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婚姻是浪漫愛情的歸宿,然而在《六姊妹》的故事中,何家歡的婚姻卻打破了這種常規認知。她在權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選擇,為我們呈現出婚姻的另一番面貌。
成長陰影埋下好強種子
何家有六個女兒,家庭資源有限,遵循著“從大到小”的分配原則。何家歡排行老四,想要得到什么,總是需要奮力爭取。有一次,何常勝去世后,家里有一個頂替的職位,按道理輪也該輪到她了。可沒想到,劉小玲也盯上了這份工作。為了這份鐵飯碗,何家歡和劉小玲在家里吵得不可開交。何家歡堅持認為,應該按照順序來,可何家麗卻覺得劉小玲腦子笨,以后找工作困難,便把工作給了劉小玲。
即便何家歡考上了大學,張建國還為她找了份不錯的工作,但這件事還是在她心里埋下了不甘的種子。她意識到,父親去世后,家里原有的規矩被打破了,以往的排序不再管用。于是,當她得知劉小玲和湯振民戀愛后,內心的不平衡被再次激發。在她看來,工作上劉小玲已經搶先一步,如果結婚也比自己早,那別人豈不是會認為自己嫁不出去?這種強烈的好勝心,對她后來的感情和婚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暗戀破碎,理性上位
何家歡曾經深深暗戀張秋林,這份感情持續了許多年。在她的眼中,張秋林就是她的全部。然而,張秋林一心追求更好的生活,從未對何家歡有過同樣的感情。直到張秋林帶著女友孟麗莎回家過年,何家歡才如夢初醒,認清了現實。
這次暗戀的失敗,給何家歡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好強的她,無法忍受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于是選擇從家里搬出去,試圖逃避這段傷痛。就在這時,方濤走進了她的生活。與對張秋林純粹的愛情不同,何家歡對方濤的感情更多的是權衡利弊后的選擇。
婚姻抉擇:各取所需的智慧
何家歡不會做飯,而方濤廚藝精湛,兩人開始搭伙吃飯。何家文撞見后,便讓陳衛國去打聽方濤的情況。這一打聽才發現,方濤比何家歡大四五歲,而且還離過婚。何家人都覺得,何家歡是家里唯一的大學生,即便臉上有疤,也能找到更般配的對象,方濤并不是一個好選擇。
但何家歡卻不這么認為。她覺得年齡和婚史都不是問題,她看到了方濤身上的優點。方濤不僅會做飯,滿足了她的口腹之欲,而且為人老實本分。從方濤能和平地與前妻離婚這一點,何家歡判斷出他情緒穩定,懂得包容。何家歡性格強勢,她深知自己需要一個能夠包容自己的伴侶。在她看來,自己在學歷、工作等方面都比方濤有優勢,選擇方濤,自己能夠掌握婚姻的主動權。
事實也正如何家歡所料。婚后,她一心撲在事業上,方濤則承擔起了帶孩子、做飯、做家務等所有的家庭事務。孩子滿月酒這么重要的場合,何家歡都因為工作忙而姍姍來遲,換作別人可能早就大發脾氣了,可方濤毫無怨言。
患難見真情,婚姻的另一種詮釋
后來,何家歡出事被關了起來。即便此時兩人已經離婚,方濤依然為了她的事情急得一夜白頭。這一幕,讓人看到了方濤對何家歡深深的愛。
何家歡的婚姻告訴我們,婚姻并非只有一種模式。并非所有的婚姻都始于浪漫的愛情,也可以是在理性的考量下,基于雙方的需求和優勢而做出的選擇。在婚姻中,每個人都有所圖,有的圖真心,有的圖物質,有的圖對方的包容。何家歡圖的是方濤的包容和顧家,而方濤也在這段婚姻中找到了家的溫暖。他們這種一個主外、一個主內,相互成就的婚姻模式,同樣能讓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婚姻就像一場合作,找到那個能與自己優勢互補、滿足彼此需求的人,也許就能收獲幸福。何家歡的故事,為我們在選擇婚姻時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