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外交往中,美國多年來都倡導“胡蘿卜+大棒”政策,只不過,對于這個“大棒”的使用,歷任總統都有不同的解讀。而在特朗普的操控下,美國版“大棒”更為具象化。從首個任期到2.0時代,特朗普都把極限施壓作為“大棒政策”的核心要領。今年重返白宮以來,他就先后向三個國家進行了極限施壓,這三國分別是伊朗、丹麥和澳大利亞,其收到的結果卻各不相同。
首先來說伊朗,特朗普的第一板斧收到的是伊朗的強硬回擊。進入3月以來,美軍在紅海和也門胡塞武裝打得不可開交。期間,美軍“杜魯門”號航母戰斗群對胡塞武裝控制區展開持續空襲,而胡塞武裝也還以顏色,先后發射多枚導彈打擊美軍航母。特朗普之所以再度對胡塞武裝開戰,看似是為了奪回紅海-蘇伊士運河航線控制權,實則是殺雞儆猴,以打擊“抵抗之弧”的方式震懾伊朗。在既阻礙持續加碼對伊朗和胡塞武裝的“極限施壓”政策后,包括哈梅內伊在內的伊朗高層給予強勢回應。
基于此,特朗普大手一揮,不僅對中東增派了“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更是派出多架B-2隱身戰略轟炸機秘密前往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要知道,B-2是美軍目前現役最先進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也是美軍重要的核威懾力量。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是美國在中東發動襲擊的集結點,而B-2在不接受空中加油的前提下可飛行1.1萬公里,完全可以對伊朗進行直線打擊。尤其是考慮到伊朗擁有龐大的導庫存,這些導彈被隱藏在地下基地,而B-2A可攜帶鉆地深度約為60米的GBU-57重型鉆地炸彈,不僅可以有效摧毀伊朗的地下導彈庫,還能打擊伊朗地下的核設施。不得不說,這一回,特朗普是真的動了殺機了。
對付伊朗,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是以軍事威懾為主。而對于依然是北約盟友的丹麥,特朗普則以外交為手段。3月28日,美國副總統萬斯攜夫人烏莎·萬斯訪問格陵蘭島,陪同的美國高層還包括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和能源部長賴特。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萬斯此次出訪格陵蘭島,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為特朗普搶奪格陵蘭島而做先期準備。自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特朗普已經多次表達奪取格陵蘭島控制權的強烈意愿,還稱不會排除通過“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該島控制權的可能性。對此,丹麥給予強勢回應。畢竟,格陵蘭島是隸屬于丹麥的自治領,特朗普這種公然覬覦他國領土的行為,自然無法被丹麥政府所接受。考慮到丹麥是北約成員國,特朗普投鼠忌器,短期內或許不會動用軍事手段,但要達到分裂格陵蘭島的目的,其實還有很多方法可循。比如,挑動格陵蘭政府公投獨立,就是目前可行性最高的途徑之一。
對于特朗普的陰謀,丹麥高層也心知肚明。近日,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坦言,美方即將對格陵蘭島進行的訪問是一種不可接受的施壓,丹麥政府將堅決抵制??梢灶A見,一旦格陵蘭島倒向美國陣營,美國和歐洲的矛盾也將全面爆發,很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
再把目光對準大洋洲,特朗普對澳大利亞的極限施壓取得了空前成功,即將迎來大選的澳大利亞阿爾巴尼斯政府乖乖交了保護費。據法新社報道,在澳政府2025-2026年財政預算中,國防開支全面增加。尤其是在特朗普的施壓下,澳大利亞將提前支出10億澳元國防開支。這筆資金,將被用于“奧庫斯”潛艇基地建設以及相關護衛艦購買計劃。
在特朗普的施壓下,澳大利亞近年來開始窮兵黷武。據英國《衛報》統計,未來4年,澳大利亞將增加96億澳元國防支出。而在2024年,澳大利亞政府已宣布10年內將國防開支增加約500億澳元,這也是澳大利亞國防開支增幅最大的一次。預計到本世紀30年代初期,澳大利亞國防支出在GDP中的占比將達到2.3%以上。不得不說,自此加入“奧庫斯”聯盟,澳大利亞跟著美國在反華道路上碰得頭破血流,到頭來還是迫于美國的淫威,不得不一次次增加軍費預算,投入了血本的澳大利亞卻沒有獲得美國應有的軍事保護,最終只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