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3日,德國漢堡綠黨親手炸掉了莫爾堡發電廠,這座德國最后一座現代化的嶄新煤電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015年,在漢堡市長舒爾茨任內,這座超臨界煤電廠啟動建設;如今,又在他德國總理任內,被轟然炸毀。這一建一炸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莫爾堡發電廠從誕生之初,就命運多舛。投產伊始,便深陷綠黨以及各路環保NGO的圍追堵截。這些勢力打著環保的旗號,不斷對電廠進行騷擾和阻撓,導致電廠始終未能真正并網持續發電 。耗費30億歐元巨資打造的電廠,就像一個被束縛的巨人,無法施展拳腳。其東家瑞典Vattenfall不堪其擾,萌生去意,準備將其出售。而如今,德國竟又花費大量資金,親手將這座本還有潛力的電廠炸掉,這一行為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當年慈禧太后拆除鐵路的荒唐之舉。在那個時代,鐵路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卻被慈禧太后視為洪水猛獸,慘遭拆除。
如今,德國綠黨主導炸毀煤電廠,和慈禧拆鐵路如出一轍,都是在阻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德國并非資源充足、電價低廉,可以任性地進行所謂的“環保實驗”。恰恰相反,當下德國工業制造業正因資源不穩定、電價高,陷入去工業化的困境 。在這個節骨眼上,炸掉煤電廠,無異于給本就艱難的德國工業雪上加霜。
再把目光投向歐盟。歐盟一直試圖進行大改革,重振制造業,然而內部矛盾重重,對中美俄等大國缺乏統一意見,改革推進舉步維艱 。德國作為歐盟的核心國家,不僅未能起到穩定局面的作用,反而在綠黨的推動下自廢武功。歐盟尤其是德國放棄煤電技術,不僅無法向外輸出相關技術,自身也不再發展煤電,導致超超臨界煤電技術領域,東方大國后來居上。
德國這一系列“對自己動刀子”的行為,為歐洲右翼的崛起埋下了伏筆。民眾對現狀的不滿,促使他們將希望寄托于右翼勢力,尋求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歐洲各國能抱團重整軍備,簡直是天方夜譚。如今,俄羅斯、烏克蘭、歐盟和美國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各方都還深陷自身的困境之中。
德國炸掉煤電廠這一事件,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歐盟在發展過程中的盲目與短視。筆者有預感,這一場鬧劇不會是最后一次,而且很有可能今后還會越來越多。
不信打個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