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20萬級家用SUV價值標桿”。
3月31日預熱許久的長安啟源Q07將正式開啟,這款以“全維智駕”和“智能底盤”為關鍵詞,更試圖在技術堆料與用戶真實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的車型,能否在強敵環(huán)伺的家用SUV市場中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這個答案其實從它的產品邏輯中不難發(fā)現(xiàn)。
從市場定位來看,長安啟源Q07很好的錨定了家庭用戶的“全場景痛點”。
在20萬元以內的插混SUV市場,消費者既要“大空間低能耗”,又對智能化配置愈發(fā)敏感。長安啟源Q07以4837mm車長、2905mm軸距切入,首先以“越級空間”在同類型產品中建立第一層競爭力。但更關鍵的是,它試圖通過“全場景智駕覆蓋”和“動態(tài)舒適性”兩大維度,打破該價位段“配置堆砌卻體驗割裂”的行業(yè)困局。
從數(shù)據(jù)看,2023年國內插混SUV銷量同比增長超60%,但用戶調研顯示,超過70%的消費者對現(xiàn)有車型的智能化功能實用性存疑。長安啟源Q07的解題思路是,以“天樞智駕系統(tǒng)”實現(xiàn)城市-高速-泊車場景的無縫銜接,再以CDC智能懸架化解家庭用戶對駕乘品質、操控體驗的隱性焦慮。
先看看天樞智駕如何重構人車關系。作為“長安首款量產搭載DeepSeek智駕平臺的車型”,長安啟源Q07的高配版本搭載1顆激光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及11個攝像頭,硬件冗余度甚至超越部分30萬級新勢力車型。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在實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在此前的是試駕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整套系統(tǒng)在高快場景下支持自動變道、智能繞障、自主上下匝道等,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感知,其將變道決策時間縮短至行業(yè)平均水平的60%,并能在暴雨、夜間低光照等極端條件下保持穩(wěn)定。
而作為重慶本土車企,長安對于山城地形下的停車難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離車自動泊入、車外語音遙控、自定義車位等高階功能,瞄準的是狹窄車位、商場立體車庫等家庭高頻痛點,尤其“復雜車位自動泊入”功能,通過算法預判車身姿態(tài)與障礙物間距,將泊車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
如果說智駕系統(tǒng)是Q07的“大腦”,那么CDC智能魔毯懸架+動態(tài)扭矩控制則整臺車的“神經與肌肉”。傳統(tǒng)懸架調校往往在舒適與運動間二選一,而Q07通過每秒100次的路面掃描與阻尼調整,讓懸架“主動預判”而非“被動響應”,實現(xiàn)了二者的兼得。
技術層面,這套系統(tǒng)整合了雙目攝像頭、輪速傳感器與車身姿態(tài)傳感器,可提前150米識別減速帶、坑洼等路況,并在500毫秒內完成阻尼調整。實際體驗中,這意味著一輛軸距超2.9米的大車,能同時做到彎道側傾抑制與顛簸路面的濾震柔化——這對滿載出行的家庭用戶至關重要。
而且通過與智駕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Q07能夠大幅提升乘員的出行體驗,例如在高速NOA狀態(tài)下,懸架會主動強化支撐性以提升變道穩(wěn)定性;當車輛識別到即將進入匝道時,CDC懸架會提前調整阻尼以提升車身穩(wěn)定性;而在擁堵跟車時,系統(tǒng)則傾向于柔化濾震以緩解疲勞。
堆料的終極目的不是“參數(shù)滿足”,而是“體驗升維”,顯然長安啟源Q07很好的理解到了這一點。
盡管具體配置尚未公布,但結合已知信息,新車將提供1.5L/1.5T插混動力選擇、全系智駕硬件可選,并將CDC懸架下放至高配,因此Q07很可能采取“基礎版走量+高配版樹標桿”的策略。
用30萬級的技術配置下探至20萬以內,再以空間和能耗建立基本盤,若最終售價符合預期,Q07可能成為首款在20萬內同時實現(xiàn)“L2.9級智駕+CDC懸架”的插混SUV,這對追求品質升級的家庭用戶極具殺傷力。
真正的顛覆,不在于參數(shù)表的華麗,而在于讓技術回歸真實的生活場景。
這或許將是長安啟源Q07帶給真實用戶的最大驚喜,而接下來,就看新車能否在預售階段給到咱們更多價格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