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乘用車前裝智能座艙搭載率持續攀升,上半年剛突破70%,到年底已達到73.4%,預計2025年將跨越80%大關。同時,2024年智能座艙市場也進一步向多元化、高階化演進。
其中,多元化在座艙計算平臺主要呈現“兩端分化、中間升級”的特征。20萬元以下經濟型及35萬元以上(傳統豪華品牌)車型仍以分布式架構為主,而20-35萬元價位中端車型已成為域控升級的首選車型,并且逐步往20萬元以下經濟車型滲透。
另外,大屏化也是智能座艙快速發展一個重要特征。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10英寸以上中控大屏搭載率已達到87.9%,10英寸以上的液晶儀表屏搭載率也突破了50%,達到了53.4%。大屏化是車企給用戶帶來更多智能化、個性化體驗的主要載體,同時更多功能升級也迫使企業對座艙計算平臺的升級;
2024年,從搭載10英寸及以上座艙平臺的份額排名來看,高通全市場已上升至榜首位置,并且是域控升級的主要平臺;而以存量項目為主的恩智浦、TI、英特爾等傳統廠商,市場份額逐年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芯馳、華為等本土廠商處于較快上升周期。
數據來看,2024年車企選用本土方案占比已提升至7.4%,較2023年(同期為2.5%)提升了3倍之多。
其中,芯馳已成長為本土市場份額最高、搭載車型最多的智能座艙芯片廠商。憑借在儀表、IVI、座艙域控、艙泊一體等座艙應用場景的全面布局,芯馳成為更多車企本土座艙芯片方案的首選,2024年市場份額上升至3.57%,在上汽、奇瑞、長安、一汽、廣汽、北汽、東風日產、東風本田等車企的50多款主流車型上實現量產。
除智能座艙芯片外,芯馳的高性能車規MCU、中央網關芯片全年出貨量同比激增,推動整體芯片出貨量突破700萬片,覆蓋超100多款主流車型。
未來,隨著智能座艙往更高階化演進,艙泊一體、艙駕一體、AI座艙會逐步成為主機廠新的需求點,中國智能座艙供應鏈體系正在重構,座艙SoC芯片的市場競爭將迎來更激烈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