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信陽市電影電視家協會聯手城陽城管委,組織原信陽市政協副主席蘭恩民、市文聯副主席兼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鄔元信、原信陽電視臺副臺長兼市電影電視家協會主席常進等在城陽城遺址采風。
信陽城陽城遺址,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戰國楚王城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該城始建于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紀),距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戰國時期楚頃襄王曾遷都于此,以“亡羊補牢”之策延續楚國政權55年,故又稱楚王城。
這里出土了3000余件珍貴文物,創下六項“中國之最”:最早的完整青銅編鐘(1970年隨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奏響《東方紅》)、最早的竹制毛筆、最精美的彩繪漆木床、保存最完好的青銅套裝酒器、最古老的竹簡文書以及首次發現的青銅食盒組合器具。
作為楚國北擴的軍事要塞和臨時都城,城陽城見證了楚文化與中原文明的交融。城陽城遺址博物館作為河南省首家楚文化專題館,通過文物陳列和遺址展示,生動還原了楚國的軍事戰略、禮樂制度與生活圖景,是解讀楚漢文明的重要窗口。
信陽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著稱。"信陽毛尖茶,信陽南湖水、信陽特色菜、信陽山水環境"。信陽這些美譽與楚韻文化底蘊均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其中令人們印象最深,且能勾起人們食欲,就莫過于信陽菜了!信陽菜以其風味獨特,能給人以食欲感,適合于大江南北各方食客們口吻,而享譽海內外!信陽菜的獨特之處,取決于食材配料講究,烹飪制作精致獨特,做出來的菜肴口感好,香辣酸甜咸適宜,這也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定都信陽城陽城,宮廷御膳大廚們將華夏各地名吃佳肴與信陽當地民間傳統美食的巧妙利用。
陽舂三月,風和日麗,市電影電視家協會,組織影視創作藝術家,以弘揚信陽菜飲食文化為主題,來到楚都城陽城遺址博物館主題公園采風,試圖探索收集當年楚國立都信陽城陽城,宮廷御廚大師們巧合利用信陽當地民間美食故事的傳說。此次采風在城陽城管委會黨委積極配合下,通過查看歷史資料,走訪當地90歲以上老人,從中獲得了諸多珍貴史料,為院線電影《宮廷御廚魏稻先》提供了有價質的創作素材。采訪中,大家通過管委會梁樺書記的介紹,欣賞城陽城文藝志愿者楚韻文化藝術表演,對信陽楚韻文化底蘊有了更深層次了解,并饒有性興趣地與大家互動,展示各自的才藝。
參加活動的有:原市政協副主席蘭恩民、市文聯副主席兼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鄔元信、原信陽電視臺副臺長兼市電影電視家協會主席常進、城陽城管委會黨書記梁樺、城陽城管委會副主任彭銳、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副秘書長李泉江、北京中城奔流影視文化傳媒導演兼編劇蘆葦、毛澤東主席扮演者彭冠昌、周恩來總理扮演者曹振波、陳毅元帥扮演者蘇東華、演員李月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