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緊城鎮供水“安全閥”,奏響供水科技“創新曲”。3月27日,2025年湖北省城鎮供水安全保障培訓及高新科技展在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啟動。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處長禹滋柏,武漢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湖北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會長姚正,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質檢測中心實驗室負責人、中規院水務院水質所所長郝天,湖北省各城鎮供水主管部門以及各供水企業、行業相關單位的350余名有關負責人出席此次活動。
此次培訓活動為期兩天,由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主辦,武漢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既濟人力資源分公司承辦。
當天上午8點半,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董文斌在開班儀式上致歡迎辭,并介紹學校情況。他表示,城鎮供水是維系城市運行的“生命線”,是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兜底線”,此次培訓是學校打造高層次、復合型行業培訓基地的關鍵一步,也是為湖北省供水行業管理隊伍注入新思維、新動能的重要契機,學校將全力以赴確保培訓高質量完成。
禹滋柏就湖北省城鎮供水工作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城鎮供水安全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和城市運行的生命線,呼吁各方事業共興、責任共擔、使命共扛;二是把握新形勢新機遇,推動供水行業創新發展;三是聚焦重點任務,包括設施改造、工藝升級、水廠改造及加壓調蓄設備改造移交;四是提出四項具體要求:設施改造提速、智慧監管提效、應急機制提檔、監管體系提質,全面提升供水系統的安全性、效率和服務水平。
首日培訓涵蓋政策法規、水質管理、安全韌性、基礎設施改造與管理四大核心板塊。政策法規模塊通過結合案例解析政策要點,明確行業規范與方向,強化工作政策支撐;水質管理課程系統梳理水源至用戶終端的全流程水質標準,解析前沿檢測技術應用要點,提升水質安全保障能力;安全韌性版塊聚焦新時期的挑戰和機遇,從“規劃”“建設”“治理”三大環節,講述加強城市供水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城市供水系統安全韌性的總體思路;基礎設施改造與管理專題聚焦水廠工藝升級與管網改造,解析技術要點與實施路徑,分享規范化管理范式。
根據課程安排,28日的培訓重點突出實戰應用。二次供水改造移交案例分享、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的探索與實踐、項目謀劃和資金爭取經驗分享、城市備用水源維護和應急切換演練等。
活動期間,與培訓一同舉辦的高新科技展同樣亮點紛呈,各供水企業與水務高新科技企業紛紛展示最新供水技術與設備,如智慧水務平臺、新型二次供水設備、智能消火栓、探漏機器人、管網檢測技術、水箱自動清洗設備等。這些新技術和設備的應用有助于提高供水效率和質量,降低能耗和運營成本,為湖北省城鎮供水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的舉辦,搭建了湖北省城鎮供水行業學習交流平臺,促進了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水務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供水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提升了城鎮供水保障水平,為湖北省建設國家水安全戰略保障區和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貢獻水務力量。(通訊員:寧杰 李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