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港口估計賣不成了!
原創 燕赤俠 國時社
2025年03月28日 17:50 河南
作者 | 燕赤俠
李嘉誠出售港口事件進入到關鍵時刻,如今交易日期僅剩一周,各方博弈也越發激烈。
有消息稱,美國已經向中方施加壓力,試圖促成交易完成。但是中方通過法律和輿論手段持續施壓,阻止交易進行。
如果此次交易最終完成,將對全球航運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并引發中美關系的新一輪緊張。
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是這筆交易最終是否會完成。可以確定的是,此刻李嘉誠集團依然在和香港特區政府進行博弈。
港府日前表示,在3月4日意外得知長和集團將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后,立即與該公司取得了聯系,試圖尋找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在接受采訪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稱,港府已經要求外國政府為香港企業提供公平營商環境、反對使用脅迫手段。
此前香港《大公報》已經發表三次評論,批評長和集團的這筆交易將會損害國家利益。
在昨天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的正當權益的相關行為。
綜合官方的態度以后,此次交易的性質也就決定了。就是美國利用霸權脅迫,并且已經侵害了中國的權益。
更重要的是,香港特首李家超已經明確表示: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說得再明白一點,如果確認涉及非法行為,政府可以介入并叫停交易。那么這次交易是否合法呢?答案其實顯而易見。
這次李嘉誠要賣的不止是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而是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一共199個碼頭,其中有80%來自“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
這就意味著,如果此次交易實現,分布在全世界的199個泊位配套的智能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絡等核心戰略資源,將會拱手讓給美國。
特朗普正在起草行政令,計劃對所有停靠美國港口的在中國建造或有懸掛中國國旗船舶的船隊收取停靠費用,并將敦促盟友采取類似措施,否則將發起制裁。
中國海運企業進入美國港口時,單次最高可征收100萬美元的港口準入費,使用中國制造船舶的非中國海運企業則單次最高可征收150萬美元的港口準入費。
除此之外,美國還準備脅迫盟友復制其做法,共同打壓中國造船業。
特朗普政府計劃分階段強制提高美國出口貨物運輸中的美國船只比例,如果海運企業使用美國制造的船舶,就可以獲得一定費用減免。
特朗普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重振美國造船業及航運,一個則是打擊中國造船以及航運。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依靠自身的霸權,去搶奪更多的全球戰略港口以及航運通道。
美國媒體已經爆料,在特朗普聲稱中國“干涉”巴拿馬運河并表示他想把運河“收回”后,美國貝萊德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芬克就聯系了白宮,表示如果貝萊德收購相關港口,就沒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強行接管。
《華爾街日報》也發出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芬克與特朗普、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等人通了電話,最終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如果沒有特朗普的支持,貝萊德就不會收購相關港口。
足以說明,這次跟李嘉誠集團達成的港口交易,就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實施海上圍堵的重要一環。
在海運貿易發展過程中,港口已經成為重要的地緣政治資產。貝萊德計劃收購43個港口的交易,可能重塑全球海上基礎設施,引發中美競爭的巨變。
二戰結束后,美國曾是唯一的海洋超級大國,其港口管理和造船都處于世界一流。可在隨后的40年當中,美國經濟逐漸脫實向虛,逐步退出全球的航運和港口運營。
但是在中國大力投資港口建設以后,美國卻對此非常不滿。中國對航運和全球港口的影響力日益增長,引發了美國的擔憂。
此前,美國大肆炒作所謂中國起重機威脅論。還對港口運營商宣揚,外國制造的港口設備和軟件可能會給運輸網絡帶來漏洞。
美國不斷抹黑中國港口運營問題,就是為恢復自己在全球海運業的霸權或者主導地位做準備。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經濟摩擦,而是美國對中國發起的全面經濟戰爭。如果這一步走成了,對我國經濟的破壞性,甚至將要超過之前的貿易戰和科技戰!
綜上所述,此次交易已經涉嫌違反多條法律,比如《反壟斷法》。
我們要知道,《反壟斷法》不管你的市場占有率有多高,但是如果仗著市占率高濫用支配地位,這就違反了該法律。
現在美國已經明說了,只要港口到手,就提高中國船只的港口費用。
很明顯,這筆交易不會通過我們的反壟斷審查。
除此之外,3月23日國務院頒布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
這個時間段,官方強調要實施法案規定,就是針對此次賣港口事件。
其中第二條明文規定,反外國制裁工作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護我國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
再看第三條,外國國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以各種借口或者依據其本國法律對我國進行遏制、打壓,對我國公民、組織采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干涉我國內政的,或者外國國家、組織、個人實施、協助、支持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反外國制裁法和本規定,有權決定將有關組織、個人及與其相關的組織、個人列入反制清單、采取反制措施。
從這兩條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可以在必要時候叫停此次交易。
同時對美國貝萊德集團的行為展開調查,一旦確定對方有脅迫行為,我們就可以采取反制措施。
另外再看第十八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執行或者協助執行外國國家對我國公民、組織采取的歧視性限制措施,侵害我國公民、組織合法權益的,我國公民、組織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
如果李嘉誠執意出售港口,可以重點參考這條規定。
此時此刻,李嘉誠已經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不管如何,他都必將得罪中國和美國的其中一個。
然而,這種困境其實是他自己造成的。
過去多年當中,國家對于李嘉誠的所作所為過于縱容,以至于讓他覺得,得罪中國不會有什么事。
但對于美國,李嘉誠是一點不敢造次,因為他知道美國是沒有底線可言的。
這就是可以同富貴,不可以共患難。有錢賺他就來,有難臨頭他第一個跑,這跟他不賺最后一個銅板的理論完美契合。
擅于兩頭押注的李超人,過去這么多年一直在這么干,偏偏這一次他失算了。
此次交易的背景與近年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密切相關,美國試圖通過控制全球物流網絡來鞏固其霸權地位,李嘉誠的港口資產則處于核心位置。
這種短視的商業決策,忽視了國家利益的重要性。此舉不僅損害了中國的戰略利益,還為未來的中美博弈埋下隱患。
如果李嘉誠頂著官方的壓力,也要促成此次交易,意味著他將自絕于中國。
鑒于李嘉誠加拿大國籍的身份,不排除他將徹底倒向西方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概率并不大。
要知道,李嘉誠長子李澤鉅不僅是中國國籍,還是政協委員,包括李家旗下的產業有相當一部分位于內地和香港。
即使他不在乎自己的身后名,也要為家族的未來考慮。
總之就是一句話,你要是自己不體面,那我們一定會幫你體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