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guān)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張瑞芳是家喻戶曉的電影表演藝術(shù)家,主演了《松花江上》《南征北戰(zhàn)》《三八河邊》《李雙雙》《李善子》《大河奔流》《泉水叮咚》等一系列經(jīng)典影片。
1962年,張瑞芳可謂雙喜臨門:一是她憑借《李雙雙》中“李雙雙”一角,喜獲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二是張瑞芳光榮當(dāng)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
張瑞芳一生有過3次婚姻,因為身體原因,她無兒無女。
第一任丈夫余克稷是張瑞芳的初戀,張瑞芳在自傳《歲月有情——張瑞芳回憶錄》中寫道:余克稷是我事業(yè)的引路人,我們是有感情基礎(chǔ)的,其實沒到離婚那一步。
那么張瑞芳為何又與余克稷離婚了呢?“細品名人”撰寫此文前,仔細閱讀過張瑞芳31.5萬字的自傳,真實還原了兩人離婚的前前后后……
01
張瑞芳(右一)兒時全家福
張瑞芳1918年6月15日出生于河北保定,母親杜健如(后改名廉維)是北京密云人,父親張基是河北東光人。
張瑞芳出生時,父親正在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任職。張瑞芳的二舅與她的父親是同事,在二舅的撮合下她的父母結(jié)婚了。
張瑞芳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她在家排行第三,下面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因為父親的工作關(guān)系,張瑞芳遷居過濟南、南京,最后在北平定居。張基薪水豐厚,在北平購置了房產(chǎn)。
(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舊址)
1928年,張基參加北伐,家里突然接到父親的來信,說張基病重。張瑞芳的母親急忙趕到徐州,這才得知丈夫自殺身亡。
原來,1928年4月的徐州保衛(wèi)戰(zhàn),張基接到上峰的命令,要他帶著炮兵部隊趕赴機場。當(dāng)他們到達機場時,飛機已經(jīng)起飛了。
這本不是張基的責(zé)任,但他認(rèn)為自己是軍人,延誤了時間是失職,便開槍自殺身亡。這年張瑞芳才10歲。
雪上加霜的是,父親身亡不久,張瑞芳的小妹妹因猩紅熱夭亡,一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中。
(張瑞芳的母親杜健如)
杜健如成為單親媽媽后沒有再婚,部隊里沒有給撫恤金,她在公公婆婆的幫助下,艱難撫養(yǎng)5個兒女。
當(dāng)時張瑞芳一家住在北平的鼓樓東法通寺10號,張瑞芳在讀完小學(xué)后,升入北平崇慈中學(xué)。
張瑞芳的哥哥已考入免費的黃埔軍校,大妹妹考入免費的北平師范學(xué)校,大大減輕了家里的負擔(dān)。
張瑞芳在崇慈中學(xué)讀了一年后,轉(zhuǎn)入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學(xué)(現(xiàn)在的北京161中學(xué))。
(中學(xué)時的張瑞芳)
該校的特點就是學(xué)生喜歡演戲,不僅老師支持,他們還一同參演。
張瑞芳在學(xué)校里主演過《蘇州夜話》《南歸》《咖啡店之一夜》等多部話劇。
02
張瑞芳主演法國作家莫里哀的話劇《心病者》時,余克稷被學(xué)校請來當(dāng)導(dǎo)演。
余克稷1910年出生,是孤兒,父母早亡,他在南京跟著舅舅長大。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余克稷情商低,沉默寡言的性格,這是張瑞芳后來與他離婚的主要原因。
(余克稷)
余克稷非常聰明,當(dāng)時在北平大學(xué)工學(xué)院電機系深造,同時在藝術(shù)學(xué)院戲劇系進修。
張瑞芳對他很尊重,畢恭畢敬地叫他“余先生”。
排演期間,余克稷愛上了端莊漂亮的張瑞芳,便找理由與她見面。
《心病者》公演后反響強烈,大家湊錢買了一條圍巾給余克稷作禮物,幾個女生都要去給他送圍巾,但余克稷只讓張瑞芳一個人去。
在北平大學(xué)工學(xué)院,余克稷帶張瑞芳參觀學(xué)校的游泳館、溜冰場,最后他又帶著張瑞芳走進了鋼琴房。
余克稷在鋼琴前坐下來,彈起了愛情名曲《致愛麗絲》。張瑞芳的臉上飛起兩朵紅暈,內(nèi)心蕩起細碎的柔波。
1935年,余克稷畢業(yè)了,特意約張瑞芳見面。他問張瑞芳:你說我是留在北平還是去重慶?
余克稷希望張瑞芳說“留在北平”,這樣他可以經(jīng)常見到張瑞芳。誰知張瑞芳說:你去重慶吧,那里更有用武之地。你在北平進入老牌大工廠,不會受到重視。
(解放前的重慶)
余克稷很聽張瑞芳的話,便去了重慶,參與創(chuàng)建一家大型發(fā)電廠。
這樣一來,張瑞芳與余克稷分隔兩地。張瑞芳定期給余克稷寄《晨報》,作為兩人的愛情紐帶。
1936年12月,余克稷去南京接受職業(yè)培訓(xùn),特意繞道北平看望張瑞芳。
這次他顯得心事重重,在張瑞芳的追問下,余克稷吐露了原由……
03
(年輕時的張瑞芳)
原來余克稷是舅舅養(yǎng)大的,他將舅舅當(dāng)父親。早不久,他隨舅舅去拜訪一位世交,對方的女兒因為失戀在家里鬧自殺。她見了余克稷后心生愛慕,要求嫁給余克稷。
舅舅要求余克稷接受這樁婚姻,他說自己有了女朋友,誰知那位女孩以出家當(dāng)尼姑逼余克稷就范。
余克稷不想傷害舅舅和那個女孩,便違心地答應(yīng)了。舅舅滿心歡喜,在南京的報紙上刊發(fā)了余克稷的訂婚啟事。
了解到這一切,張瑞芳心里別有滋味。她對余克稷說:那位女孩這么癡情,你就與她結(jié)婚吧。余克稷沒吱聲,臉色有些難看。
張瑞芳話劇《日出》劇照(1936年)
分別時,他向張瑞芳承諾:等她情緒好轉(zhuǎn)了,我就和她解除婚約,你一定要等我。余克稷走后,張瑞芳的心一陣鈍痛,不知不覺眼里涌滿了淚水。
張瑞芳以為余克稷是敷衍自己的,將這段破碎的愛情深埋心底。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張瑞芳隨移動劇團去武漢宣傳抗日。劇團到達河南信陽時,余克稷趕來了。
張瑞芳這才得知,余克稷已與那位女孩取消了婚約,并將信寄到了張瑞芳北平家中說明情況。可張瑞芳生活漂泊動蕩,沒有收到那封信。
一九三七年,張瑞芳(飾香姐)與崔嵬(飾賣藝?yán)蠞h)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劇照)
得知張瑞芳在信陽,余克稷便帶著怒吼劇社的演員趕到信陽來找張瑞芳。余克稷的癡情和執(zhí)著,讓張瑞芳熱淚盈眶,兩人正式相愛了。
張瑞芳在武漢演出結(jié)束后準(zhǔn)備去延安,但余克稷希望她去重慶。張瑞芳拿不定主意,最后劇團領(lǐng)導(dǎo)幫她拿主意,讓她去重慶。
1938年8月,張瑞芳跟隨余克稷到達重慶。她進入國立戲劇學(xué)校深造,余克稷在該校擔(dān)任客座教授,教授燈光舞臺課程。
余克稷的主業(yè)是重慶電力公司的工程師,業(yè)余時間帶領(lǐng)怒吼劇社演出,宣傳抗日救國。
1939年1月,武漢的國民政府遷到重慶,八路軍也在這里設(shè)立辦事處,創(chuàng)辦了《新華日報》,受南方局的領(lǐng)導(dǎo)。
張瑞芳的姐姐張楠被調(diào)到《新華日報》工作,姐妹倆在戰(zhàn)火中重逢,格外欣喜。
1939年6月,張瑞芳與余克稷在重慶結(jié)婚了,郭沫若擔(dān)任他們的證婚人。
04
婚后,張瑞芳與余克稷住在電力公司的職工宿舍,這里離八路軍辦事處不遠。
余克稷擔(dān)任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xié)會的監(jiān)事,經(jīng)常有演員來家里談戲,還有文藝界人士登門商量工作,吳祖光、張駿祥、曹禺等都是張瑞芳家里的常客。
(張瑞芳)
而張瑞芳因主演《上海屋檐下》《塞上風(fēng)云》《全民總動員》《鳳凰城》等話劇紅遍重慶,她與白楊、秦怡、舒繡文并稱 “話劇四大名旦”。
余克稷是工作狂,談起工作頭頭是道,但單獨面對張瑞芳,幾乎無話可說。
特殊的成長經(jīng)歷,導(dǎo)致他沉默寡言,情商低,不會說甜言蜜語,言辭太直接。如此一來,夫妻倆開始有了磕磕絆絆。
1940年,張瑞芳的姐姐張楠懷孕待產(chǎn),姐夫王拓也是《新華日報》的編輯,經(jīng)常出差。
(張瑞芳)
由于《新華日報》社離醫(yī)院較遠,張瑞芳將姐姐接到了家里。她在國泰劇院演話劇《國家至上》時,吩咐余克稷:我姐如果要生了,你馬上送她去醫(yī)院。
當(dāng)晚張瑞芳演出回家,見余克稷正坐在椅子上看報紙,便問他:我姐姐呢?
余克稷說:可能去醫(yī)院了。張瑞芳很擔(dān)心:她怎么去的?
余克稷回答:她喊人用轎子抬她去的。丈夫?qū)憬愕牡÷齻藦埲鸱嫉男模埠怂男模估飶埲鸱家е蛔恿鳒I了。
(著名導(dǎo)演王好為與丈夫李晨聲)
第二天一大早,張瑞芳趕到醫(yī)院。這才得知姐姐難產(chǎn),她整整折騰一晚上,才生下女兒王好為(后北影廠著名導(dǎo)演)。
張楠一個人在醫(yī)院生產(chǎn),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張瑞芳覺得對不起姐姐,流下了愧疚的淚水。
1943年,張瑞芳主演話劇《安魂曲》,這時她收到了母親的來信,說她的弟弟去世了。
原來,張瑞芳的母親帶著弟弟由晉察冀邊區(qū)去延安。在途中,弟弟患上了惡性瘧疾,不幸離世了。
(張瑞芳的弟弟張進)
臨走前,張瑞芳的弟弟對母親說:不要難過,很多戰(zhàn)士都犧牲了,誰都是母親的兒子。張瑞芳的心被撕裂了,熱淚長流。
張瑞芳的母親是地下黨員,一直在北平從事地下工作。1939年組織上安排她帶著兒子去晉察冀根據(jù)地,沒想到兒子走了。
05
張瑞芳將痛埋在心底,登臺演出話劇《安魂曲》。
(張瑞芳、曹禺《安魂曲》劇照)
這部話劇是怒吼劇社集資排演的,余克稷也在劇中扮演一個角色。晚上演出回到家,張瑞芳哽咽著告訴丈夫:娘來信了,我弟弟沒了。
余克稷皺了皺眉頭,“哦”了一聲,就再沒有任何表示,這讓張瑞芳的心感到徹骨寒涼。
如果這時余克稷能抱抱張瑞芳,讓她在自己肩頭哭幾分鐘,她的心里會好受許多。
張瑞芳因為傷心,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掉眼淚,余克稷說:早點睡吧。張瑞芳嚷道:我不困,你睡吧。
(張瑞芳)
余克稷很快睡著了,而張瑞芳一個人在椅子上坐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張瑞芳臉上,她決定離婚。領(lǐng)導(dǎo)得知后,來做張瑞芳的工作,張瑞芳哭了:我的心太寂寞了。
張瑞芳向余克稷提出離婚后,他的態(tài)度很平靜:你再想想吧。如果余克稷能苦心挽留張瑞芳,表示對她的依依不舍,張瑞芳不會離婚。
她知道余克稷是好人,只是情商太低,她在婚姻中接受不了。
(張瑞芳閱讀觀眾來信)
分手那天,張瑞芳將余克稷的衣服一件件疊好,然后等他回來。晚上余克稷回來了,張瑞芳在心里告訴自己:如果余克稷挽留,我就打消離婚的念頭。
余克稷晚上回家后,看見張瑞芳坐在床邊,說了一句:哦,你沒走。
張瑞芳硬著心腸說:我在等你回來,把鑰匙還給你。余克稷接過鑰匙,默默地走進里屋,再沒有說一句話。
張瑞芳一個人拎著箱子,哭著坐黃包車去了劇團的宿舍。
(張瑞芳與金山)
1943年夏天,張瑞芳與余克稷辦理了離婚手續(xù)。離婚后,張瑞芳愛上了著名演員金山。
與余克稷相比,金山熱情奔放,會說話會辦事,給張瑞芳的心里帶來溫暖。1944年,張瑞芳與金山再婚了。
余克稷與張瑞芳離婚后,1949年他與普通女子盧克勤再婚。特殊年代里,余克稷遭受沖擊,被關(guān)進牛棚,幾次差點命喪黃泉。
上世紀(jì)70年代,余克稷被下放到內(nèi)蒙古電力中心實驗所傳達室工作,負責(zé)分發(fā)報紙、打掃廁所。
(張瑞芳與第三任丈夫嚴(yán)勵)
張瑞芳(后右)兄妹四人在母親墓前
張瑞芳(1918年6月15日—2012年6月28日)
余克稷沒能熬過特殊年代,于1976年離世,享年66歲。
不可否認(rèn),余克稷是一個好人,對革命滿腔熱情,還是張瑞芳事業(yè)的引路人。但他淡然的性格,注定他不會是一個好丈夫,最終導(dǎo)致張瑞芳與他離婚了。
首發(fā)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