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文物古建筑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實提升文物古建筑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連日來,天津市各區消防救援部門深入轄區文物古建筑單位,開展了一系列消防檢查及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保護的濃厚氛圍與強大合力。
聯合檢查強規范 源頭管控除隱患
連日來,天津市南開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區文旅局、公安、住建、應急等部門,對轄區修繕文物建筑開展聯合檢查。檢查中,消防人員重點對施工動火作業、電氣線路敷設、消防設施配備等進行服務指導,要求各單位嚴格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重點部位巡查和隱患自查自糾,強化員工培訓,嚴防火災事故發生。
精準培訓提能力 消防演練保安全
在薊州區獨樂寺,消防宣傳人員針對古建筑木質結構多、耐火等級低的特點,通過典型案例視頻分析火災成因及蔓延規律,系統講解防火巡查要點、初期火災撲救技巧及疏散逃生知識,并現場演示滅火器、消防水帶等器材的使用方法,確保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實操技能。靜海區消防救援支隊則走進轄區寺廟,結合寺廟用火用電實際,向僧侶普及香火管理規范、應急預案制定等知識,強調明火使用需遠離易燃物,切實筑牢寺廟消防安全防線。
警示教育敲警鐘 宣傳互動聚合力
近日,北辰區消防救援支隊在大張莊文體中心開展專項培訓,通過剖析近年文物建筑火災案例,警示工作人員強化風險意識。津南區消防宣傳車在古建筑周邊流動宣傳,向游客發放資料并講解動態隱患排查、疏散路線規劃等知識,同步對消防設施進行實地檢查,組織工作人員體驗滅火器操作,提升應急能力。消防人員強調:"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將火災風險降至最低。"
通過系列行動不僅強化了文物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更通過"檢查+宣傳+培訓"的模式,推動形成"部門聯動、單位主責、社會參與"的文物安全共治格局。下一步,天津各區消防救援部門將持續深化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專項行動,加大科技防控手段應用,定期組織"回頭看",全力守護歷史瑰寶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