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經費是影響高校發展的根本性因素,沒有足夠的辦學經費,則難以加強科研設施建設,也難以引進各種高端人才和設備,整體發展都會較為落后。
我國高?;径际枪k性質為主,每年的經費預算基本都是由國家財政進行撥款。但是大家必須要清楚,部屬高校和地方政府直屬高校,辦學經費方面也會存在較大差異。
教育部和工信部直屬高校,整體辦學經費明顯高于地方政府直屬高校。由于當前部屬高校還沒有公布經費預算情況,所以今天我們主要是看各地省屬高校和市屬高校的經費預算情況。
江蘇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強省,省內有大量的優質高校。除了9所教育部和工信部直屬的211高校外,省內還有44所公辦本科高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江蘇高校今年的經費排名。
2025年江蘇高校經費預算排名
江蘇高校的經費預算同樣會受到學校實力和城市經濟等因素影響。2025年經費預算前三名分別是:蘇州大學60.4億元、揚州大學33.72億元、南京工業大學28.01億元。
通過數據對比來看,大家應該發現蘇州大學是以斷崖式優勢領先。蘇州大學的經費預算已經是達到985高校水平,所以學校的基礎設施、科研團隊等都變得越來越強大。
更為重要的是,蘇州大學經費主要來源于蘇州市政府的支持。畢竟省級政府管轄的高校數量龐大,分配到每所高校的資源有限,所以蘇州雄厚的經濟實力,是支撐蘇州大學展的基礎。
揚州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的經費能挺進前三,而且相比于2024年都有明顯增長。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兩所高校將來要沖擊雙一流,目前肯定要彌補各方短板。
南京師范大學經費預算為26.97億元,屈居第4名。作為省屬211高校,南師大的經費撥款主要來源于江蘇省政府,南京市方面給予的資源支持有限。學校主要任務是培養中小學教師,科研實力有限,經費基本夠用。
江蘇大學經費預算為26.04億元,位居第5名。江蘇大學在校生和教師數量都極其龐大,自身學科數量位居江蘇省高校前列,人均經費方面確實為落后。
這里面沒有統計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的各項收入,如果加上其他收入,估計能排名前三。學校的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等專業都位居前列,都要投入大量資源建設。
南京醫科大學經費預算為24.5億元,位居第6名。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醫科大學經費已經有明顯上漲,學校擁有國家專項資金支持,加上學校整體規模較小,人均經費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醫科大學2025年的經費預算,還不包含其附屬醫院的收入。學校直屬附屬醫院實力都較強,每年收入相當可觀,只是沒有納入到學校統一的預算范疇內。
南通大學經費預算為22.2億元,位居第7名,增長幅度較快。前10名高校里面南通大學的增幅最大,說明南通市政府正在大力支持南通大學發展,將來也有機會創建雙一流。
從實際情況來看,南通大學當年由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和南通師范學院三校合并而來,整體的規模還是非常龐大,也需要更多經費支持學校的醫學、工學等相關重點學科的建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經費預算達到21.84億元,位居第8名。南信大同樣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有國家雙一流建設資金。學校主要圍繞大氣科學學科,而展開各種科研平臺建設。
因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研團隊都高度集中在大氣科學領域,能保持大氣科學學科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南京林業大學經費預算為20.02億元,位居第9。南京郵電大學經費預算為19.09億元,排名第10。這兩所同樣是雙一流高校,經費增長速度卻有較大差異。
作為理工類高校,南京郵電大學理論上應該有更多經費支持,才能支持自身科研事業發展,但是這些年整體經費增長速度并不明顯,也是讓人頗感意外。
南京郵電大學的優勢在于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這些學科的發展都需要強大的經費和科研團隊支持,才能有更前沿的成果。
如今經費竟然不如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確實讓人意外。但南京郵電大學的科研成果較為突出,自身生源質量較好,綜合排名較高,可以說是把經費花到實處。
總體評價
江蘇省屬高校和市屬高校經費,主要收入都是來自于江蘇省教育廳和地方政府撥款。因此,高校的經費預算也取決于當地政府的經濟實力。
當然,也有大量高校自己都能創收,比如很多綜合性高校都有附屬醫院,也有高校創辦有自己的企業,還有很多高校有社會層面的捐贈,所以經費方面也會更可觀。
從全國各省情況來看,江蘇省屬高校經費預算已經相當不錯,9所高校經費預算超過20億元,僅次于廣東省,在全國排名第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