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終于迎來了年后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之所以說是危險,是因為當前的豆粕魔力全失,甚至已經被打得筋疲力盡,毫無還手之力了。
進入3月以后,豆粕就迅速變臉,從3700元/噸的位置斷崖式下落,一直落到了3100元/噸邊緣。
之前我們曾說過,豆粕的這種下跌有點恐怖,但是在3000元/噸的位置或有支撐。
現在看來,確實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那么,豆粕為啥突然就大跌了呢?
按說豆粕之前漲勁十足,也是快速沖上了3700元/噸,令市場側目。但是如果仔細研究上漲的動力就會發現,也是漲得不實在。
第一個不在表現在,情緒大于行情。
這個詞今年提到過好多次了,當然不止是豆粕,包括小麥、大豆等,都是這個問題。
就是看漲情緒太高,高到了超過了本身的供需,所以當行情回歸到供需以后,往往就會覺得特別失落。
豆粕的看漲情緒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關稅擾動。
2月份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以后,中國立即進行了反制,而反制的商品中也包含大豆,也就是說,美豆進口到中國的成本增加了,或者也可以理解為,中國不要了。
玉米、小麥不要了或許沒那么令人擔憂,因為我們的玉米小麥本身自給率就高,進口占比就小,所以影響也就有限。
但是大豆不同,我國大豆超過80%以上都依賴于進口,所以進口大豆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到市場。
所以,隨著中美貿易再次摩擦,在關稅的擾動下,豆粕上漲。
另一個是工廠停機。
一般來說,工廠會在進口大豆集中到港之前會進行檢修,而疊加關稅擾動,以及一季度進口大豆同比下降,這使得市場認為,豆粕供應將持續縮緊。
于是,也助推了豆粕的上漲。
但豆粕的行情是什么樣的呢?
第一,供應偏緊只是暫時的。
豆粕供應偏緊,只是階段性事件,因為一季度本來也是進口大豆的淡季,而從二季度開始,巴西大豆將大量到港,就會緩解這一局面。
而且如果參考去年數量,在二季度和三季度里,巴西大豆到港量都十分龐大,而今年巴西大豆又再次豐產,所以預計接下來到港量并不會少。
第二,美豆影響并不大。
即便關稅生效,但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也并不大,主要是因為在中國進口大豆的來源中,美豆的占比已經大幅下降。
比如,去年我國共進口大豆10503.2萬噸,其中巴西大豆約為8000萬噸,占比達76%,而美國大豆為1800萬噸,占比僅為17%。
即便美豆進口受限,而巴西大豆豐產可以補足這一缺口,所以影響有限。
第三,工廠并未如期停機。
按常規規律,工廠到3月份會進入停機潮,但是進入3月以后,工廠并未如期停機,所以導致豆粕供應偏緊并不及預期,再加上巴西大豆收獲節奏加快,于是市場情緒轉漲為跌,豆粕失去支撐,一落千丈。
那么,豆粕還有救嗎?
現在來看,幾乎是看不到什么利好,巴西大豆即將到港,而下游需求又不足,且看跌情緒加重,除非有突發超大利好事件,否則豆粕不太容易抬頭。
那么3000元/噸還能守住嗎?
真有點危險了。
第一,看跌情緒還沒有消化完。
看跌其實和看漲一樣,都需要經歷一個情緒消化的過程,在情緒沒有消化完之前,可能會仍然保持原有趨勢。
第二,油廠開機處于低位,但南美大豆到港近在眼前。
當前國內油廠開機率下降至30%,豆粕產量有所下降,但是現在已是3月底,馬上就要到4月了,而不出意外,四五月份進口大豆到港均在千萬噸以上,這對豆粕來說壓力一重接著一重。
所以,需要進一步觀察市場心態以及南美大豆到港情況。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