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說,4月2日(下周三)是美國的“解放日”——其潛臺詞是他要在這一天把對各國各行業的關稅新政來一次總攤牌、大清算。
他的重頭戲是準備亮出致勝法寶“對等關稅”,美國要拿回被其他國家“拿走”的財富,解決“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貿易問題”。
老牌經濟研究員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卻說,你說的解放日會不會是災難降臨日(Ground Zero)?會不會像1930年關稅法案那樣被歷史記上一筆?(羅奇曾任大摩亞洲主席、首席經濟學家,現在是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本周參加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年會)
川普在認真想象著大把美元流進國庫。
本周三,川普在白宮簽署行政法令,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開征25%關稅。當著記者們的面,站在川普旁邊的白宮秘書威廉·沙夫特意補充說,這項法令的實施將為美國帶來千億美元的收入。
川普接過話說,對等關稅將在兩年內給美國增加7000億到1萬億美元的收入。
不過,據《財富》雜志(FORTUNE)報道,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主任Phillip Swagel 的預計是,川普關稅可能在未來十年給美國經濟帶來8000億美元的增量。這比川普的估算矮了一大截,而且是在不考慮其他國家反擊的情況下。
對等關稅不分敵友。川普說,“人們會驚喜地發現”這些關稅對其他國家是多么“公平”和“友好”。
貿易逆差視角
川普的關稅大棒上下飛舞,目前無從預測,只能從他及幕僚并不連貫也不充分的敘述中,大概猜想可能的打擊面。
可能性比較大的方向是從美方存在的貿易逆差額來觀察。以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2024年數據,排在前面的15個經濟體為:中國(大陸)、歐盟(德國、愛爾蘭、法國為主)、墨西哥、越南、臺灣地區、日本、韓國、加拿大、印度、泰國、瑞士、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南非。
其中,美國對中國的逆差額為2954億美元,對歐盟為2356億美元,對墨西哥1718億美元,對南非為88億美元。
資料來源:USTR、中金公司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周在福克斯新聞的采訪中說,大約15%的國家對美國的傷害最大。
“雖然只占15%的國家,但卻是我們貿易額中的重要部分。”貝森特稱之為“dirty 15”,但他沒有透露具體是哪些國家。
這可能意味著,4月2日揭曉的對等關稅,焦點會比較集中在這些與美國持續貿易不平衡的國家。
《華爾街日報》此前曾報道,川普的幕僚們曾經考慮過三級階梯式全球關稅方案,即政府根據貿易壁壘的嚴重程度將各國分組,施以不同稅率。但另有報道稱,這個方案目前已被放棄,可能是工作量巨大,在4月2日前無法完成,也可能是內部仍存分歧。
貿易壁壘實際還將考慮關稅之外的更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不同行業的準入、通關便利性、技術要求、衛生標準、知識產權保護、進口許可、國內稅制、匯率操縱等等。
稅率視角:關稅+增值稅
如果從美國與貿易對家的關稅稅率差距來觀察,以下經濟體將是主要針對方:印度、韓國、巴西、越南等。假如用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計算,美國平均為2.2%,印度為12%,韓國為8.4%,巴西6.7%,越南5.1%。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Reuters
如果把川普和幕僚們關注的增值稅(VAT)因素也考慮在內,即觀察關稅+增值稅的不對等程度,則多個歐洲國家將納入進來,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愛爾蘭,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也會涉及。
如果用關稅+增值稅稅率來考察上面那15個美國逆差國,根據中金公司研究員的計算,除日本外,其余經濟體的稅率都高于美國,其中印度、歐盟、南非、墨西哥、韓國的稅率都超過18%。如果按照增值稅率征收對等關稅,這些經濟體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川普認為,增值稅制度不利于美國企業。
【增值稅是在從生產到銷售點的供應鏈的每個階段增加價值時對產品征收的消費稅。供應鏈上的每個參與者都要為他們的采購價格支付增值稅(進項),并對他們的銷售價格收取增值稅(銷項);在各個生產和流通環節中,產業鏈上的企業可以抵扣已繳納的增值稅,即企業只需對本環節的增值額納稅,比如鐵礦石-鋼鐵廠-汽車零部件廠-汽車組裝廠-門店汽車銷售給消費者,這是汽車產業鏈的主要環節】
這種稅制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廣泛采用,特別是歐盟、亞洲。英國征收20%的增值稅,歐盟成員國一般征收至少15%的增值稅,高者達到27%。各國增值稅稅率可能因商品或服務的類型而有所不同,有些商品是免稅的,特別是生活必需品(中國對一般納稅人分別有13%、9%、6%等多檔增值稅稅率,以及適用于出口貨物等的零稅率)。
而美國則不同,美國主要采用銷售稅(sales tax)制度,商品只在最終銷售環節征收,稅率由州和地方政府自行設定。這意味著:稅只征收一次,在最后的零售端,對總銷售價格征,由最終消費者支付。因此美國官員會認為,美國產品在實施增值稅的國家將面臨復雜的稅收負擔,影響它們在海外的競爭力。
為此,川普曾稱,“在幾乎所有情況下,他們向我們收取的費用都遠遠高于我們向他們收取的費用。但那些日子已經過去了。”
美國貿易團體進步商會的經濟分析主任塔赫拉·吉拉里在接受《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川普的對等關稅概念忽視了一個事實,即許多國家是將增值稅作為常規稅收做法,而不是保護措施(即它是對內的而不是對外的)。
美國智庫稅收基金會(Tax Foundation)全球項目副總裁肖恩?布雷表示,增值稅是進行了邊境調節的,因此是“貿易中性的”,不存在川普團隊所說的歐盟對進口商品征收增值稅,對出口商品不征的情況。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的數據顯示,增值稅是英國政府的第二大收入來源,約占2024-25財年財政收入的15%;荷蘭國際集團高級經濟學家因加·費希納(Inga Fechner)在領英發表文章說,到2022年,增值稅收入占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5%,占總稅收收入的18.6%。這么看,這些國家不可能取消增值稅來解決川普的抱怨。
靈活性多大?如何征收?
本周在白宮談起對等關稅時,川普稱有很多人來溝通,希望將他們作為例外處理。他稱,會有一點靈活性,但總體上仍是對等的,不會對太多國家豁免。
川普政府官員最近曾提到,不是所有國家都被美國視為關稅目標,而且其他現有關稅(如鋼鐵關稅)可能并非累加性的,這將緩和這些行業遭受的打擊。
這就明確了一點:鋼鐵、鋁、汽車等行業類關稅,與4月2日一些國家被加征的對等關稅,稅率并不疊加,但帶來一個結果是,綜合考慮這些行業關稅(以及未來可能的銅、木材、芯片、藥品)后,那些國家的總體關稅稅率將更高。
目前,主要貿易伙伴都在與川普團隊加緊磋商,以尋求豁免。
考慮到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就是川普1.0時期所簽,因此,川普可能以加征關稅作為手段,“倒逼”墨加重新修訂協定內容,達到關稅以外的要求。4月2日后,美國可能對符合USMCA優惠條件的進口商品給予豁免。
在關稅實施節奏上,美方可能也會預留時間窗口。
貝森特在采訪中曾表示,一些關稅可能不必繼續(施加),因為協議是預先談判的,“一些國家在收到優惠關稅編號后,會來找我們希望進行談判。”
也就是說,4月2號宣布各國關稅稅率水平,但正式征收可能是一個月后,這給各國繼續與美談判留下了一點空間。
這樣,很可能最終真正實施高關稅的國家、或具體的稅率,仍會與4月2日的公告有所不同。那些愿意服軟、主動媾和談判的國家(如墨西哥、印度、越南等)最終會獲得一定豁免,而相對強硬的對手,則可能承擔更高關稅稅率。川普已經發出威脅,假如加拿大與歐盟聯手反制,將面臨高得多的關稅。
強硬還是媾和?
出于消除川普怒氣或緩和國家間政經關系的需要,一些國家正對關稅或其它非關稅措施作出調整,如墨西哥、印度、英國、越南、瑞士等。
比如,印度本周提出,如果能夠豁免此次高關稅的話,愿意對價值23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中的約一半削減關稅。這些商品目前的關稅從 5%-30% 不等。另外,印度也愿意降低美國農產品的進口關稅。印度貿易部長稱,兩國正在進行中的談判,首要目標是“確保達成一項有利的協議”。
墨西哥的經濟與美國深度捆綁,出口的80%去往美國。近期一真呆在華盛頓的墨經濟部長埃布拉德(Marcelo Ebrard)說,墨西哥正在尋求延續目前北美在汽車進口方面的自由貿易體制。“如果我們采用如此高的關稅體系,我們必須尋求的是對墨西哥的優惠待遇。”埃布拉德已經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會面六次,強調關稅問題對墨西哥太重要了。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本周四在記者會上透露,墨西哥至少要等到下周二才會作出全面回應,其中可能包括對美國進口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美國的汽車新關稅將從美東時間4月3日12點開征)。
越南本月提出下調包括液化天然氣和汽車在內的多項美國產品關稅,其中液化天然氣關稅稅率從 5% 降至2%,汽車關稅從45%-64% 降至32%,乙醇關稅從10% 降至5% 等,相關法令已經生效。
英國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周四對媒體說,本周英國正與川普政府進行緊急談判,以避免額外關稅的打擊。
財政平衡狀況不太妙的英國,仍準備作出一點犧牲,如可能重新考慮對特斯拉的補貼以及大型科技公司的稅收政策。
目前,加拿大、中國和歐盟對美國現行關稅措施表現強硬立場。
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在川普宣布汽車關稅后說,美國的舉動是對加拿大的直接攻擊,他將捍衛加拿大企業、加拿大工人的利益。“美國明顯已經不再是一個可靠的伙伴,加拿大和美國的傳統關系已成過去,鑒于美國不斷失級的關稅措施,加拿大必須從根本上重塑新的經濟。”
卡尼準備這兩天與川普通話,討論貿易爭端。加拿大的進一步(報復)行動將留待下周。
川普宣布汽車關稅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企業不利,對消費者更不利”。德國經濟部長和法國財長等都提議對美國采取有力回擊。
從現有情況看,中國已經被加征20%的普遍關稅,在稅率角度已經不存在不對等性。未來值得關注的有三點:一是川普政府以美國貿易逆差大小,或非關稅壁壘為借口,對中國區別對待(就像最初三級階梯式關稅設想中的最嚴厲一檔),則中國可能被加征額外關稅;
二,川普就職后即指示貿易代表辦公室對2020年初與中國達成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進行審查。審查結果原定于4月1日公布;
三是美國國會一些勢力在推動《恢復貿易公平法》(Restoring Trade Fairness Act),要求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PNTR)。我們此前曾提及,其影響類似經濟斷交,但這類動議成法有難度。
羅奇所說的Ground Zero效應及1930年關稅法案的影響,我們在此前的多篇文章中已有涉及,在此略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