺史部”的籠統概念。
按照《資治通鑒》的注釋和《后漢志》的記載:發現“金馬碧雞”之神的具體地方,在益州刺史部的“越雋郡蜻蛉縣禺同山”。
彭州市麗春鎮碧雞村
蜻蛉縣禺同山究竟在哪里呢?按照云南籍作家米切若張的考證,即今云南大姚縣紫丘山。蜻蛉縣本由云南氏族部落“蜻蛉蠻”演變而來,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是越雋郡所轄十五縣之一。大姚金碧鎮就是“金馬碧雞”的簡稱,其名就源于城東20公里的禺同山;而趙家店鎮禺同山則被大姚人認為是“金馬碧雞”幻影初現地。
但今天以“金馬”“碧雞”為名的地方,除了大姚有金碧鎮和作為“金馬碧雞”發源地的趙家店鎮之外,川滇兩地還有很多,最有名的當然是作為名勝古跡的昆明金馬碧雞坊以及成都望江樓公園的碧雞坊和彭州市麗春鎮碧雞村作為碧雞神祠遺存的武顯寺。
金馬碧雞的四川遺存——彭州武顯寺
踏入彭州市麗春鎮碧雞村的武顯寺,仿佛踏入了一段被歲月塵封的故事里。
這座古寺寧靜清幽,紅墻灰瓦在綠樹的掩映下,透著古樸的韻味。漫步其間,微風輕拂,送來隱隱的梵音,讓人的心瞬間沉靜下來。
武顯寺與“金馬碧雞”的淵源,更是為這里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傳說中,金馬碧雞是祥瑞的象征。而武顯寺所在的碧雞村,也自古就與這傳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寺中探尋,想象著曾經的人們懷著對金馬碧雞的敬仰與期盼,在此虔誠祈福,仿佛能穿越時空,觸摸到那古老而美好的信仰。
彭州武顯寺,
不僅是一座建筑,
更是歷史與傳說交織的文化寶藏 ,
靜靜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等待著人們去聆聽。
“聽鑒彭州”欄目在喜馬拉雅上線啦!
快去喜馬拉雅搜索“聽鑒彭州”,聽見彭州的聲音!
本期聲音導游
劉 飛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十優主持人,主任播音員,四川省廣播電視評審組專家,四川省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廣播電視學會播音主持專委會委員,四川省文藝志愿者協會會員,成都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成都紡專客座教授。
本期《聽鑒彭州》由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成都市朗誦藝術家協會
傾情合作推出!
稿件征集:
稿件要求:稿件主題為“彭州人寫彭州”。主要內容包括彭州的自然風景、歷史人文、經濟社會、民風民俗、美好事物等,可以是一個景點、一家好店、一份美食、一個回憶、一條路、一座山……一切有關彭州的美的事物以及在彭州生活的美好感受,都可以寫成文字向彭彭砸來!
投稿方式:請在您的稿件后附上個人簡介(姓名+年齡+籍貫+聯系方式+個人照片)發送到郵箱:2840955915@qq.com。
聲音導游征集:
報名條件:只要你喜歡朗讀、表述清晰,熱愛彭州、熱愛生活,愿意傳播心中的美好,那就不要猶豫,趕緊來報名吧!
報名方式:請將您的朗讀音頻(3分鐘以內)與個人簡歷(姓名+職業+聯系方式+個人照片),發送到郵箱:2840955915@qq.com。
第241期:
第242期:
第243期:
第244期:
第245期:
第246期:
第247期:
第248期:
第249期:
第250期:
免責聲明:
★品鑒彭州微信公眾號推文內容僅在品鑒彭州今日頭條號轉載,其他平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文中配圖支付相應稿費,若不同意使用,請告知刪除!
期數:3352期
文字:《品鑒彭州》雜志第09期 龐驚濤 劉倩
圖片:劉海清 張鴻 鄭小娟 金馬碧雞
編輯:劉倩 編審:楊華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