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了三十幾歲,依然是還沒找對象,到了半熟的年紀,或許年輕人其實都越來越習慣了自己的節奏,面對姻緣,一切隨緣,不想過多用力。
但是有的父母就會很著急,看著別人家的子女都紛紛結婚了,看著比自己還年輕的人都已經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連對象都還沒,就拼命去催結婚。
甚至有女兒的父母,覺得女兒三十幾歲還沒嫁出去,會被人說閑話,會讓自己覺得丟人,更是著急找人介紹對象,安排女兒相親,而女兒不愿意相親,就容易跟父母產生矛盾,甚至鬧隔閡。
父母給足子女愛和勇氣,子女才能勇敢地走進婚姻之路。
如果兒女三十多歲,還不找對象,說明了家庭的是三個真相。
01
父母恩愛,子女也想找如父母般理想的婚姻。
在父母恩愛的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其實都在傳遞給子女好的婚姻狀態,正是父母的感情太好了,子女才不想隨便找對象,而是一直在等待和尋覓,知道有一天,真正遇到了如父母一樣的人出現,才想著走近婚姻。
正如《苦盡柑來遇見你》中的金明三十幾歲依然單身還不找對象,其實就是還沒找到像父母一般的愛情,還沒找到跟爸爸一樣值得托付的男人。
因為父母的感情太好了,爸爸就是家里的頂梁柱,一直撐著這個家,對媽媽更是百般疼愛,這些金明都看在眼里。
金明之前那段感情結束之后,就一直都沒有找對象,就是還沒遇到可以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金明的父母也是很開明,不會干涉金明的感情,只要金明喜歡就行,而金明就是想要找到一個跟爸爸一樣會照顧人的對象才好一起走進婚姻。
所以,在有愛的家庭中,子女也是清楚自己想要的婚姻狀態是什么樣子,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02
父母性格不好,原生家庭太糟糕。
有一種現象就是父母性格不好,不能好好相處,原生家庭太糟糕了,父母不能給子女提供好的家庭氛圍,反而總是經常吵架,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甚至有的家庭中爸爸還存在家庭暴力,對妻兒動手,子女都看在了眼里,就一直有心理陰影。
因此,在這樣的家庭中,子女不想找對象,就是因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讓自己對婚姻失去了希望,都沒有勇氣去找人結婚。
父母的性格也會影響子女的性格,父母對于家庭的影響也直接影響子女的對婚姻的觀念。
因此,子女三十幾歲還不找對象,都是自己害怕走進婚姻,都是家庭給的影響太深了。
03
父母自私自利,子女不愿意成為家庭的犧牲品。
有的父母眼中只有利益,滿眼都是錢財,根本不會考慮子女的感受,根本不會為子女著想,甚至只想著讓子女早點為這個家庭做貢獻,只想著讓自己早點攀附有錢人家,從而想要背靠大樹,根本不管孩子喜不喜歡,就強求子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生活。
當子女不想按照父母的安排來,就一直跟父母對抗,即使到了子女三十幾歲了,依然不想找對象,就是不想成為父母的附屬品,只想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尊重自己的內心,寧可不娶,也不想將就。
如果子女到了三十幾歲,還不愿意找對象,或許就是以上這三個原因,說明了家庭的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