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邢臺開放大學與新河縣董振堂事跡陳列館等7家單位合作建立開放教育學院思政教育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成功舉辦。
董振堂事跡陳列館館長宋秀英作為思政教育基地代表出席儀式。儀式現場,宋秀英館長與邢臺開放大學書記、校長就“大思政課”的開展,圍繞如何創新思政教學模式、如何將董振堂將軍的英勇事跡與新時代思政教育有機結合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邢臺開放大學,其前身為邢臺廣播電視大學,歷經長時間的籌備和全方位的實地考察,在眾多候選單位中,最終選定董振堂事跡陳列館作為思政教育實踐教學基地。這一決定,源于董振堂事跡陳列館合理規范的思政課程設置,以及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能為開放教育學院的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與實踐場景,助力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紅色精神,提升思想境界。
近年來,董振堂事跡陳列館與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邢臺學院、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23所高校成功結對。截至目前,已開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120余場次,現場錄制《堅決革命的同志》《忠魂永存》等38節精品課程。這些課程將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的精神融入高校學生的“大思政課”與“黨建”工作中,為其創新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2024年,董振堂事跡陳列館入選河北省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數字基地試點建設單位。隨后,陳列館與長城新媒體集團合作,運用3D建模等先進技術,精心篩選124件文物,構建文物數字檔案庫。推出“6521”數字展陳方案,通過動漫、線上展廳等載體,實現紅色教育“永不閉館”,網上數字展館于2024年12月10日正式上線。接下來,陳列館計劃將網上數字展館推廣到合作對接的高校,構建起“線上虛擬參觀——線下實踐研學——云端資源共享”的思政教育閉環,推動革命精神傳承與青年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董振堂事跡陳列館與高校的緊密合作,不僅為高校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更將董振堂精神傳播得更遠更廣。未來,館校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不斷探索創新,將董振堂事跡陳列館打造成優質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來源:董振堂事跡陳列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刪除。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hshbxcz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