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毓肥
為了證明 ET9,李斌最近可謂「豁出去」了。
三個月前的廣州,他第一次展示了親身上陣,開著 160 時速的 ET9 挑戰爆胎穩定行駛;同時還展示了自己的「科技人脈」,讓一眾科技圈創業大佬紛紛坐上 ET9。
過去一年來,ET9 從預熱到臺前,已經從各個維度全面展示了作為一臺旗艦轎車,在衡量汽車技術含金量的金字塔尖——底盤領域的性能表現。
作為蔚來的圖騰之作,ET9 的任務是貫徹所有頂尖豪華車型的造物范式——「行政旗艦從來都是技術旗艦」。
從 2024 年出圈的巋然不動「香檳塔」,再到最近同樣出圈的「爆胎之爭」,ET9 的當仁不讓,我們看過不少,但我們今天趁著結束試駕之后的感受余溫,其實想跟大家聊點不一樣的。
ET9「天行」智能底盤有足夠多輝煌的定語:目前唯一的全線控智能底盤、行業集成度最高的全主動智能懸架、中國首個獲得量產認證的線控轉向......不一而足。
收獲的背后,本質是持之以恒。
2014 年 11 月 25 日蔚來成立、2017 年初代 ES8 發布、2021 年 NT2 平臺亮相、2025 年 ET9 交付......過去十年間蔚來有很多成就,但潛藏在成果背后的,是堅持十年全棧自研、磨煉十年正向研發的艱辛、艱苦。
十年后,我們從 ET9 的底盤創新切入,回顧一路走來的蔚來技術印記。
1087
這個數字對應的,是截止至 2024 年 12 月正式上市,ET9 單車申請專利數。
同樣截止至 2024 年,蔚來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累計申請中+已授權的專利數,超過 9500 項。
十年累計近萬的專利積累,以及一款旗艦車型就有過千的專利申請,ET9代表著蔚來創業十年來的最強音。
專利意味著創新和自主,而底盤,或者詳細點說「智能底盤」,則成為 ET9 全車全棧自研旗艦技術中,最閃亮的一環——底盤是百年汽車工業的基石,而數字底盤則是汽車工業變革浪潮中的制高點。
想要理清蔚來對「數字底盤」的耕耘和鉆研,還不能先聊 ET9——我們把時間撥回到 2017 年 12 月 16 日,蔚來第一屆 NIO Day,初代 ES8 登場的那個夜晚。
當晚的發布會,是蔚來全棧自研技術的第一次集中展現:車電分離驅動的換電生態、雙電機智能四驅、液冷恒溫電池包、NIO Pilot,等等。
與此同時,蔚來也正式踏上作為先行者的艱險旅程。
從 2017 年使用 Mobileye Q4 智駕方案,到 2021 年采用英偉達Orin X 智駕芯片,再到 2024 年發布自研神璣 NX9031,強大芯片與前沿架構的結合,讓蔚來既站在新豪華的前線,同時又面臨技術攻堅克難的關隘。
但有些苦,早點吃更好。
超前布局、正向研發思想指導的全棧自研技術,再融入科技豪華的風格,讓蔚來從登上造車舞臺的第一個夜晚開始,就呈現出屬于科技企業的強大成長可能性。
2023 年 9 月 12 日,老車主們收到了 Aspen 3.4.5 車機系統,2017 年發布的 ES8,六年后繼續獲得了空氣懸架的舒適性提升。傳統認知中一錘子買賣的底盤體驗,被蔚來用數字化能力賦予新感官。
在行業被技術和成本的競賽裹挾下被動前進的背景下,蔚來十年如一日堅持自研的心氣,得到了時間的認同。
同樣是 2023 年 9 月份,蔚來創新科技日上,李斌這樣解釋蔚來對于高端汽車智能時代的生命力理解:
「汽車本身的全生命周期長達 10-15 年,如何保證用戶第一天用車,到持續用車,全程體驗都很好,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點」。
NT1 平臺是蔚來全生命周期豪華體驗思考的開端,而從 NT2 開始,蔚來迎頭趕上,突破底盤控制的上限。
2021 年 1 月 20 日登場的 ET7,不僅帶來了「Design for AD」的智能駕駛設計哲學,還搭載了中國首個全棧自研的 ICC 智能底盤域控制器。
從自研 ICC 的蔚來開始,中國車企開始引領新的底盤技術風向:用智能域控制器,統籌調控底盤舒適性、操控性、駕駛性等全方位的性能表現。
回到蔚來本身,從 NT2 開始,數字底盤被進階為「AI 智能底盤」,而蔚來對 AI 賦能底盤性能的實際成果,遠早于 2025 的 AI 狂潮。
2024 年 1 月 26 日,蔚來推送了 Banyan 2.4.0 系統,推出了行業首創的「4D 舒適領航」功能,8 月 8 日,蔚來用 Banyan 3.0.0 進一步將其升級到「4D 全域舒適領航」。
通過 ICC 控制器、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等能力的綜合,NT2 平臺可以讓車認知、記憶并訓練車主共享的道路顛簸事件、定位信息,然后再實時下放給 ES6、EC6、ES7、ES8、EC7 和 ET7 車型,讓智能懸架行駛到顛簸點的時候自動調節阻尼,從而提升懸架的動態舒適性表現。
底盤技術創新,向來是衡量旗艦車型含金量的核心維度。
上一個汽車百年備受贊譽的奔馳 S 級,每一代更替都會帶來全新的底盤技術。比如 1995 年首發 ESP 電子穩定系統的 W140,比如 W221 首創「魔毯」懸架。
當汽油機和純機械時代走向變革,數字化開始成為旗艦車型底盤進化的新方向。
蔚來用 ET9 邁出了屬于 AI 和高等級智能駕駛的全新一步。
2023 年 12 月,西安 NIO Day,ET9 首次亮相。初代 ET7 發布三年后的蔚來,將數字底盤的精巧與極簡發揮到新層次——天行 VMC 車輛運動管理系統登場。
天行 VMC 的核心意義在于,一臺汽車的橫向、縱向、垂向運動,如今可以統一交由整車全域操作系統調度、管控,并且主動融入每一種駕駛模式——甚至包括智能駕駛。
以天行 VMC 作為大腦,蔚來第三次推動旗艦電動汽車底盤技術的演變:天行全主動懸架+天行線控轉向+天行后輪轉向的組合拳,讓汽車駕乘從機械時代的被動響應,徹底轉換至到智能時代的主動服務。
而服務感,正是高端旗艦的核心定義。
香檳塔+爆胎
智能化和電動化,讓很多以往被壟斷的高端車型核心差異化,在新的時代得以平權。新方向也同時催生全新的旗艦產品,以及前所未有的旗艦享受。
從汽油到純電,從機械到數字,用戶和企業對旗艦轎車的追求不變,但技術基座的切換,徹底改變了旗艦轎車的思考方式。中國車企如蔚來,也在新趨勢下走到行政級市場的舞臺中央。
我們從橫跨旗艦轎車三十六年發展史的兩場「香檳塔」測試開始說起。
1989 年,雷克薩斯為了闖入 D 級旗艦轎車市場,給 LS400 的八缸機拍攝了一則橫掃當年廣告類大獎的宣傳片:5 層一共 15 個香檳杯放在發動機啟動后的引擎蓋上巋然不動。
36 年后,旗艦轎車從汽油向電動逐漸轉變,從單純的機械素質到同時強調數字能力,蔚來則給 ET9 的第一次亮相準備了升級版挑戰。
三個月前的 NIO Day,我們見證了李斌和大眾集團前 CEO 迪斯開著 ET9,承載的香檳杯從當年雷克薩斯的一面墻升級到一座「金字塔」,最終平穩開過減速帶。
而除了香檳塔,相信大家都看過最近兩天 ET9 試駕的視頻,飛坡、跑山,不亦樂乎,我們這里就不過多展開了。
三十多年間旗艦轎車的體驗升級,背后是技術和標準的一磚一石。
2023 年 5 月,中汽中心標準化研究院正式發布《線控底盤技術發展與標準化需求研究報告》,蔚來成為這一項目中線控轉向部分的牽頭單位。
線控轉向建立國家標準之前,蔚來已經完成設計了線控轉向的開發、測試體系。
報告發布一年半之后,ET9 獲得工信部生產許可,成為全球第二款,中國第一款量產市售搭載線控轉向的車型——另一款是特斯拉 Cybertruck(參數丨圖片) (豐田和雷克薩斯的線控未交付)。
傳統轉向(左)與線控轉向(右)
線控轉向,只是 ET9 一連串「首個」中的一環,篇幅所限,今天只聊底盤相關。
天行 VMC——天行智能底盤——香檳塔挑戰的鏈條中有一個核心環節,是「天行全主動懸架」(英文全稱:Full Active Suspension,縮寫為 FAS),官方定語是「全球首個集成式液壓全主動智能懸架系統」。
定語很長,但每一個詞都是含金量。
憑借著首創的減振器與主動懸架電驅單元高度集成,天行 FAS 不僅實現了更輕巧的結構,而且實現了 1 毫秒內的響應速度。結合天行 VMC 和后輪轉向,我們看到了 NIO Day 上李斌的另一次親身上陣。
發布會上 160 時速下的后輪爆胎測試,甚至是后續最高 170 時速的前后雙爆胎進階測試,ET9 憑借著主動懸架依然保持穩定。
從香檳塔到爆胎,ET9 表面上看是實現了測試難度的極大量變,但本質上,是底盤技術三十多年間從美日歐廠商壟斷到中國車企發起挑戰,然后突圍的「質變」。
前面我們提到,蔚來在 ET9 上實現了底盤控制的完全主動化——而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主動」底盤,正是以蔚來為代表的中國車企用自研帶來質變的關鍵詞。
從 2017 年的 ES8 到 2025 年的 ET9,蔚來完成了三代車型的沿襲,技術有進化,硬件有迭代,但不變的是對正向研發與全棧自研的堅持。
這種堅持帶來的首先是 ET9 以及 NT3 平臺本身,在硬件層面的巨大突破:自研神璣芯片、自研天行智能底盤、自研新一代電池包、自研 900V 架構......等等。
更重要的,是蔚來在十年堅持后,開始迎來世界的喝彩。
科技重塑豪華
最近我們跟蹤海外汽車動態的時候,看到 X 上有網友這樣寫:
「Chinese cars today are not what they were just few years ago 中國車只過了幾年,就已經不是當初的樣子了?!?/strong>
這句話對應的,是 ET9 天行主動懸架對比寶馬 i7、奧迪 A8L 的實測視頻獲得了超過 1600 萬的播放量。
下面有網友開玩笑說,「如果中國汽車星期一允許進入美國市場,星期五下午就有一半的美國車企要破產」。
玩笑歸玩笑,但 ET9,乃至于所有堅持正向研發、堅持自主技術攻堅的中國品牌車型,正在贏得世界的尊重和贊許,這是汽車行業的新風向。
21 世紀,中國汽車開始成長、成熟,然后崛起。
這期間我們見證過用名字致敬國際知名車型的稚嫩時代,也見證過用國外發動機佐證質量和性能的陣痛,最后我們迎來了屬于自主技術的井噴和高度。
技術和產品的領先,底層邏輯是從零開始的堅定自研。
智能汽車時代,以我們今天討論的豪華車底盤舉例,從零開始不僅意味著掌握硬件 know-how 能力,更意味著整車軟件能力的了然于心。
底盤體驗的背后,潛藏蔚來十年技術基座奮斗史的另一條脈絡,是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
回到 NT1 時代,堅持三電(電機電池電控)、三智(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關)六大技術全部獨立正向研發的車企,除了特斯拉,就是蔚來。
到了搭載全主動智能硬件的 NT3,沒有任何一個車規級操作系統,可以支撐這樣一套高智能強互聯的硬件系統龐大數據量,而天樞的全棧自主可控,最終讓 ET9 的新時代旗艦能力、科技豪華落地現實。
ET9 贏得了屬于創新的贊嘆,而蔚來用十年潛心吃過的研發苦,也終于擊穿了曾經的壁壘。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