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敢隨便吃水果?今年315中首個被打假的水果竟然是它?吃過嗎?
提到水果,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天然生長的食物,哪怕外面的科技產品再多,都不可能在水果里找到造假產品,正因如此,所以很多人在買水果時都會放心大膽進行購買,絲毫不用擔心自己買到的是假貨。若你也這樣想的話,那真是太過天真了,今年315中曝光了首個被打假的水果——藏烏梨,因為經常在景區銷售的緣故,也被稱之為“景區梨”。
一、生產過程
當我們在外面旅游時,經常會在景區門口看到那種表面烏漆抹黑的梨,別覺得人家長得丑就看不起人家,這種梨的價格通常要比普通梨價格高出好幾倍,即便是平均價也能賣到10~30元一個。看著這個價格很多人都會忍不住驚呼:這里難道是金子做的嗎?怎么會這么貴?而商家卻表示:這種梨是在高原種植的特色品種,含花青素及多種維生素成分。
由于梨的表面呈現出黑色,又是藏區獨有的品種,所以也被稱之為藏烏梨。商家的話也激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明知道這種梨的價格貴的離譜,但依然心甘情愿為其買單,只為了嘗嘗藏烏梨與普通梨的區別。其實市面上的藏烏梨并非天然生長,都是通過人工手段制造出來的,商家會通過高溫加熱方式把普通梨燙成黑色,口感上吃起來跟普通梨也沒什么太大區別。
二、水果造假分類
1、無中生有
其實關于水果造假的情況非常多,而藏烏梨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它的造假手段非常簡單,只需要通過物理操作就能實現,再加上商家銷售噱頭影響,才使這種梨的價格成倍增長,說到底純屬是無中生有。還有一種名叫金西梅的水果也與之類似,它表面看起來晶瑩剔透,十分漂亮,實際上也是一種人工制造的產物。
2、虛標產地
說到陽光玫瑰葡萄,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有些商家為了提升店鋪利潤,會將本地的陽光玫瑰葡萄標記成從日本進口的商品,明明都是同樣的東西,可一旦涉及到“進口”兩個字時,價格就會成倍往上漲。這種方式也只能哄哄無知的小白,業內人士都知道我國根本沒有允許從日本進口大量的葡萄,既然沒這種情況出現,商家又是從哪兒搞來這么多日本進口的陽光玫瑰葡萄呢?
3、品種造假
除了在水果的產地上造假之外,有些商家也會對水果的品種進行造假處理,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把豐水梨當做秋月梨來進行售賣,雖然這兩者表面看起來沒什么太大區別,但口味上卻相差很大。吃過秋月梨的朋友嘗一口就能感受到區別,可對于那些沒有吃過秋月梨的人來講,哪怕上當受騙也不知道。
4、染色處理
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水果賣一下可能會比較差,為了進一步提升銷售量,商家也會對水果進行染色處理。既然是染色,難免會添加多種化學物質,若將這些物質吃到身體里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