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多數汽車都被設計具備不錯的綜合行駛能力,即使是那些高性能車型也是如此。比如阿斯頓·馬丁Vantage,就是一款具備如此能力的高性能超跑,這款動力強勁的豪華GT車型,既可以在賽道上成為一把利器,也能充當日常買菜車。
市面上并不缺少被宣傳為專注賽道的高性能車輛,但在這里,我們篩選了十款專門為鐵桿賽道愛好者設計的超跑。雖然每款車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功能,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 —— 在賽道上擁有無可爭議的統治力。
Author / 酷樂汽車
*榜單車型按照生產數量來排列
“935”這個名號對保時捷來說并不陌生。
最初那臺被命名為935的車型是保時捷有史以來最優秀的賽車之一,而我們這份榜單中討論的則是保時捷935的現代升級版本,該車于2018年在Rennsport Reunion(一個專門紀念保時捷歷史與賽車傳統的盛會)上亮相。
這款保時捷現代版“大白鯨”(其前身935的昵稱)保留了原版賽車的標志性外觀設計,其造型在現代中帶著復古,車長4876mm,寬度為2011mm。
這輛功率達700馬力的賽車最初是一輛保時捷911(參數丨圖片) GT2 RS,它的大部分車身被替換為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外觀部分,它有著同樣寬大的后輪拱、流線型側面、巨大的后擾流板,以及讓人聯想到原版保時捷935的前保險杠設計。
而這輛滿是碳纖維材質的保時捷935的核心,是一臺與標準GT2 RS相同的3.8L雙渦輪水平對置六缸發動機,該車在2.7秒內即可破百。
該車原廠售價104.8萬美元,前兩年曾有一臺935被拍賣到超過130萬美元,堪稱理財神器。
Brabham品牌創建于1960年,主要專注于跑車領域。其創始人是車手Jack Brabham與設計師Ronald Sidney Tauranac,二者在賽車方面頗有建樹。
Brabham車隊從1961年到1992年征戰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共贏得了2次車手世界冠軍(1966、1967)以及4次車隊世界冠軍(1966、1967、1981、1983),Jack Brabham也是F1車壇唯一一位駕駛自造賽車獲得世界冠軍的車手。
雖然Brabham品牌有過不少輝煌歷史,但是后期母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后來在Brabham家族的努力下,Brabham品牌又一次重返車壇,并且在2018年成立了Brabham Automotive。
只可惜Brabham Automotive在去年又宣布破產了,但不妨礙他們造了一臺好車。
Brabham Automotive首個項目就瞄準打造一款中置發動機、僅限賽道使用的超跑。在公司倒閉之前,他們正在研發Brabham BT62,該車搭載一臺經過大幅改造和升級的中置福特V8發動機。
同時該車還搭配一臺Holinger六速序列式變速箱,而這套動力系統則被安裝在BT62的管狀金屬底盤上,該底盤搭配碳纖維車身,使得整車的整備質量僅為972公斤。
為了得到最強的制動性能,該車搭載碳纖維剎車片,同時前后還安裝了雙叉臂懸掛系統,另外還有遍布車身的空氣動力學部件,保證了其賽道高速的行駛穩定性。
如果擺脫了量產公路車法規的束縛,大廠玩賽車究竟可以多瘋狂,看看邁凱倫P1 GTR與標準的邁凱倫P1之間的差別。
作為一臺賽道專用超跑,P1 GTR無需遵守公路車法規。邁凱倫為了進一步提升P1這款品牌有史以來最優秀的超跑之一,打造出了P1 GTR這款性能強大的賽道利器,該車配備比P1更強大的V8發動機,還擁有一套類似ERS(能量回收系統)的“一鍵超車”系統,以及帶有F1減阻系統(DRS)的后擾流板。
而像后視鏡這樣的車身部件則被向后移動,以改善視線并減少空氣阻力。
邁凱倫P1本身就極為罕見,僅生產了375輛,它是繼標志性的邁凱倫F1后的第一款 邁凱倫 明星車型,因此需求量非常高。而在最初的生產階段中,僅有58輛被配置成適用于賽道的P1 GTR規格,據悉價格約為310萬美元。
P1 GTR基于P1的原型車設計,但搭載了更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和采用了賽車風格內飾,將其較普通P1相比更具賽車化,該車添加了固定的大尾翼,以及換上了賽車懸掛,提供了更敏捷的操控,但犧牲了一些舒適性。
與邁凱倫P1相比,P1 GTR絕對更加瘋狂,也是這份榜單中最瘋狂、最昂貴的僅限賽道使用的車型之一。
事實上P1 GTR已經和P1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了,該車混動電機可以提供197匹,而P1 GTR內燃機則可以提供900匹,分別比P1多了21匹和62匹,最終整車來到1000匹。
P1 GTR車身各個部分的重量能做到極致都被發揮到了極致,一下子減輕了150公斤,同時懸掛,轉向和整個車身都被完全重新調校過了,畢竟定位完全不同。
強化后的空力提供的巨大下壓力以及強大剎車系統i將給你巨大的信心去享受這種前所未有的刺激。
法拉利特殊的XX項目車型系列是由法拉利原廠支持的賽道項目之一,并且以其對車型獨特性和專屬性的注重而聞名。
法拉利利用該項目測試賽車專業技術,而這些技術最終會應用到量產車上。因此XX項目經常會誕生一些最硬核以及最酷的法拉利車型,而FXX K就是XX車型系列中的頂級車型。
首先,別以為FXX K代表“F**K”,因為FXXK的前輩叫做FXX,很明顯FXXK雖然基于LaFerrari打造,外觀上保留了很多拉法的元素,但是明顯具備更加夸張的空氣動力學套件。
該車動力總成系統雖然依然沿用了拉法的V12和混動系統,然而經過重新強化調校后的FXX K的輸出已經一下子超過1050匹最大馬力和900Nm峰值扭矩。而重量卻只有1284kg,其百公里極速僅僅需要2.4秒。
換言之FXX K和拉法根本不是同一個物種,事實上也是的。比如FXX K中的動能回收系統基本就是F1級別的配置,而她那強大的剎車系統卻可以在減速的時候給你更大的自信。
這臺車甚至直接標配了賽車千斤頂,為了方便進站維護換胎。當你被法拉利選中可以購買這臺FXX K的時候,你會得到法拉利給你配備的專門團隊幫你維護,所以這樣的FXX K當然是不能合法上路的了。
Gordon Murray Automotive(GMA)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幾家專注于打造以駕駛樂趣為特色,而非傾向于性能量產車型的汽車制造商之一。
該車是T.50的賽道版本,車身外觀增加了碳纖維材質的空氣動力學套件,采用全新調校的懸架系統。
全新GMA T.50s的重量僅為852千克,低于此前T.50的986千克,同時該車結合了更強勁的自然吸氣3.9升V12發動機,可產生725匹馬力,最高轉速可以達到驚人的12,100轉。
車頂連同車尾的大風扇具有空氣沖壓功能,可以提高車輛的動力,同時該車具有定制的直 通式排氣系統以及經過完全升級的氣缸蓋和凸輪軸,并匹配Xtrac打造的6速序列式變速箱。
外觀部分,由超輕質碳纖維打造,玻璃則采用了輕型玻璃。懸掛彈簧,減震器和防傾桿都經過了升級,以實現最佳的彎道操控性能,而行駛高度降低到前面的87mm和后面的116mm。
400毫米的大風扇在尾部屹立,與更大型的后擴散器以及新的“三角翼”結合在一起,車頭裝有改善側進氣口氣流的分流板,同時還提供了新的前分離器設計。GMA聲稱全新T.50s能夠產生高達1,500千克的下壓力。
新的T.50s是兩人座,在駕駛員的左側保留了一個固定副駕駛位,除了右側的座椅,還帶有一個滅火器系統,而右側空間現在由垂直的開關面板占據。
新的GMA T.50s Niki Lauda的25位購買者都會有特殊的定制服務,此外每輛T.50s都將具備Trackspeed套件,其中包括工程支持和在賽道上駕駛所具備的全部設備,包括全套維修工具和加油設備。
該車售價約合430萬美元起。
阿斯頓·馬丁Vulcan,一臺能夠與法拉利FXX K和邁凱倫P1 GTR一較高下的賽道暴徒,其配備一系列的空力套件及輕量化部件來幫助實現達到更快的賽道圈速目標。
說Vulcan是阿斯頓馬丁最強之作毫不為過。
2016年正式面世的Vulcan沿襲了阿斯頓馬丁以V命名習慣之一,同時“Vulcan”在神話中代表著火,包括火山爆發的怒火,以及金屬鍛造的火焰,可見阿斯頓馬丁賦予Vulcan的重大期許。
當然頂尖的設計理念和制造工藝也讓Vulcan耀眼無比,整個Vulcan的設計語言也為后期的阿斯頓馬丁超跑的設計語言開了一個好頭。
該車百公里極速也在3秒內,而這股巨大的力量來自于那顆7.0L的自然吸氣V12引擎,輸出馬力達到820匹,事實上Vulcan的推重比(Vulcan重量1350kg)甚至超過了很多WEC比賽中的一些GTE賽車……
而Vulcan的安全條件也完全符合參加比賽的標準,可見Vulcan注定就是為了賽道而生,同時頂尖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提供高速下的下壓力,使得Vulcan完全可以貼在天花板上“飛行”。
梅賽德斯-奔馳SLR邁凱倫本身就是一款以性能為核心的終極超跑,然而如果說其還能再進化,那就只有這臺SLR722 GT了,該車是SLR的進一步強化版本。
該版本專門為賽道使用而設計,722 GT配備經過改進的懸掛、制動、空氣動力學和排氣系統。
而標準梅賽德斯-奔馳SLR邁凱倫中有超過400個部件為722 GT版本進行了修改,功率提升了,重量減輕了,操控性得到了改善,性能也大幅提高。
蘭博基尼第六元素是蘭博基尼給蓋拉多做極致輕量化,幾乎所有部件都是由碳纖維制成的。懸掛系統、傳動軸、車輪、車身和底盤均采用碳纖維材質。
它是蘭博基尼首款采用鍛造碳纖維的車型,這種材料由蘭博基尼和卡拉威高爾夫公司共同研發。
為了讓大家了解蘭博基尼在減重方面的努力程度,以第六元素為基礎的蘭博基尼蓋拉多Superleggera版重1557公斤,而第六元素僅重約1噸。
帕加尼Zonda R是帕加尼賽道專用衍生車型,于2007年日內瓦車展上亮相。和阿斯頓·馬丁Vulcan一樣,帕加尼Zonda R與法拉利FXX和瑪莎拉蒂MC12 Corsa處于同一細分市場。
作為一款僅限賽道使用的車輛,它的核心是一臺源自梅賽德斯-奔馳CLK GTR賽車版的發動機。這臺6.0升發動機十分強勁,輸出為750匹馬力。該車搭載Xtrac6速序列式變速箱,整車重只有1070kg。
它是帕加尼為Zonda的繼任者 —— Huayra測試技術和部件的試驗平臺,該車車身布滿碳纖維材質,比標準的Zonda更輕、更強大,帕加尼Zonda R的出色性能最終體現在它在2010年打破了法拉利599XX在紐博格林賽道的單圈記錄。
其巨大的尾翼絕對是最出挑的設計元素,而2007年的Zonda R就可以做到百公里加速不到2.7秒,極速350km/h。
瑪莎拉蒂在本世紀前十年推出了一系列限量版車型,以滿足客戶對終極賽道體驗的需求。這些車型并非用于比賽,但它們基于瑪莎拉蒂硬核的MC12 GT1賽車打造,這款賽車曾在2005年國際汽聯GT世界耐力錦標賽中奪冠。
而基于法拉利恩佐,瑪莎拉蒂制作了50臺MC12,MC12本來就已經非常強,強到可以直接參加比賽,然而 瑪莎拉蒂還制作了12臺至強版本,叫做MC12 Corse,來證明實力,而這12臺則完全針對賽道。
MC12 Corsa完全基于MC12 GT1賽車打造,這臺車最終發布在2006年中,和FXX以及FXX K一樣,瑪莎拉蒂會為此車提供整個團隊進行維護和保養。
其帶著經典的“Blue Victory”涂裝的MC12 Corsa最終的輸出比MC12本身多出了120匹,可以達到恐怖的745匹。
從GT1賽車繼承而來的一些特點則包括其發動機和車身外觀。
然而,瑪莎拉蒂MC12 Corsa的功率輸出比GT1賽車更高,因為它無需使用進氣限流裝置。這款不受比賽規則限制,僅限賽道使用的瑪莎拉蒂僅重1133公斤,能夠在3秒內破百,MC12 Corsa中售價約為140萬美元。
More
今日日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