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市場總愛自己嚇自己,當然有時候可能是人為故意的,但有時候呢,也可能就是驚弓之鳥。
當前的玉米就是這個樣子。
隨著到了3月底,玉米的漲勢明顯減弱了,甚至都不能說是漲勢了,因為已經出現了多輪下跌。
比如,當前東北就正處于下跌的局面。
山東呢,前兩天雖然好轉了,但是我們也注意到,這個上量又有增長的趨勢,所以說,山東玉米歇不了,還得繼續震蕩。
當然,這也是山東的常態,這也沒啥意外的。
令人意外的是,最近的一則消息,又把玉米市場給嚇夠嗆。
近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布公告稱,將于 4月1日啟動最低收購價稻價拍賣,每周掛拍約60萬噸,直至新季稻谷上市前停拍,銷售價格在2480-2620元/噸。
就是這么一則消息,又讓玉米市場的氣氛緊張起來。
目前滿天飄的是利空,即稻谷一開拍,要和玉米搶飯碗了。本來現在玉米就已經開始震蕩回調了,再加上這么一嚇,肯定又得抖三抖。
但是這只能說,有時候,市場總是喜歡自己嚇自己,聽風就是雨,當然這也說明,玉米市場其實是高度緊張的,所以才會對消息反應這么強烈。
而觀觀認為,玉米還是原來的玉米,還是那句話,把心放到盆骨里,沒啥可擔憂的。
首先,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和定向稻谷拍賣有著顯著不同。
雖然說都是稻谷,但二者拍賣差異挺大的。
一般來說,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的通常是符合食用標準的稻谷,通常拍賣價格接近或者略低于市場價格。
或者更直白一點兒說,主要目的是調控稻谷市場,而不是調控玉米市場。
而定向稻谷拍賣的是多是超期的陳化糧,并且拍賣有非常嚴格的限定條件,一般是銷售給指定企業,并且嚴格指定用途,比如飼用或者用于工業酒精等等。
并且定向稻谷拍賣的價格很低,一般只有市場價格的50%到70%。
所以,定向稻谷以其優越的性價比優勢,更適合飼料企業降低成本,所以才成為了玉米的替代。
那么最低收購價稻谷有沒有可能也流入飼用來和玉米搶飯碗呢?
理論上,是有可能呢,但是實際上,操作難度不小,這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食用稻谷庫存高企,且價格低迷,在龐大的供應壓下力,企業可能會考慮將部分稻谷轉為飼用;
二是玉米小麥等價格大幅上漲,與稻谷價差明顯拉大,企業為降低成本也會考慮將部分稻谷作為飼用替代。
但是我們看目前這兩個條件基本都不具備,小麥還都在跌跌不休呢,小麥的飼用替代都還在觀望呢,更何況稻谷。
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前兩年,也就是2020年到2022年玉米價格高漲的時候,飼用替代也是以小麥和定向稻谷為主。
而現在玉米價格早已從高峰回落了,處于震蕩調整期,所以飼料企業也不太有理由去大肆用食用稻谷去替代玉米。
所以要說最低收購價稻谷開拍,玉米就岌岌可危了,我覺得這就有點猴吃麻花——蠻擰了。
其次,再看政策對玉米的態度。
咱們都不說提振,就說態度,這也是市場有目共睹的。
先是儲備庫增收,比如東北產區中儲糧共開設收購庫點400多個,并且以高于市場水平的價格收購玉米,這足以表明用意。
然后又嚴控進口玉米,比如,2024年我國進口玉米數量就同比驟降近50%,而到2025年,進口玉米數量被進一步壓縮。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玉米進口量共計18萬噸,同比暴跌約97%。
甚至有市場觀點認為,2025年進口玉米數量可能會降到配額以內。
再加上之前黑龍江陳玉米拍賣,但后來又隨即取消,其用意也十分明顯,就是要保護市場,穩定市場,避免市場的誤讀。
所以,盡管近期玉米開始震蕩走弱,但是我認為,玉米的方向依然清晰,大跌的概率極低。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