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發布通知,長江大學作為第一選育單位選育的水稻品種“春9兩優70”被確認為2025年度超級稻品種,這也是湖北省自2014年以來首個獲認定的超級稻品種。目前,湖北省在冊超級稻品種達到4個。
據悉,超級稻品種是指產量潛力大,同時兼顧品質與抗性的水稻新品種。超級稻冠名實行有進有出機制,即每年會新增符合各項指標要求的新品種,同時,不適合生產需求的品種也會及時退出,這對提升我國水稻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025年農業農村部共認定超級稻品種13個,退出14個,目前全國可冠名超級稻的品種共有128個。
“春9兩優70”是以“春199S”為母本、“長恢70”為父本,雜交組配而成的秈稻兩系品種。其中,父本“長恢70”由我校自主選育而成,母本“春199S”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育成。在長江大學實驗基地,學校水稻遺傳育種團隊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徐建龍研究員、原華中農業大學(現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邢永忠教授等合作,歷經15年科研攻關,最終選育而成。
該品種2022年完成審定,全生育期135天,適宜長江中下游地區作為一季中稻種植,具有耐高溫、抗倒伏、高產穩產等特征,米質達到了國標優質米三級標準。
2022年、2024年兩次超級稻測產試驗過程中,在遭遇長期極端高溫災害情況下,該品種兩年的平均產量仍超過780公斤/畝,達到超級稻認定標準,展示出了極強的耐高溫性能。
長江大學水稻遺傳育種團隊由李志新教授、楊隆維教授、邱先進教授、徐俊英副教授、劉海洋副教授等核心成員組成。近年來,團隊發展勢頭強勁,先后選育國審水稻新品種5個、省審水稻新品種8個,累計轉化金額超790萬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湖北省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基金項目1項,同時入選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榮獲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湖北省實驗室亮點科技成果等。該團隊成員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Cell等領域內知名期刊發表論文8篇,獲批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得植物新品種權4項。
來源:長江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