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正在大量涌向中國,他們是為了竊取技術,還是另有目的?
近年來隨著中國發展,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日本科學家,都在組團來中國搞科研。
比方說東京大學教授帶團隊跳槽深圳,日本腦科學界大牛拖家帶口落戶上海,甚至就連日本頂級科學家,“光催化之父”藤島昭,也把實驗室搬到了福州。
要知道,人才可是決定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和基石,中日之間有著血海深仇,談不上友好,也在科技發展領域,存在著競爭關系。
那么為何這些日本科學家,不為自己的國家效力,非要來中國工作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中國的科研環境太好了,中國給的太多了!
日本國立研究生的主任研究員,年薪約合人民幣40萬出頭,看起來是不少,但要扣掉40%的稅,再加上日本的高物價,顯然這就不夠用了。
而在中國,985高校的同級別專家,至少是60萬年薪,還有配置齊全的實驗室,換做你是日本科學家,在日本過不下去了,也會選擇來中國。
現在日本經濟不景氣,科研經費少得可憐,一個來中國工作的日本材料學教授,就曾吐槽說,他在東京大學工作的時候,想要買臺掃描電鏡,申請了3年都沒給他配上,而到了中國,直接問他都需要什么儀器,很快就配齊了。
現在中國的科研環境,那也是越來越自由,去年日本京都大學的腦神經團隊,集體跳槽到廣州,理由是在日本想要用獼猴做神經接口實驗,卻被動保組織阻攔。
你說這搞科研,又不是拍偶像劇,哪能既要零殺戮,又要大突破?如今他們來到中國后,自有一個實驗猴養殖基地,無論如何做研究,都不會被人投訴說虐待動物。
不止是日本科學家,現在全球科研圈,都在從過去的向西看,變成了向東看,包括很多歐美科學家,也都選擇來中國搞科研,畢竟歐美實驗室天天為經費扯皮,日韓學者困在輩分枷鎖里,只有咱們這要錢給錢,要設備給設備,要人給人。
說到底,科學家和藝術家一個德行,給足創作空間,給夠生產資料,他們并不在乎,自己究竟在哪個國家工作,他們要的,只是享受科研過程,取得科研成果。
如今的中國,就是全球最大的科研主題樂園,隨著全球人才奔涌而來,我國的科研事業,必然會前景一片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