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慶艷
編輯 | 閃電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人工智能的潮汐蜿蜒至今,已有69年的歷史周期。人們常提起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因為它被看作是人工智能學科的起點。
時間來到2023年即“大模型元年”,人工智能帶來的產業變革,被認為將是經濟發展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此時,生成式AI商業化落地的諸多探索,便逐步登上行業的主競技場,成為舞臺的主角。
不可忽視的是,國家頂層設計的推動日趨顯著。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人工智能+”行動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據2025政府工作報告,國家首次明確大模型為AI發展核心方向,并出臺相關配套政策,以加速AI商業化落地進程。
產業實踐的齒輪出現指數級轉動,目前我國AI核心產業規模已超過5784億元,企業數量突破4500家。2024年起,生成式AI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商業化規模落地“加速度”。
而今年則被預測為AI“商業化大年”。競技場上的商湯科技等一眾選手,AI“變現力”正在集體變強。
1、扎根生成式AI,商業化規模落地
今年兩會將“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擺在了產業政策首位。科技創新正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主引擎。
商湯科技等一眾AI企業清醒地認識到,探索出生成式AI商業化規模落地路徑,才能將AI技術滲透至各行各業,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先生”。
3月26日,商湯科技發布了2024年度財報。商湯科技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生成式AI、視覺AI、智能汽車(絕影)三個板塊。
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整體收入達到37.7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生成式AI收入突破24億元,同比增長103.1%。這是生成式AI連續兩年保持三位數增速,其已成為公司最大業務板塊。
商湯絕影勢頭良好。去年絕影新增交付超過167萬輛,同比增長29.2%,新增交付車型42個;累計交付車輛數超360萬輛,覆蓋超過130個車型,同時,商湯稱絕影新增定點車型41款,新增定點車輛數超過1100萬輛。
值得留意的是,2024年,生成式AI已占公司整體營收比例超六成。這一成果,讓外界看到商湯科技AI“變現力”正在變強。
深究背后根由,則牽出其涉及金融、辦公、政務、智能汽車、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多領域,越來越長的客戶群體名單及項目落地。名單中不乏各行業的頭部企業,比如中國移動、上海電信、金山辦公、寧波銀行、招商銀行、海通證券、聯想、360、零跑科技等。
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去年7月迭代升級至5.5版本,其綜合能力提升了約30%,成為中國第一個多模態的實時交互大模型。
在此基礎上,商湯科技已經重構出獨具特色的應用落地生態——金融領域有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知名客戶,醫療則有上海瑞金醫院、上海新華醫院,Copilot助手有金山辦公、零跑科技,擬人交互有閱文集團旗下筑夢島,智能終端有小米、OPPO等等。2024年以訂單金額為代表的客戶付費意愿同步增長了6倍。
伴隨著客戶群體規模不斷擴容,財報中的數據,正揭示出商湯科技扎根生成式AI商業化落地的戰略意義。
在IDC發布的《2024年大模型應用市場份額》報告中,商湯科技以13.8%的市場份額排列中國大模型應用市場前三,僅次于百度與阿里云。
這引發外界好奇,“大模型元年”至今僅兩年左右的時間,商湯科技緣何能扎根生成式AI,并實現商業化規模落地?
2、“三位一體”無縫集成,契合點出現
近來,模型成本的大幅下降,催生了應用的爆發式增長。這期間領軍企業不再局限于工具級應用,而是向生態重構演進,而找到企業自身優勢與行業趨勢之間的契合點,至關重要。
“大模型算法與基礎設施軟件系統的聯合優化,已成為生成式AI飛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商湯科技董事會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徐立表示,“商湯秉承的三位一體、聯合優化的戰略,與上述行業趨勢相契合,正在迎來高速發展階段。”
組織戰略調整是契合點出現的必要條件。
去年底,徐立宣布將公司升級迭代為“1+X”架構?!?”便是生成式AI相關業務,此板塊涉及“AI基礎設施(大裝置)-大模型(日日新)-應用”三位一體戰略,以及聯合優化戰略?!癤”包括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卜”、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等,這些業務將拆分并獨立融資,與“1”之間形成一個生態級重構。
值得關注的是,三位一體戰略當中,商湯科技過去三年持續投入建設并自持的全國首個5A級智算中心上海臨港AIDC,通過運營模式將算力總規模提升至23,000PetaFlops,同比增長92%。
其與大模型迭代的聯合調優戰略,實現無縫集成,打造出“最懂大模型的AI基礎設施”。不僅服務于日日新大模型的訓練與推理,還廣泛應用于具身智能、AIGC、AI4S(AI For Science)等多個未來新興行業。
不可否認,卓越的基礎設施支撐了日日新多模態大模型,持續位列中國大模型的第一梯隊。日日新系列不僅成為國內率先超越GPT 4-Turbo性能的大模型,還率先推出音視頻流式交互功能。
如此,日日新5.5憑借單個模型就能實現多任務上的能力領先,性能在SuperCLUE年度榜單上與 DeepSeek V3并列國內榜首,多模態能力在OpenCompass榜單排名全國第一,大幅領先GPT-4o。
錨定場景價值、重構AI原生競爭力,近來被奉為AI商業化規模落地路徑的“關鍵密碼”。商湯依托在企業級應用的豐富經驗,構建了“一基兩翼”的應用布局,即以日日新大模型為基石,重點打造“生產力工具”與“交互工具”兩個方向的應用與產品。
其中,“生產力工具”方向上,商湯辦公助手產品與代碼助手產品在智能辦公領域加速滲透,用戶數突破150萬,日調用量達上百萬次。其每日處理Token數超過35億,觸達1000萬開發者,成為國內增速最快的AI 辦公工具。
而“交互工具”方向上的應用也可圈可點。商湯交互工具擬人陪伴模型,在深度聊天率和付費轉化率等關鍵指標上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其中某個頭部客戶的月調用量一年間增長833%,次日留存率達到50%、日均使用時長高達130分鐘。
智能硬件交互方面,商湯加速多模態大模型在機器人、智能眼鏡、智能車艙等智能硬件的應用布局,開放測試數月以來已接入超70家企業。
在智能營銷領域,商湯多模態大模型結合數字人技術助力電商營銷,在2024年為智能營銷生成視頻時長同比增長805%,帶來的GMV同比增長94%。
生成式AI迎來快速發展的當口,商湯科技系列數據揭示了其拿下階段性果實。接下來行業商業化演進迭代繼續,商湯科技能否打贏這場持久戰?
3、“商業化大年”開啟,這是一場持久戰
2025年被稱為生成式AI“商業化大年”,中國該領域的諸多企業,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之上。
此時,生成式AI的應用正從概念驗證跨入規?;涞仉A段,領軍企業則正從工具級應用向生態級重構躍遷。這意味著未來的商業競爭規則,正被當下這種AI范式變革所重新定義。
AI時代的全新機遇與挑戰之下,商湯科技等諸多企業都不滿足于現狀,正試圖在這場持久戰中不斷取得突破。
從組織戰略層面來看,商湯科技1+X重組成效彰顯,2024年底至2025年初已實現5個生態企業的對外融資。
從技術戰略層面來看,在三位一體、聯合優化戰略下,商湯日日新大模型正快速迭代。自2022年底至2024年7月,其以超萬張GPU的算力資源投入,從1.0版本迭代至了5.5版本。接下來,日日新6.0將于4月10日發布,性能預期對標Gemini 2.0 Pro。
另外,商湯絕影正在發力“世界模型云平臺”,去年發布了“開悟”世界模型,支持150秒超長場景視頻生成,可構建千萬級自動駕駛場景庫。財報發布時,據商湯透露,今年3月,絕影實現了業內首批基于國產地平線J6M算力平臺量產車型交付。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技術的螺旋式上升,是靠算法、算力和數據三者共同推動。無疑當下大模型和智算能力躍升為新的生產力。生成式AI的訓練和推理離不開AIDC的支持。
據第三方機構IDC預測,到2028年,中國AIDC服務整體市場規模將近2000億元。未來五年預計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7.3%,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訓練側算力需求將增長10倍以上,而推理側算力需求更將增長200倍以上。
而巧合的是,商湯科技的核心優勢正是“大裝置-大模型-應用”三位一體深度協同。商湯AIDC服務能力已榮獲了國家級評測認證,商湯臨港AIDC獲評全國首個5A級智算中心算力性能認證。
財報數據趨好之下,商湯科技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大裝置-大模型-應用”三位一體深度協同,保持在多模態大模型領域的領先性,推進商業化突破。
4、結語
生成式AI進入黃金發展時代,并不意味著遍地是黃金,更是玫瑰與荊棘并存。身在其中的商湯科技,已全力投入這場持久戰之中。接下來較長的周期里,生成式AI商業演進的謎底將被徐徐揭開。
*注:文中題圖來自界面圖庫,其余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