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行業頭部保險公司們都亮出了2024年的經營業績,和2023年相比,都有著極大的提升。
近日,作為行業中堅力量代表的陽光保險——2024年的經營業績也已揭曉,年報數據顯示:
陽光保險實現歸母凈利潤54.5億元,同比大漲45.8%;總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0%,達1283.8億元;實現保費服務收入640.0億元,同比增長6.9%;內含價值同比增長11.2%,達1157.6億元;總投資收益率4.3%,綜合投資收益率6.5%;集團有效客戶數達3019萬。
主要子公司方面:
陽光人壽2024年實現總保費收入804.5億元,同比增長7.8%;一年新業務價值51.5億元,同比增長43.3%;有效客戶數達1173萬。
陽光財險實現保費收入478.2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非車險業務增速達16.7%。
陽光資管受托管理資產規模達7446.1億元,權益類資產綜合收益率大幅跑贏大盤,受托資產綜合投資收益率處于行業前列。
可觀的凈利潤,保費的穩健提升,內含價值的持續增長,以及亮眼的投資收益,毫無疑問,這是一份頗具亮點的年報,對中生代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這兩年,乃至三四年,保險行業的經營比較考驗管理與經營水平,可以說是全方位地在上難度。即便是對于萬億體量的大公司們來說也需要“乘風破浪”,更何況是對于廣大中小保險公司來說,這些年已是風急浪高。
尤其是2024年,當行業整體面臨利差損壓力、報行合一下的渠道重構等挑戰時,作為本世紀成立的唯一上市傳統保險公司,陽光保險經營韌性更值得琢磨一番,其年報數字的背后,能給行業以及廣大中小保險公司帶來什么樣的經營靈感?
1
-Insurance Today-
壽險突圍
一身兩翼構建新護城河
毫無疑問,整個保險行業中,壽險的體量是巨大的,國內保險巨頭們幾乎都是“壽險為王”的板塊結構,甚至壽險經營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集團的發展。
而壽險之中,最核心的又當是個險,試問哪一家保險公司不在著力打造一支銷售鐵軍?尤其是一支高素質的精英隊伍,這是保險公司專業服務的承載者和執行者。
所以這也決定了當前轉型的關鍵是基本盤,過去的基本盤必須實現穩定的迭代,才能支撐新生事物的成長。
用陽光的話講,就是:一身“差異化”模式深化,兩翼“價值化”能力提升。
“一身”即傳統隊伍,實現廣大基層隊伍的體系化發展,提升產能和效率;同時,為隊伍賦能“三五七”保險保障理念,從理念層面引導傳統隊伍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新型隊伍進化。
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個險新業務價值提升33.1%,傳統隊伍活動人力同比增長8.3% ,活動人均產能2.5萬元,同比提升21.9%;新增人力同比增長26.9% ,新進業務人員活動人均產能1.8萬元,提升21.4%。
大盤子穩住了,穩中有進了,同步要進行的就是強化中高端客戶經營,培育新生隊伍與精英代理人。這也就意味著保險公司必須嚴把準入門檻,招對的人、培養對的人。
這就是“一身”之后的“兩翼”:打造績優隊伍,深耕客戶經營。
在穩固傳統隊伍的基礎上,陽光人壽在重要的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等地區加速精英隊伍的組建,同時“好馬配好鞍”,加大產品創新和教育、醫療、養老資源等方面的服務供給,給到隊伍最稱手的工具。一年來,精英隊伍數量增長顯著,產能不斷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陽光人壽精英隊伍人力達2551人,同比增長19.0%,活動人力人均產能同比增長29.8%,達6.4萬元,幾乎是其個險整體隊伍的2.5倍。
個險隊伍靠專業贏得了認可,但對于個險轉型來說,這還不夠,還必須要通過長期的好服務贏得口碑,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客戶的口碑”,如此這才算是有了真正的護城河。
通過對3萬余名客戶的調研,陽光人壽以“三五七”產品體系為抓手,落實“三心四性”服務標準,持續強化“知心陽光”服務體系,豐富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生態,為客戶提供包含健康、養老在內的一系列綜合解決方案。
得益于此,2024年中高客戶經營保持穩步提升的態勢,有效保單累計首年標準保費15萬元及以上的客戶數增長22.7%,有效保單累計首年標準保費5萬元及以上的客戶數增長18.2%。
此外,除了最關鍵的個險業務,陽光人壽在銀保等主力業務同樣頗有經營亮點。
2024年年報信息顯示,公司銀保業務在穩住量的前提下實現質的提升,保費收入超500億元,活動人均產能15.3萬元。經代、團險渠道的協同能力不斷加強,保費收入達75.5億元,同比增長11.4%。
2
-Insurance Today-
產險破局
車險提質,非車擴容
壽險這幾年固然難,事實上產險也面臨著挑戰。
就像壽險公司沒有強大的個險業務一樣,產險公司也因較弱的車險業務而陷入發展的兩難之中:車險,難;非車險,卷。
而財產險業務,作為陽光保險主業的另一重要發展引擎,2024年車險業務穩中有進, 保費收入維持在267億元水平。
具體來看,車險板塊陽光財險打造車險智慧理賠平臺,深化車險智能生命表運用,實現更精確的目標客戶鎖定和更精準的定價以及更科學的配費能力。
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車險保費收入267.1億元,同比增長2.2%,承保綜合成本率99.1%,實現承保利潤2.4億元。
非車方面,陽光財險以非車數據生命表建設為經營重點,聚焦“核保人定價+機器模型輔助”定價邏輯,深化“伙伴行動”全量風險管理服務模式。
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非車保費收入站上200億平臺,達211.1億元,同比增長16.7%,業務快速增長。
其中農險、政策性健康險等G端業務同比增長94.8%。
再要看到,產險經營的背后,和壽險一樣,都繞不開服務這個最大的價值點。
對于更具“風險減量”屬性的財產險而言,要想得到客戶的認可,就必須真真實實地給到客戶想要的產品和專業的風險管理服務。
對于C端客戶,陽光財險通過數據賦能主業,解碼客戶需求,以產品創新作為客戶經營的驅動力,根據客戶偏好提供“對的”保險產品和風險保障服務。
數據顯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2024年C端客戶家用車續保率達64.4%,57.8%的C端車險客戶繼續選擇公司的非車產品和服務,提升7.8pct。
G端、B端團體客戶方面,以風險減量為抓手,陽光財險為超1.5萬個企業客戶提供科技減損和專業咨詢服務。不僅提供“伙伴行動”風險管理服務和“災害預警×在線服務×風控安全”三位一體的線上服務平臺,還持續探索風險保障邊界,尤其是在酒店、倉儲行業,迭代“酒店管家”模式,新增“倉庫衛士”風險解決方案。
3
-Insurance Today-
科技賦能
持續探索AI+
要說還有什么是整個保險行業都關心的都在看的頂流熱點,科技肯定是一個。
事實上,可以說近10年來,科技都一直是保險行業乃至整個金融行業的香餑餑,太多的人對科技寄予了太多的期待,希望能像魔法一樣,一掃行業沉疴舊疾。
但受限于當時的技術發展瓶頸,保險服務鏈條中的科技“力量”不夠“硬核”,能落地的場景化部署的科技較少,更多地是部署在中后臺,實現業務流程的精細化運作。
而當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的廣泛運用后,事情正在發生變化,2025年更是按下了快進鍵,典型的便是一夜間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都部署了DeepSeek。
在科技真的可以賦能的共識下,在科技金融、數字金融大文章的引領下,AI大模型正加速和保險融合:無論是銷售還是產品設計,亦或是財務、精算、風控,都將被AI大模型一一重塑。
顯然,科技,必是行業未來發展中的“兵家必爭之地”,無論產險壽險,均是如此。
事實上,早在2017年,陽光保險就提出“陽光的未來是一臺機器與一群客戶的關系”這一愿景。
5年前提出建立銷售、服務、管理三大機器人;3年前提出開展“羅布泊”計劃。
2023年進一步提出以數據智能打造“科技陽光”的發展戰略,率先啟動保險垂直大模型的自主研發,經過持續攻堅與迭代升級,打造出真正“懂保險”的專業大模型底座,并推動銷售、服務與管理的全方位智能化升級。
2024年,陽光保險已在客戶服務、理賠、風控等八大領域,錨定16個核心場景,精選36個應用“突破點”,實施“飽和攻擊”。
目前已初步搭建起了產險智慧理賠體系、車險線上銷售體系、智慧辦公培訓平臺系統、全流程風險管控體系等。
智能服務方面:
AI客服全年服務客戶1457萬人次,智能化服務率同比提升25.8個百分點,服務范圍涵蓋報案、查詢、續保等。
智能銷售方面:
陽光人壽上線“客戶家庭保險需求分析及保障規劃系統”,并將“三五七”體系融入其中,可一鍵為客戶生成個性化家庭保險規劃報告;還通過AI技術開展優秀業務員經驗案例萃取,效率提升約八倍,高效整合并快速復制優秀業務經驗。
陽光財險通過搭建智能推薦模型,提升車險客戶滿意度;在非車領域,實現自詢價、報價、繳費的智能服務,單筆業務詢報價時間由原來的10分鐘縮短到60秒。
智能管理方面:
公司基于醫療知識圖譜、GPT人傷大模型和風控模型等最新技術打造的行業首創“人傷智能定損機器人”,可為客戶提供智能化的理賠服務,并有效降低定損偏離度。數據顯示,AI人傷圖片智能定損工具實現小額人傷案件傷情診斷及定損,使用率達到82.4%,累計處理小額人傷案件11萬余件。
除了自身對科技的廣泛部署和深度研究外,公司還牽頭科技、保險、投資等領域72家單位成立保險科技數智創新聯合體,發揮“產-學-研-用-投”的融合作用,促進行業創新發展。
后記
厚積薄發,抓住轉機
在當前壽險、產險的競爭格局下,險企的生存法則并非是要顛覆現有的發展規則,而是在規則縫隙中鍛造差異化護城河。
壽險個險業務的轉型,產險非車業務的培育,科技能力的形成,客戶服務的打磨,這些差異化的戰略要點都需要時間,而這些經營護城河一旦塑造起來了,展現給市場和行業的,就四個字:厚積薄發。
但厚積薄發關鍵是得有厚厚的積累。
事實上,這些渠道轉型、價值提升、科技賦能,一直以來都是顯而易見的,若回顧過往材料,就能發現如今的轉型戰略,過去已經說了太多遍。
從陽光保險這些年的發展來看,“科技陽光”“知心陽光”“價值陽光”的“新陽光戰略”的深入落地;“三五七”保障體系、“縱橫伙伴”計劃的深度實施,實際上都能在陽光保險過去20年的發展中找到原型和軌跡,都是早已看準、定下的戰略發展路徑,都有著長期的摸索與實踐,而非一時的興起。
如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能在行業分化期為公司戰略創造出“選擇權溢價”,找到發展路上的轉機。
【今日保】已進駐以下媒體平臺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騰訊企鵝號 | 新浪微博
和訊名家 | 金融界 | 東方財富 | 雪球 | 搜狐號
大魚號 | 野馬財經 | 網易號 | 知乎 | 一點資訊
抖音 | 微信視頻 | 愛奇藝 | B站 | 快手 | 西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