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每日收到干貨
↓↓↓關注本視頻號,預約最新直播
更多精選文章,可見文末說明↓↓↓
今年有四川、河南、山西、內蒙古、云南、陜西、青海、寧夏等八個省份要進入新高考志愿填報,涉及到300多萬考生。
自此以后,全國除新疆和西藏以外的省份,都要以新高考的模式來開展志愿填報,而新疆也會在2027年進入新高考志愿填報。
那么,要知道,新高考志愿填報由于跟老高考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也就會帶來一些新的風險,容易造成一些填報失誤的問題。
為了幫助大家認清新高考志愿填報的變化,避免出錯踩坑,本文就特地列舉一下新高考志愿填報的常見錯誤,希望大家引以為鑒。
1
認錯學校
一、錯填民辦學校,造成高分低就
之前的文章里已經講過多次,浙江省第一年,就有646分考生報考了民辦院校的事例。
而這樣的事例,盡管在當年被廣泛報道過,卻仍然在每年不斷重演。
比如在山東省2020年新高考第一年的時候,就又有一些學生,超過本科線100多分的,仍然報考了民辦院校。
其中一名608分的考生,報考了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的口腔醫學,但其實他這個成績,本來就可以上到青島大學的口腔醫學。顯然,青島大學是更好的選擇,尤其是對于一個山東考生來說。
而且,不光是新高考第一年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可以說每年都在發生這樣的現象。
比如,山東省2023就還是出現了,600分考生報考到了民辦院校的情況。而這已經是山東省進行新高考志愿填報的第四年了。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新高考的報考時,高校是不分批次來招生的,也就是以前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了,就使得一本線上的高分考生,在報考時也會遇到曾經的二本乃至三本學校,如果不會辨認,就容易填錯。
而在老高考時,這些學生應該只是填報一本院校,就可以被錄取,是不會遇到那些在曾經的二本乃至三本招生的民辦院校的。
比如,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在去年高招錄取期間,就發布通告稱,當年在本科一批參與招生的學校一共是400所,在本科二批參與招生的學校是845所。
那么,當時的一本學生,就主要是在前面這400所院校中進行選擇,最后也主要被這些學校錄取。
當時在這里面招生的民辦院校,只有兩所,而且還都只有一個專業,最終錄取結果也是壓一本線的,說明大家都還是會辨認這樣的學校。
但是到了今年,四川省進行了新高考改革,報考時不再分一本二本,就會把這1000多所高校都放在一起,讓學生來填報,那就很容易出現一本學生填報二本院校包括民辦院校的現象。
怎樣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呢?
建議考生家長,一定要提前開始進行孩子的志愿填報準備,研究孩子接下來的專業選擇和院校選擇,重點鎖定一些學校,不要到了填報的時候,對所有學校都缺乏了解,到時就很可能由于時間倉促匆忙填報而出錯。
要知道,全國一共2800多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300所左右(每年數量都有一定變化),其中民辦院校400多所,差不多占了1/3。
這就相當于,你在填報志愿時,遇見的三所大學中就可能有一所是民辦院校。所以,如果你沒有提前做功課,不會辨認學校性質,就很容易誤報。
2
選錯學校
二、錯填普通學校,造成高分低就
如果說,我們已經能夠認清一個學校是不是民辦的,可以避免高分錯填民辦學校,但是,同為公辦學校,也是需要挑選的。就有的考生由于缺乏對于學校的認識,錯填了某些學校,從而失去了更好的選擇。
比如,盡管在2017年志愿填報出現了那樣的“事故”,后來浙江省也采取了措施,在報考系統里標注了學校的性質,讓考生能夠看出民辦院校了,但是,卻不可能讓每個考生能深入了解每所學校的
但是,2019年的浙江省錄取結果中,仍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高達671分的考生,報考了雙非院校的一個并非很熱門也并不算強勢的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而這個專業在前一年的錄取結果只需要602分。
而671分這個分數,是能上到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一系列985名校的。
還有另外兩名學生,也是高分選錯了學校。
我在之前的那篇文章里,做過詳細講述,可以參考: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還是因為批次合并后,加之以前只是按學校填報,現在按照專業或者專業組來填報,要填的志愿變多了,也就容易“眼花繚亂”亂中出錯。
在老高考時代,每個批次只是填報幾個學校,比如四川省,在2024年的老高考期間,只是一本二本分別填報9個學校,這樣的話,考生是可以專門去尋找自己分數附近的一些學校,并且重點了解,然后選出9個來,也就不容易讓這些學校檔次差距太大。
比如說,分數能上985院校的學生,基本都是在985院校中選擇,然后用211院校保底。
但是,到了新高考報志愿時,所有學校都分成專業組放在一起讓你來選擇,你就既要選學校又要選專業組。
而且,四川省2025年新高考志愿填報,是要從之前的9個學校,變為45個專業組,所報的學校往往會超過9個,甚至理論上來說,你最多可以報45個學校。
那么,你認為,在報志愿的這個過程中,尤其是在出分后到截止志愿填報就那么幾天的時間里,是不是容易因為來不及了解每個學校的情況而導致錯選呢?
畢竟,這樣的事情,一直在其他新高考省份發生著。
那么,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呢?
還是需要提前開始準備志愿填報,確定孩子的報考方向,然后圈定要報考的學校范圍,再來深入研究相關學校,這樣就能了解學校的情況,選出合適的學校,還能做好院校的排序,而不至于在對學校不了解的情況下就著急忙慌地報上去,導致報錯。
注意,不是說你需要對于中國的3000多所大學全都去了解一遍,而是只需要找出跟孩子報考的專業方向有關的以及在他的分數范圍之內的那一部分學校就行了,這樣你的工作量就小多了,選擇也可以更加精準。
我在之前的文章和直播里,講到過這樣的報考思路和準備方法,大家可以參考:
3
掉檔風險
三、志愿填報不合理,造成掉檔
新高考志愿填報的省份中,常常可以看見高分考生在第一次本科投檔過程中,沒有被錄取,后來不得不走征集志愿或者到下一段再次填報的現象。這樣的話,他們的選擇就很少了,也就會很被動了。
比如,山東省2020年第一次新高考志愿填報的過程中,就有655分的考生在第一段投檔過程中沒有被錄取,不得不到第二段再次填報志愿。
而第二段的志愿,主要是專科學校,只有少量本科院校的補招計劃或追加計劃,所以,留給他的選擇是不多的。好在當時山東大學提供了幾個追加計劃,包括比較熱門的臨床醫學(5+3),后來他就選擇了這個專業。
盡管看起來,他的最終結果還是不錯的,似乎只是比在第一段報考這個學校這個專業時,“浪費”了5分,但實際上,他可是浪費了他其他所有的人生選擇機會的。
他本可以在第一段報考時,選擇其他學校其他專業,將來從事不同的職業,但由于現在沒什么選擇了,他也就只有被迫走上這條路了。
而如果說,他還算是“不幸中的萬幸”,有一所985大學而且是其高分熱門專業“收留”了他,那么,其他一些高分考生就沒那么幸運了,因為確實沒什么好的選擇了。
比如,一個634分的學生,也是在第一段報考時沒被錄取,掉到了第二段,被迫選擇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油氣儲運工程,這個專業在第一段錄取時只需要603分。
他仍然是不但浪費了31分的分數,更浪費了自己的人生選擇機會。
還有一名566分的學生,被錄取到原本只需要477分的菏澤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校企合作)專業,更是“浪費”了89分,和眾多的選擇權。
那么,你以為這樣的現象,只是在新高考第一年的省份才會出現嗎?
不,看看江蘇,是2021年實行第一次新高考志愿填報的,到2023年的時候,還是有一名643分考生掉檔,只能通過征集志愿被錄取到南京醫科大學的臨床藥學專業。
而到了2024年,江蘇仍然有642分的考生走征集志愿,也是在前面的本科批次投檔時沒有被錄取的。
甚至,就連最早一批新高考省份,至今已經實行了八年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浙江,在去年也出現了661分的考生掉檔的現象。
而在二段再次填報志愿(相當于走征集志愿)的高分考生,還不少。還有一名622分的考生,報考了原本只需546分的民辦院校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不過,在這里就沒看到那么661分考生的成績,說不定他選擇復讀了,所以就沒再報考志愿……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可能跟新高考志愿填報時的調劑范圍減小,還有一些熱門專業分數上漲,以及一些考生不愿意服從調劑有關。
比如,一名高分考生,前面選擇了一些學校的專業,認為自己被錄取應該沒問題了,所以就在后面不再報考其他學校了。
我就曾經給一個山東的高分考生只報了8個志愿,本來全部填滿一共是96個志愿,但當時這個孩子不愿意再選其他分數更低的學校了,認為自己如果被那些學校錄取了也不會去上學。
而我也通過經驗判斷,前面8個學校就可以讓他被錄取了,不至于會掉檔,于是就同意他按照這8個志愿的方案去提交了志愿方案,后來,他也如愿以償地被心儀學校錄取了。
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缺乏經驗,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填報的前面的志愿按照之前的錄取結果,應該是沒有問題了,那就有可能會出問題。
因為,也許他報考的專業很熱門,或者在這一年突然變得熱門了,或者減少了招生計劃,就有可能會比之前漲分,導致他報的志愿一個都上不了。
大家看看,我曾經跟蹤研究過山東省法學專業的部分學校錄取結果,2020年是山東省第一年新高考志愿填報,山東是可以鉚定專業來選學校的“專業(類)+院校”模式,這就很容易讓人們盯著某個專業報考,把這個專業的錄取分數推得越來越高。
由于法學專業這些年比較熱門,2021年的時候,相關學校就分別漲了幾千名甚至上萬名位次。
而到了2022年和2023年,這個趨勢還在繼續。
尤其是在2023年,法學專業在某些老師的強力推薦下,某些學校一下子漲了2萬多名,20多分!
前面提到的掉檔的那名655分的山東考生,和那名661分的浙江考生,很有可能就是這樣的情況,往往越是高分的同學,就越是自信,認為應該沒問題。
可是,要知道報志愿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全省的學生都在報,結果也不是你一個人能決定的,這是你跟全省學生以及多方面相關項的一種博弈,各種因素包括網絡輿論都可能會影響最終的錄取結果。
下面這些同學也是這類情況,報的學校都沒錄上,導致滑檔,有的同學就不得不選擇了復讀。
還有因為不服從調劑被退檔的。
所以,大家在報志愿時,千萬不要想當然和太過自信,還是要保險起見。
但是,往往是因為大家缺乏經驗,就容易自以為是,認為按自己的方式報考是沒有問題的,卻不知道這里面暗藏風險。
的確,很多時候,都是錄取結果出來后,人們才發現之前的報考有問題。
可以看看我在前年寫的這篇文章:
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建議大家要提前學習志愿填報的知識和方法,以及專業人士的報考經驗,來增長自己的經驗,破除認知的誤區,而且,最好在做了志愿方案之后找專業人士來審核一下自己的方案,以免帶著問題就提交上去了。
要知道,在這件事上,一著不慎就會滿盤皆輸,一失足也會成為千古恨的!所以,對于新手小白家長來說,再怎么小心謹慎都不過分!
4
分數誤導
四、不會選學校,受到分數誤導
前面的幾點,算是志愿填報的基本門檻,如果做到了,也只能說是達到及格分,就是不至于出現重大失誤,明顯地報錯學校或者造成掉檔,造成嚴重損失。
但是,僅僅做到上述幾點,也不能保證你就可以報好志愿,也許只能報出一個中規中矩很普通的結果,而不能讓你收獲最理想的結果,這又是因為什么呢?就是我接下來要講的這一點。
從老高考到新高考的填報,其實本來就是為了增大考生的專業選擇權,減小被學校調劑專業的可能,讓考生能夠“錄其所愿”。
這樣也可能幫助考生根據專業選擇學校,選擇到某個專業方向上實力比較強的學校,而不至于還像老高考一樣,往往是先選學校再找專業,而被迫鎖定在這個學校里。
由于老高考這樣的報考模式,就使得某些學校,由于其檔次和名氣,整體分數就比較高,每個專業錄取分數都水漲船高了,但實際上實力卻未必很強。
所以,那時他們的專業錄取分數,未必能反映專業的實力和價值。
但是,從老高考到新高考的時候,多數家長不知道這一點,還是只會參考過往的錄取分數來填報志愿,在選擇了某個專業,進行學校排序的時候,就以為分數高的學校就更好,還是按照慣性思維,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方式來排列學校,這就容易錯過最好的選擇。
我曾在上周六晚上的直播中,講過一個案例,就是計算機類專業,南開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之間的選擇。
參見這篇文章里的直播回放:
在老高考年代,一般都是南開大學的專業錄取分比北郵更高,原因如前所述,是因為南開的整體錄取成績更高。
但是到了新高考年代,大家開始按照專業實力來選學校的時候,情況就可能反過來了。
比如,浙江省2017年新高考第一年的時候,南開的計算機類專業比北郵高2分,很可能是第一年進行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很多考生參照頭一年的老高考情況下的錄取結果,看到南開的這個專業分數比較高,就放在了前面。
但是,過了3年,你看北郵的計算機分數就反超了5分。
這說明什么?如果說是后來的考生更加會報考了,能夠合理排序了,讓相關學校的價值回歸了,那就說明,前面第一年新高考時的一些學生不那么會選擇,高分選擇了并非最值得選擇的學校。
就像買股票,會買的人,能買到當時低價但后期會升值的潛力股,相反,不會買的人,就看當時什么價格高就買了,卻沒想到后來這只股票價值會被曾經更低價的反超。
當然,選擇一所學校,可以有多種維度的考慮,未必完全從專業實力上做判斷。
所以,也許一些同學選擇去南開,也有自己的考慮,究竟選南開還是北郵,也是見仁見智的。
在這里,我就是提供一個觀察的角度和實際的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分析,讓大家知道,至少按照曾經的錄取分數來評判學校和進行志愿排序,還是不夠的,也許就會讓你錯過更好的選擇。
那么,如何在報志愿時避免這樣的情況呢?
還是需要提前去規劃出孩子要報考的專業方向,然后再去研究開設這個專業的相關學校,看看哪一所是最理想的選擇。
這樣的話,你對于孩子后面的報考就可以越來越精準了,答案就越來越清晰了,也就越發接近最理想的結果了。
5
選錯專業
五、不會選專業,造成事與愿違
前面說到,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之一,本來是增加學生的專業選擇權,讓你可以報考到自己想去學習的專業。
可是,很多考生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想學什么專業,也并不了解專業,這樣就導致他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還是很盲目的。要么就選擇了自己毫無興趣的專業,要么就是選擇了跟自己的想象大相徑庭的專業。
比如,下面的這種報考結果,是很常見的。
有的考生以能上口腔醫學專業的分數,報考了口腔醫學技術專業。
還有,我也研究過浙江省某一年的錄取結果,654分段的考生,有很多選擇,其中也有學生選擇了四川大學的口腔醫學技術。
那么,是他們就想去學習口腔醫學技術,而主動高分報考了這個專業嗎?
我想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
因為,我看到的情況,是很多學生并不了解口腔醫學和口腔醫學技術這兩個專業的區別,我常常在各地給學生及家長的講座中,提問大家,知道“口腔醫學技術”是做什么的嗎?很少有人能答得上來。
而且,知乎上也有學生提問,說到自己被四川大學的口腔醫學技術錄取了,想轉口腔。
確實,各位同學在報考前,真的是沒有機會去了解各種專業的,所以一個省的幾十萬考生中,按自己的理解做錯選擇的,也就自然會有了。
而且,這還是大概有一個方向,由于對專業不了解而報錯志愿的,而很多學生,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方向,因此在報考的時候,也不知道選什么專業,最終無論怎樣選,都很難說是對的。那么,這樣的志愿填報,也是說不上夠好的。
很多人因為不知道怎么選,就去找別人推薦,聽網上一些老師的說法來報考,結果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之前有一位家長就跟我說,他是按照網上老師的推薦給孩子選的專業,錄取之后又覺得孩子學不了,非常后悔自責,在考慮要不要讓孩子去復讀。
參見:
所以,各位,如果不想到時候是這樣的結果,那該怎么辦呢?
就是我一直建議的,盡早給孩子開展規劃,確定他未來的職業方向,然后倒推專業選擇,再去了解相關專業的特點,這樣就能知道該選什么專業,也能避免選錯專業了。
其實,以上講的這些問題,以及該怎樣避免,怎樣準備,我在之前的文章和講座里都講到過,大家可以參考:
我確實是基于看到了以往的那么多反面案例,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轍,才倡導大家要盡早開始準備的。
但愿這次的文章,能夠更加使大家明白提前準備的重要性,以及明確接下來該如何去準備!
要知道,我在文章中提到的那么多案例,看起來只是一些數據和分數,但實際上,它們背后,都是一個一個的考生及其家庭,由于他們的填報失誤,影響的就是他們的一生以及家庭的命運!
參見:
所以,真心希望大家要對孩子的志愿填報這件事引起重視,未雨綢繆,而不要到時才開始慌張,之后又追悔莫及!
為了幫助大家對于志愿填報尤其是第一年的新高考志愿填報做好準備,我目前開設了線上線下的培訓班,下月開課,需要的家長或者報考老師可以了解一下,參見本文介紹:
另外,我也在開展持續的免費直播,明晚8點,就會進行新高考報考系列的第四講:如何幫助孩子實現逆襲?也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在下方預約。
愿我們一起,在這段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幫助孩子改變命運,實現他高中期間最好的結果!
參見:
下面是我在直播時講到的一些內容,供大家參考:
如果你想學習生涯規劃、咨詢相關問題,有以下四種方式可以與我鏈接:
1、直播: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我的視頻號“任煒老師”,預約我的直播(如果顯示過期,也可點擊預約最新直播),在我直播時可提問咨詢;
2、加群: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本公眾號,在后臺回復“加群”,按對應身份加入“任煒老師生涯支持群”,將每天收到生涯規劃相關資訊;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隨時可向我提問咨詢(均為本人親自回答),還可獲取生涯規劃、志愿填報的干貨資料。
添加任煒老師微信
4、培訓:我將長期開設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培訓,家長和從業老師皆可報名, 參見文章說明:
其他需要,可掃碼查看:
關注本公眾號之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發送以下關鍵詞,可收到相關文章:
1.高一選科:“選科”
2.高中規劃:“高中”
3.成績提升:“提分”
4.專業選擇:“專業”
5.綜合評價:“綜評”
6.志愿填報:“報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業形勢:“就業”
10.考研形勢:“考研”
11.就業準備:“準備”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調適:“心理”
14.勵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訣:“幸福”
16.學習規劃:“學習”
17.高考減壓:“減壓”
18.錄取分析:“錄取”
19.是否復讀:“復讀”
20.大學規劃:“大學”
21.我的大一日記:“大一”
22.新高考報志愿:“新高考”
23.高分滑檔案例:“655”
志愿填報文章合集:“合集”
升學規劃免費課程:“課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點擊藍字“任煒老師”,在下方圖示界面中,點擊“發消息”,填寫關鍵詞發送,即可收到相關文章。
如有其他問題,也可以在我的公眾號后臺輸入關鍵詞搜索,會出現很多相關文章。
見本文中的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