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夏剪注意事項
谷文白
桃樹夏剪是冬剪的延續和補充,作用在于減少樹體養分和水分的無謂消耗,使之集中供給果實和有效枝條上;其次有利于幼樹擴大樹冠,提早成形,早豐產;結果期大樹有利于樹冠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促進果實著色,顯著提高果實品質。
那么夏剪如何掌控和科學地實施呢?筆者結合多年的生產實踐經驗和桃樹的生長發育特點,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修剪時間
理論上來講,桃樹從萌芽到落葉前的修剪都屬于夏剪的范疇,但生產實踐中具體的夏剪時間應根據各果園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大多數果園從早春 3—4 月的抹芽除萌開始,一直延續到 9月疏枝結束,夏剪始終貫穿其中,其中夏剪時間尤其集中在 5—8 月。
至于夏剪的次數,應根據樹齡、樹勢、品種及各果園的管理水平、肥水條件等而定,少則 3~4 次,多則 5~6 次。
2 夏剪方法
夏剪方法主要有刻芽、抹芽、除萌、摘心、扭梢、拿枝、環割、環剝、拉枝、短截、疏枝等。在桃樹上常用的有抹芽、除萌、摘心、拉枝、短截、疏枝等。
桃樹前期應用最多的是抹芽、除萌,一般對剪口、鋸口、背上等雙芽、徒長芽等及時抹除,沒來得及抹除的應及時除萌,越早越好。摘心主要對有發展空間的枝條進行,用于擴冠和培養枝組。疏枝在夏剪后期應用較多,作用在于打開光路,讓枝、葉、果見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合成有機物,提高果實品質。
扭梢、拿枝、環割、環剝等技術可控制新梢旺盛生長,促進花芽分化。筆者認為這些技術不論是對新梢還是對骨干枝及非骨干枝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不宜在桃樹上使用,否則易造成流膠病的發生,得不償失,還增加了用工成本,且桃樹成花容易,進入結果期后,即使不用環割、環剝等技術,仍然會形成滿樹花,因此在使用這些技術時,應慎重考慮。
3 夏剪對象
夏剪對象主要包括對桃樹生長發育、開花結果有不良影響的芽和枝,使之朝著對桃樹有利的方向發展。生產中主要對各級骨干枝利用副梢開張角度和進一步擴大樹冠;對剪口、鋸口及背上無利用價值且爭奪養分和水分的競爭芽、直立芽、旺長芽進行抹芽。對有發展空間的各類枝條進行摘心或短截,促發新梢,培養大、中、小型結果枝組。在生產中務必注意,應用短截技術時,蘇北地區進入 7 月以后,嚴禁采用此項技術,否則萌發的新梢存在不能形成有效花芽的風險。對內膛徒長枝的處理是夏剪的重中之重,夏剪的中心工作也是主要圍繞徒長枝而展開的。徒長枝生長旺盛,有的易造成樹上長樹現象,擾亂樹形,嚴重影響樹冠的通風透光,光合作用下降和果實著色不良。對徒長枝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無利用價值的,直接從基部疏除;二是有空間或有利用價值的,從基部合適的分枝處短截。
4 修剪效果
夏剪的最終目的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相互協調發展。樹冠上枝條分布均勻,果實著生合理,并受光均勻,樹冠通風透光,病蟲害減少,樹形優美,產量高,品質好;樹冠下光照能夠穿透枝條,照射在地面上,形成勻稱的光斑。
具體表現在幼齡樹上,能夠充分運用夏剪技術,利用副梢擴冠,輕剪緩放,適當采取摘心、短截等方法培養結果枝組,使之 3 年成形,4 年進入結果盛期。
結果期大樹夏剪應充分考慮到怎樣盡可能地延長結果年限,使之連年豐產、穩產、優產,創造更多價值,這也是栽培者的終極目標,同時保持樹勢中庸,果枝健壯。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強旺樹夏剪應以疏除為主,無論是背上枝還是內膛徒長枝均在疏除的范圍。同時少用摘心或短截方法,避免產生更多的枝條,使樹勢盡快緩下來,朝著結果的方向轉化。同時適當控制肥水,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