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天津,僅用時29小時!
很多人都知道劉亞樓是重要原因,但不知道另外三個原因。
【首先,我們得重申一下,劉亞樓的水平絕對是一流的,不接受任何質疑。】
劉亞樓這個人,脾氣大,但水平絕對不孬,長征時候是猛將一名,后來去了蘇聯學習,還參與了蘇聯的“衛國戰爭”。
所以,此人是“中西合璧式”的猛將,水平高得一塌糊涂,既可以沖鋒陷陣,也可以指揮大兵團。
當時,上面要求他三天內攻下天津就行,可他僅用了29小時,這足以說明劉亞樓的厲害。
【其次,我們說說天津戰役能夠快速獲勝的另外三個原因。】
一是,“軍人人數”相差懸殊。
解放軍攻城部隊有34萬人,守城的國軍人數只有13萬人。從人數看,是3:1,這對快速取勝有很大幫助。不過,按常理講,就算守城人少一些,策略若得當,一樣不好打。
二是,情報工作搞得太好了。總攻還沒開始,天津市的城防圖,都被劉亞樓等人拿到了。這讓總攻的目的性強了太多,可以指哪打哪。
三是,裝備要比守城的國軍強太多。
天津戰役,攻方是四野的悍將們,四野好東西多,火炮多、彈藥多,還有繳獲的坦克、裝甲車等等。
攻城時,火炮整體超過1000門,光是75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劉亞樓這里足足有五百多門,而國軍只有五六十門火炮。這絕對是碾壓式的差距。
果然,發起總攻之后,火炮先行,前40分鐘就打了6萬發炮彈。國軍都打懵逼了。
之后,就是快速攻城。擋不住,敵人根本擋不住。
此役,四野傷亡人數為2.3萬人,全殲守軍13萬。守軍最高指揮陳長捷被俘虜,其他國軍將領也悉數被俘。
后來,陳長捷對傅作義各種埋怨,因為傅作義讓他死守,沒想到,傅作義自己后來投誠了。陳長捷發的牢騷是:早知道傅作義會投誠,他也可以早早起義,不用進戰犯看守所了。畢竟,天津戰役時,雙方差距非常大。
總結天津戰役,解放軍和國軍的差距太大,從指揮員到戰士素質,從人數到裝備,從情報到策略,全面碾壓,不是一點優勢,而是巨大的優勢。
天津戰役的獲勝,為和平解決北平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這樣說吧,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中,“平津戰役”打得最輕松,平津戰役中,最重要的“天津戰役”僅用29小時。如此差距,傅作義的部隊,怎么能抵擋呢?
傅作義是個聰明人,一看情況不對,在各方努力下,直接和平起義了。
正應了一句古話:識時務者為俊杰!
就是苦了陳長捷這個“老實的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