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財經報道,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圍繞落實今年1月17日中美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領域重要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中方就美以芬太尼為由對華加征關稅、有關301調查以及擬出臺“對等”關稅等表達嚴正關切,希望美方盡快回到通過平等協商解決雙方關切的軌道上來。美方表示,雙方坦誠對話很重要,可增進相互理解,有助于解決出現的問題。
特朗普(資料圖)
最近,特朗普團隊在經貿領域做出了不少新動作,中美兩國也非常罕見地就彼此之間的關系展開了線下溝通,但代表美國政界訪華的戴安斯并沒有交出一份令中美兩國人民都滿意的答卷。雖然作為聯邦參議員的戴安斯訪華時受到了我方高級領導人的接見,也與許多企業代表見了面,但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依然將制造中美經貿摩擦的責任推到了中國的頭上。在此之后中美兩國的貿易代表便舉行了一次視頻電話會,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視頻電話會是由美方發起的。
在國際外交和經濟交往中,主動發起溝通的一方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被動,這顯示出美國在此次經貿議題上有求于中國。有分析認為,美國此舉不排除是想要中方解除對美農產品反制措施,畢竟美國農業受相關貿易政策影響,面臨著諸多困境。從通話結果來看,雙方至少在3個重大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首先是美國炒作所謂“芬太尼問題”對華加征關稅這一議題。其次,“301調查”也是雙方分歧的焦點之一。再者,所謂“對等關稅”問題同樣引發了雙方激烈爭議。
特朗普(資料圖)
當前,美國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其部分產品確實具有先進性。然而,若這些產品能無限制地進入全球任何市場,將會對全球產業鏈的發展造成極大限制。因此,一些國家選擇對美國的部分產品征收合理的關稅,這一做法也是得到世貿組織認可的。但特朗普政府推行“對等關稅”政策,強迫其他國家要么對美國產品全面開放市場,任由美國產品在他國形成壟斷地位,要么就與美國“脫鉤斷鏈”。這無疑是典型的霸權主義行徑。
回顧過去,中美貿易摩擦并非一日之寒。特朗普政府時期悍然發起的關稅戰,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數千億美元的商品被卷入這場貿易風暴,鋼鐵、鋁材、機械設備等多個行業首當其沖,中國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這并非簡單的經濟博弈,而是美國試圖通過貿易手段遏制中國崛起,特別是限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發展的一場戰略對抗。關稅的加征,不僅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出口企業,也間接沖擊到全球產業鏈的穩定,引發全球通脹,美國消費者也深受其害。
特朗普(資料圖)
此次特朗普也讓美國成為了眾矢之的。加拿大總理 卡尼:特朗普總統宣布,對我們的汽車工業征收25%的關稅,這是一次直接攻擊。日本首相 石破茂:我們必須考慮對關稅聲明作出適當回應。當然,所有的選擇都擺在桌面上。巴西總統 盧拉:這些關稅非常糟糕 ,因為它沒有促進世界貿易,而是阻礙了世界貿易。這種保護主義對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幫助,我們會看到后果 ,我認為這對美國不利。歐盟方面稱,美國新關稅政策害人害己,歐盟深表遺憾,將繼續尋求維護自身利益的應對措施。
不得不說,特朗普這一系列操作看著挺“硬氣”,但背后卻有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這些政策真的能保護美國經濟嗎?還是說只是短期的政治手段?普通消費者的錢包,全球經濟的穩定,這些問題都擺在眼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打著保護美國利益的旗號,但結果卻讓全球經濟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全球化的今天,誰都無法獨善其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