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被殺
1938年1月24日,此時距離開封會議已經過去了13天,當天會議結束后,韓復榘就被蔣介石秘密關押在了武漢的一個軍統據點。這天傍晚,他居住的小院來了兩名特務告訴他,“何部長想跟您談一談,請跟我們走一趟吧?!?/strong>
韓復榘看著兩人心里閃過一絲懷疑。自被關押以來,他每天喊著要見蔣介石和何應欽,但看守的特務都不予理會,為何突然今天答應了見他?
不過看著兩名特務的態度還算恭敬,韓復榘也沒想太多,便跟著他們往外走???strong>剛走幾步,其中一名特務就悄悄對韓復榘說道:“家里是不是還有事?如果有什么話可以寫信,我們會送到!”韓復榘一聽,當即意識到了不對勁。
一只腳剛踏出院子就看到汽車旁邊站了一排守衛,個個荷槍實彈,戒備十分森嚴,這哪里像是邀請談話的樣子,簡直比押送犯人陣仗還要大。
此時的韓復榘已經感覺到了即將面臨的危險,他故意低頭打量自己的鞋子,說道:“我出門太著急,穿了雙不合腳的鞋子,稍等我回去換一下。”
說完便自顧自轉身,向院子里邁步,誰知剛抬起腳,身后便傳來一聲槍響。
韓復榘應聲倒地,他面色痛苦,一只手捂著傷口,一邊顫巍巍伸出手指指向開槍的特務,
似乎要說些什么。
可話剛到嘴邊,特務們又連開數槍,就這樣,曾經的“山東王”在血泊之中咽了氣,享年47歲。
韓復榘的身世
說起韓復榘,他也算是一代傳奇人物,19歲離家闖關東,在縣衙擔任文書工作。后又恰逢清政府編練新軍,繼而棄筆從戎,投效兵營,被編在第四十協第八十標第三營。
他的營長正是后來西北軍閥首領馮玉祥,當時的馮玉祥滿懷抱負,一心想做一番大事業
因此對于有才的青年都格外器重,他見韓復榘不僅長得文質彬彬還能寫得一手好字。在當時吃飯都成問題的戰亂時代,讀過私塾的文化人可以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于是便重點提拔他為司書生,跟在自己身邊做事。自此以后的近20年時間里,韓復榘一直追隨馮玉祥。與其他十二個營級軍官合稱為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一步步從司令、連長、營長、團長、師長逐級提升。
1927年北伐戰爭,馮玉祥接受了南京國民政府的改編,率領部下成立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韓復榘也被正式任命為該集團軍下屬第三方面軍司令,韓復榘雖然外表斯文,卻敢打敢拼,驍勇善戰。
在北伐戰爭期間他一路過關斬將,不僅先后揮師占領了歸德、徐州等重鎮,還兵貴神速,率部擊潰奉軍,攻占北京南苑,成為了第一位攻至北京城下的北伐將領。
當時的報紙鋪天蓋地,紛紛稱贊他為“飛將軍”,一時之間,韓復榘名聲大噪,西北軍也在這段時間威望大漲,迎來了鼎盛時期。可這樣一個有能力又有聲望的將領,蔣介石為何要將他秘密殺害?韓復榘又為何背叛馮玉祥轉投了蔣介石的麾下呢?
短短十幾年內,韓復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士兵成長為,民國時期叱咤風云的一代將領。其自身的才能自然不可抹煞,但馮玉祥的賞識和提拔更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除此之外,馮玉祥與韓復榘還是一起死里逃生的患難之交。
1911年武昌起義后,馮玉祥參與發動灤州起義,并通電全國宣布獨立,聲討滿清政府。
可很快,清政府就派兵鎮壓,起義宣告失敗,馮玉祥被陸建章搭救,幸免于死。
卻也遭到了清廷的通緝,被迫一路逃亡,在馮玉祥這段黑暗的時期,也是韓復榘陪著他一起度過的,兩人之間如此深厚的情誼。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韓復榘不顧年輕時的知遇之恩與多年的袍澤之誼,背叛了馮玉祥和西北軍呢?
其實早在北伐戰爭期間,兩人就已經因為政見不合有了矛盾。盡管馮玉祥愛才惜才,也能夠和下屬一起同甘共苦,但他從小接受的是封建教育,耳濡目染之下,他對于軍隊的管理方式也和古代的封建大家長如出一轍。
在政治和軍事決策時,都采用“一言堂”的方式,這種方法在戰爭時期尚且還能夠維持,但韓復榘隨著個人戰功的擴大和軍事地位的提升。野心也開始逐漸膨脹起來。
如今的他已經今非昔比,不僅手握軍權還有了民間的威望,一心想做出一番大事業。可馮玉祥卻依然覺得韓復榘是自己帶出來的,始終是自己的小弟,對他的態度也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蔣馮戰爭爆發后,馮玉祥下令調幾十萬的軍隊到西北與蔣軍作戰,但韓復榘卻認為西北土地貧瘠,環境也很惡劣,根本養不起這么多的軍隊。
而且作為河南省主席的他也舍不得將自己的地盤拱手讓人,因此堅持要在河南打。
一番爭論后,馮玉祥怒火中燒,指著韓復榘破口大罵,還讓一軍之首的他去院子里跪著,這一行為可算是讓韓復榘丟盡了臉面。
不過,馮玉祥的種種做法雖然確實讓韓復榘在手下面前折了面子,但實際上卻并不是他出走的主要原因。
壓彎兩人關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一根稻草。
對于韓復榘而言,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衣錦還鄉。
可隨著兩人的爭論越來越多,任玉祥對他的任命變得越來越謹慎。
自國民軍中原會師后,馮玉祥軍務繁忙不得不找人做他的代理,韓復榘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以為這個代理會落到他的頭上。
但馮玉祥卻先后選中了薛篤弼、鹿鐘麟、鄧哲熙等人,幾次換人,卻始終沒有考慮過韓復榘。北伐戰爭結束后,韓復榘一心想擔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幾次三番和馮玉祥提出申請。
可最后卻還是被孫良誠和石敬亭搶了先,終于,在1928年他被任命為了河南省政府主席,如愿成為一方之首。
可就在這時,馮玉祥卻在石敬亭的建議下撤銷了他第二十師師長的軍職,撤銷了軍職還不是最讓韓復榘氣憤的,最讓他不能接受的是這個軍職還被他的死對頭石敬亭接任了。韓復榘異常惱火,他知道自己與馮玉祥已經生了嫌隙,與其在他的手下唯唯諾諾,永無出頭之日。
不如自己割據一方,自立門戶。
1929年,蔣介石與以李宗仁為首的桂系軍閥開戰,韓復榘奉馮玉祥之命去支援蔣介石,準備在雙方兩敗俱傷之時再出手坐收漁翁之利。但誰曾想,在大戰開始不久,桂系軍閥內部出現了分裂。
蔣介石輕而易舉就取得了勝利,計劃落空,韓復榘正準備整軍回河南蔣介石卻向他發來了邀請,要在武漢宴請他。蔣介石是一介文人,且一心想要拉攏韓復榘,在席間不僅主動幫他倒酒,還一口一個“常勝將軍”地恭維他。
臨走之時,蔣介石更是直接送了幾十萬給韓復榘作為軍費,原本就功利心極強的韓復榘在一波波贊美下有些飄飄然,他覺得相比于馮玉祥來說蔣介石對他更為賞識,于是在蔣馮之戰的關鍵時刻,韓復榘臨陣倒戈。
與另一名西北軍將領石友三聯合發電接受蔣介石的任命,帶著麾下近10萬精銳部隊叛逃,
在韓復榘的幫助下,蔣介石很快打敗了馮玉祥,勢力進一步擴大,作為回報,他按照之前的承諾任命韓復榘為山東省政府主席。
掌握著山東的軍政大權,1930年,韓復榘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山東王”,自此,開始了他長達八年的主魯時期。
韓復榘因一己之私背叛舊友,置集團軍的利益于不顧,還在任職期間暗地捕殺大批共產黨員和無辜百姓,但對于山東人民而言他卻算得上是一位好官。
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趁著中原大戰之際,韓復榘迅速對山東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之舉。
首先就是澄清吏治,對人浮于事的官僚系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山東的軍政法大權整合于自己一身。
一方面是為了驅逐蔣介石在山東的軍統勢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隨后他還推行清鄉、剿匪、禁毒等一系列措施,重視發展地方經濟,推動鄉村改革。任命何思源為山東教育廳長,大力發展教育。除此之外,韓復榘還愛好審理案件,自詡“青天”。
盡管其中也有不少冤假錯案,但大多數的案子還是秉公執法的,大部分的百姓都對他持認可態度,甚至還有臨沂等地的百姓特地趕幾百里路程跑到濟南告狀,總而言之,山東省在他主政時期還是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雖然他確實做了些實事,但實際上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滿足自己作為“土皇帝”的虛榮心。但要是說他是個殘暴糊涂的軍閥,好像又有些冤枉他了。
在抗戰初期,他斷然拒絕了日本人的“華北五省自治”計劃,甚至還因為蔣介石的不作為和其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如此看來,韓復榘雖然人品有待商榷,但也算是一個有是非大局觀的將領??伤蟮囊粋€錯誤決定卻讓他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一步走錯步步錯
1938年 “中央通訊社”發布公告,羅列了韓復榘被處決的五條罪狀,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違抗命令,棄守山東,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1937年,日軍進攻山東,韓復榘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負責指揮山東的抗戰事宜,承擔黃河防務工作。面對日軍的強勢進攻,韓復榘部節節敗退,在德州血戰時,甚至損失過半。
可就在這個關鍵節點,蔣介石卻調走了韓復榘的炮兵部隊,這讓原本就不占優勢戰局變得更加慘烈,為保存實力,韓復榘決定撤出濟南。
得知他撤出的消息后,李宗仁大怒。立刻傳電命令他死守泰安,然而韓復榘卻回復道:“南京不守,何守泰安?!?/strong>后來因為他的棄守,日軍在山東長驅直入。國民黨黃河防線功虧一簣,損失慘重。
1938年1月11日,蔣介石召開了開封會議,以商談后續的抗日戰略為由哄騙韓復榘將其心腹都帶了過來,會議上,大家的矛頭都直指韓復榘。
要追究他棄城而逃之罪,韓復榘也不甘示弱,直接回懟道:“濟南不守該是我負責,那南京上海不守又該誰負責?”
此話一出,蔣介石立馬變了臉色,會議很快不歡而散,韓復榘剛上車準備離開就被幾名特務抓了起來,并在十幾天后被蔣介石下令秘密擊殺。
作為一軍之首,韓復榘卻將黃河天險拱手讓給了他人固然是十分可恨,但國民黨的公告卻也并沒有說服大眾,國民黨內貪污受賄、不戰而退的將領不在少數。
為何蔣介石偏偏拿韓復榘殺雞儆猴呢?
蔣介石和韓復榘的積怨已深
其實所謂的公告只是蔣介石的給外界的說辭罷了。韓復榘被殺的真正的原因,還是在于他與蔣介石之間有許多的矛盾。
當年韓復榘投靠蔣介石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蔣介石為了拉攏他,不僅許給他山東的管理權,還答應給他一大筆錢。
可中原大戰勝利后,蔣介石卻沒有完全履行諾言,韓復榘內心不快,謀劃著如何與蔣介石抗爭。他一上任就解散了山東的各級黨部,目的就是為了驅逐蔣介石在山東的勢力,這些行為早已經讓蔣介石對他有了戒心。
隨后,西安事變爆發。韓復榘不僅公開對張學良和楊虎城表示支持,還準備派兵襲擊“中央軍”后路。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韓復榘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向蔣介石示好,反而諷刺道“沒想到張漢卿做事情這么虎頭蛇尾!”,這讓蔣介石又在心里狠狠記下了一筆。
此時的他已經開始謀劃如何除掉韓復榘,全面抗戰爆發后,終于讓蔣介石抓住了機會。
他知道以韓復榘精明的性格,調走他的炮隊后必然不會再戰,這樣就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處決他。
雖然韓復榘的死是蔣介石出于私欲的算計,卻也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自此以后,國民黨的軍紀確實好了不少。
可對韓復榘的妻子和孩子們來說,卻是在一夕之間跌落了谷底。韓復榘一共留下了三個妻子和五個兒女,大兒子韓嗣燮自小就精神不太正常??梢驗槭羌抑虚L子,韓復榘對其十分疼愛,父子二人關系也很親密。
聽到父親被槍決的消息后,
韓嗣燮一時承受不了打擊,當即被嚇得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母親高藝珍無奈之下,只能先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治療,原本想著,等兒子稍微好轉就把他接回家來照顧。
噩耗再次傳來
韓嗣燮病情加重,暴死在精神病院。
韓嗣燮的死,讓這個本就搖搖欲墜的家瞬間變得分崩離析。
二太太紀甘青首先提出想要凈身出戶,自謀出路。紀甘青之前是戲班出身,為人圓滑,口才了得,在韓復榘生前,常常陪著他出席各種外交場合。因此也被稱為“外交夫人”
韓復榘死后,高藝珍忙于照顧兒子騰不出手,也是她前去收尸,操持各種葬禮事務,高藝珍覺得她做了這些也算是仁至義盡了,而且她還年輕,并無子嗣。
也確實不應該綁著人家,于是便答應了,看著紀甘青離開,三太太李玉卿也吵著要改嫁。
可是她卻不甘心凈身出戶,不僅要分韓家的財產,還要把小兒子韓嗣煌也帶走。
高藝珍自然是不答應,兩人甚至鬧到了對簿公堂的地步,好在還有韓復榘生前的幾個好哥們幫忙打點,最終李玉卿凈身出戶。
此后的數十年里,高藝珍一個人帶著四個兒女一起生活。戰亂時期,孤兒寡母的生活必然不好過。他們先后輾轉西安、武漢、香港、上海,后又漂泊到了北平。到了北平后,無依無靠的高藝珍母子生活依舊很艱難,這時,韓復榘的拜把子兄弟找谷良民找到了他們。
原來在韓復榘生前,兩人曾約定,等二兒子韓子華長大后,就將自己的女兒嫁過來。谷良民表示現在兩個孩子已經長大是時候履行諾言了。而且自己給的嫁妝剛好能夠解韓家的燃眉之急,高藝珍聽后感激涕零,很快便讓兩個孩子成了婚。
1948年年底,解放軍勢如破竹,包圍了北平,此時的國民黨一派正在謀劃著逃往臺灣,高藝珍也開始猶豫。
年紀大了,好不容易定居下來她也不想再奔波,可自己作為軍閥遺孀,丈夫還是民族的罪人,留下了是不是會被針對呢?
就在高藝珍猶豫不決時,二兒子韓子華站了出來,他告訴母親,無論如何都不能去臺灣。“蔣介石和我們之間可是殺父之仇,殺夫之仇我們為什么要跟著他走呢?”
這句話瞬間點醒了高藝珍,就這樣一家人留在了北平,和大家一起迎來了煥然一新的新中國
為人稱道的是。
韓復榘雖然做出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決定,但他的兒女們卻都很優秀。不僅依靠努力擺脫了父親的罵名,還在自己的領域頗有建樹。北平解放后二兒子韓子華進入了華北大學接受革命教育,后來又報名參軍,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遠赴山西、寧夏等地區參與建設,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韓子華還主動請纓前往朝鮮戰場,并且榮立三等功。三子韓嗣輝是成都黃埔軍校的最后一期學員,畢業時剛好四川解放,于是便留在西安運輸公司工作。
四子韓嗣煌則是清華的高材生,后來在華北電力大學擔任教授,妹妹韓嗣慮同樣是一名優秀的高級工程師。
作為一名軍人,韓復榘無疑是失敗的,為了一己之私,背叛兄弟和舊主,棄國土和人民于不顧。但作為父親來說,他卻是被很多人羨慕的,活著的四個子女,每個都成為了新中國的棟梁之才。
作為軍閥的遺孀,他們雖然長于亂世,受盡苦難,但卻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通過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以自己的方式大放異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