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極端天氣頻發 可再生能源如何應對?
【UN News網 3月26日報道】
受全球氣候干旱的影響,水電發電量減少,此外,云層遮蔽致使太陽能發電量降低。專家指出,氣象學和氣候科學應當成為能源轉型的關注焦點。
可再生能源競賽加速推進。盡管氣候危機帶來了諸多嚴峻挑戰,可再生能源仍不斷發展,如太陽能電池板覆蓋沙漠,風力渦輪機遍布海岸線,水電大壩利用奔騰的河流源源不斷地生產清潔電力。
在低技術成本以及高減排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愈發強勁。然而專家們卻紛紛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前景表示了擔憂:由于可再生能源依賴天氣條件,氣候變化影響甚至可能危及可再生能源生產。
世界氣象組織(WMO)氣候與能源專家哈米德·巴斯塔尼(Hamid Bastani)在接受聯合國新聞采訪時表示:“在蘇丹和納米比亞,由于降雨量異常稀少,水電發電量下降了50%以上。”
這些變化并不局限于水電。受多變的氣候條件影響,風力發電量也呈下降趨勢。
中國的陸上風電裝機容量占全球40%,但在2023年,由于風力異常干擾了發電,發電量僅實現了4%至8%的小幅增長。在印度,季風風力減弱,風力發電量也有所下降。而非洲一些地區遭受的損失更為嚴重,風力發電量降幅高達20%至30%。
而南美洲的情況則正相反。晴朗的天空和強烈的太陽輻射提升了太陽能電池板的表現,該現象在巴西、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等國家尤為明顯。
1
可再生能源系統高度依賴氣候穩定性
博斯科洛(Boscolo)是氣候科學與能源政策交叉領域的專家,她指出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極為脆弱。水壩、太陽能發電廠和風力渦輪機都是基于過去的氣候模式設計建造的,這使得它們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以水電為例。水壩依賴于可預測的季節性水流,而這些水流通常來自積雪融化或冰川融水。她表示:“隨著冰川融化,水電發電量在短期內會有所增加。但一旦這些冰川消失,水源也會隨之消失。而對于我們而言,目前這一過程是不可逆轉的。”
這種情況已經在安第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等地區出現。如果冰川融水消失,部分國家則需要改變發電方式,否則將面臨長期能源短缺問題。
例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期的一份報告指出,海平面上升和強勁的風暴為能源生產設施帶來的風險逐漸增加,其中就包括位于海岸線附近的太陽能發電廠。
同樣,日益頻繁且愈發猛烈的野火也會摧毀輸電線,導致整個區域停電。而人們對制冷的需求達到峰值時,極端高溫會降低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并給電網基礎設施帶來壓力。
在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下,核電站也面臨著風險。
博斯科洛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一些核電站因為缺乏冷卻水而無法運行。” 隨著熱浪更加頻繁,河流水位下降,一些老舊核設施在現有位置可能無法繼續運營。
2
應對措施:數據共享、AI預測、科技創新
博斯科洛強調,有一點無疑:我們的地球正朝著一個以電力,尤其是以可再生能源電力為核心的方向發展。
“交通、烹飪及供暖都將實現電動化。所以,如果沒有可靠的電力系統,一切都將崩潰。開展“氣候智能”革命,是改變現有能源系統,增強未來能源系統的可靠性和韌性的有效措施。”
所謂的 “氣候智能”,即將氣候預測、數據共享和科技創新融入能源規劃的方方面面。
例如,2023年11月,智利由于降雨量充沛,水力發電量激增了80%。盡管增長由氣候因素導致,但專家們表示,先進的季節性預測能夠幫助大壩運營商更好地預測此類情況,并提高水庫管理效率,儲存水資源。
那么,如何優化季節性預測,提升對大壩的管理水平呢?AI為我們提供了解決路徑。如今,利用氣候和能源數據進行訓練的機器學習模型,能夠以高分辨率和高精度預測資源的波動情況。這些工具可以幫助優化電池儲能的配置時機,優化區域間的能源調配,從而增加能源系統的靈活性和靈敏度。
此外,巴斯塔尼認為,能源公司與氣候科學家之間有必要進行全球數據共享。
“私營部門收集的數據中蘊藏著巨大的能源開發潛力…… 整合來自太陽能、風能、水電甚至核電站等發電廠的歷史觀測數據和實時觀測數據,能夠顯著改進天氣和氣候模型,實現雙贏局面。”
3
實現能源多樣化以適應氣候變化
為了確保清潔能源持續供應,另一項關鍵舉措是實現能源多樣化。巴斯塔尼解釋說,若過度依賴單一可再生能源,各國將面臨氣候的季節性變化或長期改變帶來的風險。
例如在歐洲,能源規劃者們越來越關注一種被稱為 “黑暗無風期”(dunkelflaute) 的現象,即冬季出現的多云且無風的天氣,這會對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造成不利影響。該現象與反氣旋陰霾的高壓系統有關,為應對該天氣,人們應增加儲能設備和備用電源。
巴斯塔尼表示:“將太陽能、風能、水能、電池儲能,甚至包括地熱能等低碳能源在內的多樣化能源進行組合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極端天氣變得愈發頻繁的情況下。”
編譯:陳明雪(新能源部)?
審校:崔 穎(新能源部)?
編輯:陳明雪(新能源部)?
Energy Transition
能源轉型與雙碳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