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411篇文章
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患者常形容其為“電擊”“刀割”或“火燒”樣劇痛,甚至因無法忍受而萌生輕生念頭。這種疾病雖不致命,卻嚴重摧毀患者的生活質量。曾經在門診接診過一位74歲的老人,因疼痛無法洗臉、吃飯,最終通過疼痛科的一些治療方法使三叉神經痛有很大程度緩解;還有另一位患者誤以為是牙痛,拔牙后仍疼痛難忍,最終確診為三叉神經痛。今天,我們將揭開這一疾病的神秘面紗。
一、三叉神經痛的本質:神經的“短路”與“壓迫”
三叉神經是面部感覺的主宰者,分為眼支、上頜支和下頜支,分別掌管額頭、臉頰和下頜的感覺。當這條神經“失控”,疼痛便如風暴般襲來。
01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占90%)
血管壓迫
小腦上動脈等血管長期壓迫三叉神經根部,導致神經保護層(髓鞘)損傷,引發異常放電。
神經“短路”
脫髓鞘的神經纖維像裸露的電線,輕微觸碰即可觸發劇烈疼痛。
02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多由腫瘤(如聽神經瘤)、多發性硬化、顱底感染等疾病引起,需針對原發病治療。
二、癥狀:痛到“觸發點”都不敢碰
01
疼痛特征
閃電式劇痛
單側面部突發電擊樣、撕裂樣痛,持續數秒至2分鐘,突發突止。
扳機點
鼻翼、嘴角等區域輕觸即可誘發疼痛,患者常因恐懼而不敢洗臉、刷牙。
02
并發癥
心理創傷
長期疼痛導致焦慮、抑郁,甚至自殺傾向。
生理影響
營養不良(因咀嚼誘發疼痛)、面部皮膚粗糙(頻繁揉搓)。
三、診斷:如何揪出“疼痛真兇”?
01
臨床鑒別
牙痛
多為持續性鈍痛,冷熱刺激加劇,拔牙后疼痛仍存需警惕。
偏頭痛
伴隨惡心、畏光,疼痛持續數小時至數天。
02
影像學檢查
MRI
排查血管壓迫或腫瘤,是確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金標準。
CT
輔助發現顱骨畸形或腫瘤。
四、治療:從“止痛藥”到“微創手術”
01
藥物治療:一線方案但非根治
卡馬西平
70%患者初期有效,但可能引發頭暈、肝功能損傷,需定期監測。
奧卡西平、加巴噴丁
副作用較小,適合長期使用。
02
手術治療:根治性選擇
微血管減壓術(MVD)
在耳后開小骨窗,用特制“墊片”隔離壓迫神經的血管,長期有效率80%以上,不損傷神經功能。
射頻熱凝術
通過高溫選擇性破壞痛覺纖維,適合高齡或無法開顱者。
伽馬刀
無創但起效慢,適合藥物無效且拒絕手術者。
五、預防與護理:與疼痛“和平共處”
01
避免觸發因素
使用軟毛牙刷、溫水洗臉,避免冷風直吹面部。
選擇流食或軟食,減少咀嚼動作。
02
情緒管理
焦慮會加劇疼痛,可通過冥想、慢跑(每天15分鐘)緩解壓力。
03
食療輔助
丹參川芎燉瘦肉
活血化瘀,適合血瘀型疼痛。
菊花茶
疏風清熱,緩解肝火上炎型疼痛。
六、結語:科學治療,告別“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痛雖兇險,但現代醫學已提供多種有效手段。早期診斷、規范治療是關鍵!若您或家人出現類似癥狀,請及時就醫,切勿迷信偏方。記住,疼痛不是終點,而是科學治療的起點。
作者:上海411醫院口腔科
牛璐 主治醫師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