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刀財經 ▲ 做您的私人商學院
急劇膨脹的教育“鐵飯碗”要收。
作者:關不羽
來源: 冰川思享號(ID:icereview)
江西省萬年縣近日宣布,2025年將暫停英語教師招聘,結果引發爭議。
萬年縣政府辦在“問政江西”平臺答復網友時給出了解釋:該縣因人口出生率下降,科學測算出學生規模將逐年縮減、教師規模產生剩余。這的確是事實,而且情況遠比想象的要嚴重。該縣的出生人口從2008年的7934人下降到2024年的2478人,減少了70%。
學生大幅減少,學校也不能養閑人,減編是必然的。萬年縣停招英語教師,也是無奈之舉。停招英語教師,還只是教育減編的開頭。未來幾年,萬年縣還有年均230名過剩的教師將會面臨“轉崗分流”的歧路。
教師大幅擴編的熱乎勁還沒過多久,就這么涼了。
01
就在前幾年,萬年縣的教師隊伍還在逆勢擴編。根據萬年縣歷年統計公報,2020年中小學專職教師4159人,中小學學生77470人;2023年的數據則是5217人與65784人。3年間學生人數下降1萬余人,專職教師人數反而上漲1000余人。2023年,萬年縣的師生比已經達到了小學1∶13.18與初中1∶10.48,遠超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意見的1:19、1:13.5。
3年超編招收1000多,要用四五年的時間縮回去。這進一退三的“折騰成本”知多少?
萬年縣的情況并非個例,也不是縣域的小打小鬧,而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比如,2023年云南當地媒體報道稱,該省“編制總量和實有教師連續3年實現雙增長”“全省教育系統新增事業編制4.2萬余名”,其中高校8000,幼兒園3200,意味著義務教育和高中足足增加了超過3萬個編制。3年大擴編后,2024年開始推行“縣管校聘”“交流輪崗”,并且將在2025年全面實施。
2025年,福建省、山西省、安徽省、山東省、廣東省、江蘇省、陜西省、河南省、云南省、黑龍江等十余個省份都將開展“縣管校聘”“交流輪崗”。大小考編網站上都給出了“風險提示”。因為,從此前執行的效果看,很多教師經過“縣管校聘”校內、學區、縣內三級競聘的篩選后,從“交流”走向“分流”。
▲江西省萬年縣(圖/視頻截圖)
教師擴編3年后,迎來了掉頭直下的分流潮。“少子化”的大勢之下,不“分流”是不可能的。近日,北京師范大學的專家團隊預測,到2035年,全國小學教師可能過剩150萬,初中教師過剩37萬。僅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過剩人數加起來就有將近200萬人。
200萬的過剩教師,是近10年來中國的教師人數增長脫離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瘋長”的結果。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專任教師人數為1672.85萬人,比上年增加45.96萬人。2019年、2020年均以每年增長60萬的速度暴增。2023年,中國專任教師人數為1891.78萬人,比2018年足足多了219萬。
200萬過剩,是大量公共資源無效投入的巨大浪費。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人口結構變化是長期趨勢,“早知今日”并非難事。可是,一味強調“重視教育”的資源傾斜,遮蔽了公共決策的理性。
02
教育投入一哄而上,不僅出現在人力資源的無效投入上,更體現在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小城大校、窮縣富校的天價浪費,比比皆是,屢禁不止。
早在2013年2月,教育部就發出《關于勤儉節約辦教育建設節約型校園的通知》,提倡樸素、實用、適度建設校舍。
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8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明確,堅持厲行勤儉節約辦教育,嚴禁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嚴禁超標準建設豪華學校,每一筆教育經費都要用到關鍵處。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地超標建設豪華學校之風禁而不止。
2020年摘帽不久的深度貧困縣商洛市鎮安縣的一所新建中學,校門口標志性的“鯉魚跳龍門”多層水景噴泉豪華程度堪比五星級賓館。7.1億元的高額投資,大部分是借的,還有部分是欠的。此事引起了高層關注,央媒報道,上級調查組入駐,可謂沸沸揚揚。
▲陜西省商洛市鎮豪華的安縣鎮安中學(圖/視頻截圖)
重大輿情、高層關注,也未剎住超標建設豪華中學之風。7.1億不算啥,更豪橫的還在后面。
2024年8月20日,岳西中學新校區舉行揭牌啟用儀式。這個新校區的規劃面積531畝,建設用地407畝,一期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總投資11.3億元,可容納6000名學生。
地處大別山區的岳西縣,常住人口不過30余萬,遠低于中國縣域40萬人口的平均縣,是典型的的山區小縣。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總人數攏共也就3萬左右。
無論是人口基數還是在校學生數量,岳西中學新校區的規模都太“超模”了。11.3億元的總投資,更是嚴重超出了該縣的財政承載能力。2024年岳西縣的財政預算收入為8.78億元,非稅收入占比近半的財政結構難言健康。
至于5億、10億投資的“小打小鬧”更是不勝枚舉,網上就能找到不少。這些豪華、頂奢、高配的學校,真能提高教育水平嗎?很遺憾,“樣子貨”居多。很多豪華學校本身就是超標的,生源不足,大量設施閑置。加之建設“緊吃”之后的維護成本“吃緊”,嬌貴的綜合教室、氣膜體育館、多媒體設備都沒有投入使用,很多學生直到畢業都沒用上一回。
03
“再窮不能窮教育”,卻成了校長們發家致富的借口。
大規模非理性的教育基建投入,受益的不是學生,更不是地方經濟,而是校長們。
學校越造越豪華,“出事”的校長也越來越多。這幾年,教育反腐重拳出擊,校長落馬的消息頻頻傳出。基建項目、設施采購、人事安排是重災區。教育基建無限擴張是“明貪”,人事編制無序擴張是“暗腐”。人性經不起考驗,上千萬上億的公共資源集中投入,衍生出龐大的灰色利益,污染了象牙塔的守門人。
中國公眾對腐敗深惡痛絕,各界高度重視反腐。但是,公眾往往忽視了公共政策的非理性是腐敗之源。理性的公共政策,是花多少錢辦多少事、取得多少實效的謹慎小心,精打細算的可控過程限制了滋生腐敗的利益空間。
公共政策非理性的“激情投入”,則是為花錢而花錢的不管不顧。這種公共政策的非理性,在教育領域尤為顯著。“重視教育”“再窮不能窮教育”賦予了教育支出急劇擴張的大義名分。
前些年誰敢公開質疑教育的過度投入,大概率要被噴到社死。甚至各種超標的豪華學校被曝光后,還會有很多“好心人”為之辯護“學校就該造好點,多花點錢值得”。
于是乎,增加教育支出成了公認的“政治正確”,經高度行政化的教育體系層層放大,到了基層必然是荒腔走板的亂象叢生。
財政花錢辦大事從來沒有“多快好省”的理想模式,“多”必然不會“省”,“快”就一定不會“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更是如此。
教育投入的“大水漫灌”真的大幅改善了中國的教育水平嗎?難言樂觀,負面后果卻很顯著。
財政過緊日子,急劇膨脹的教育“鐵飯碗”要收,豪華學校留給地方的巨額債務得“化”,還有一大堆從“清流”蛻變為腐敗分子的校長們要查。滿目瘡痍,一聲嘆息。
寫在最后:安利一個寶藏讀書博主
結婚率又創新低了。
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全國婚姻登記數相比2023年下降了約20.5%,同時創下了自1986年有公布統計以來的新低。
對于這個數據,倒也不太意外,畢竟今天的大多數年輕人對婚姻都抱有比較悲觀的想法,甚至連戀愛都變得十分謹慎。正所謂:智者不入愛河,建設美麗中國。
其實,這其中有個很大的主要原因,那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沒錢。
因為不論是戀愛還是結婚,都需要錢呀。哪怕是日常我們和同事、朋友的交往,也無不需要money。
夏不綠,不著名作家,出版書籍十余本,售出多部影視版權,用寫作丈量生活的塵埃。
去視頻號、B站、小紅書搜索「夏不綠讀書」,關注我,讓我們一起用閱讀鑿開心中的冰海,在閱讀這座避難所里,一起做忠于自己的普通讀者。
- End -
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網、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網易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云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群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群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