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臺州灣大橋東側的椒江南岸江面上,轟鳴的機械聲不絕于耳,隨著一線工人與塔吊機械精密配合,打下樁管焊上橋面板,臺州濱海-柏樹500千伏線路工程(椒江大跨越段)的施工鋼棧橋加速向江中延伸。
“椒江大跨越段需要在江中立兩基跨越塔,其基礎施工及后續鐵塔組立施工都需要利用鋼棧橋作為機械設備和材料運輸的通道。”浙江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臺州濱海-柏樹500千伏線路工程(椒江大跨越段)項目經理羅躍方介紹。
據悉,濱海-柏樹500千伏線路工程起自三門縣花橋鎮500千伏濱海變,止于路橋區500千伏柏樹變,總投資約19億元,是浙江省“十四五”規劃中,投資最大、跨江距離最長、輸送能源種類最豐富的500千伏項目。工程投運后,將成為臺溫電網500千伏沿海雙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后續浙江特高壓環網建成后500千伏分層分區提供條件,同時優化周邊220千伏電網網架,解決回浦-濱海供區弱電磁環網問題和柏樹500千伏變電站終端站等問題,滿足臺州北部區域經濟發展的用電需求。
01
挑戰施工難度的“最優解”
記者了解到,在濱海-柏樹500千伏線路工程中,以椒江大跨越段施工難度最大。線路全長3.87公里,跨越江面寬度達3.4公里,江中兩基跨越塔基礎樁長超過90米,為目前國內灌注樁樁長最長的輸電線路水中鐵塔基礎。
“這個位置屬于強涌潮入海口,下面的水文條件和地質條件都比較復雜,棧橋施工包括后續江中基礎施工難度比較大。”羅躍方說。
在椒江上游不是沒有江面狹窄處,為何要在入海口挑戰難度?
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建設部專職李建華介紹,這是線路綠色規劃的“最優解”。
“經多方案論證,在下游兩岸廠房較少的地方,以大跨越方式跨越椒江,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電力工程建設對灘涂、濕地、江河等生態以及對兩岸周圍的基礎設施造成影響,同時滿足了臺州機場凈空以及通航要求,也避免了線路在陸地上大范圍繞行。”李建華說,雖然施工難度大,但采用大跨越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椒江兩岸周邊環境和城市規劃的影響,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02
迎難而上
促“電力蛟龍”騰飛
盡管工程施工難度大,項目參建單位和屬地電力公司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難,按照工程計劃有序推進工程進度。
“3月21日項目成功取得內河水上水下活動/海上施工許可證后,我們立即緊鑼密鼓地推進棧橋施工,目前已經完成了棧橋總長度的四分之一,爭取6月份實現棧橋完工,11月開啟鐵塔組立。”羅躍方說。
據悉,項目計劃于明年5月完成投產,屆時一條全新的“電力蛟龍”將騰飛在臺州灣北部上空,為臺州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可靠的電力能源保障。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作為項目屬地電力公司,我們將做好項目建設保障工作,積極推進項目建設政策處理工作,配合施工單位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工程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國網臺州市椒江區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主任牟子衍說。
作者:李平沈海松
編輯:王瀟瑩
一審:張婷
二審:泮永翔
三審:黃元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