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達快遞展開內部調查,但亦難掩加盟機制下的缺陷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李琬婷
3月19日,國家郵政局發布公告,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因部分加盟企業對協議客戶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致使涉詐騙宣傳品通過韻達寄遞渠道流通,造成受害人重大財產損失,已被依法立案調查。次日,韻達股份(002120.SZ)發布關于因加盟網點違規收寄被調查的公告,表示收到通報后,公司高度重視,成立專項工作專班進行內部調查。
這并非韻達快遞首次因違規問題被處罰。2024年上半年,韻達快遞在浙江、湖北、湖南等地的網點因違規處理退貨件、未備案等問題被處罰;2024年11月,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就違規攬收詐騙快件且未及時錄入實名收寄信息約談了韻達快遞。此類事件暴露了韻達快遞在加盟商管理中的系統性缺陷,也折射出快遞行業長期存在的“安全與擴張”失衡矛盾。
內部調查難掩機制缺陷
記者調查發現,3月10日,有用戶收到一份由韻達快遞送達的包裹,該包裹并非用戶本人購買。此包裹內含一張卡片,卡片上印有“淘寶網”“蛇年賀歲”“開獎區”“中獎號碼”以及中獎二維碼等信息,聲稱是中國電商聯合多平臺舉辦的感恩活動,用戶只需掃碼即可免費獲得禮品,并且免郵費送到家。然而,經淘寶客服確認,淘寶平臺并未舉辦此活動。
據央視《焦點訪談》報道的一起利用快遞郵寄中獎卡片并進行詐騙的案件,其中亦涉及韻達快遞。報道稱,快遞包裹里基本是一個小禮品加一張印有二維碼的中獎刮刮卡,用戶掃碼后落入刷單詐騙圈套,被騙十幾萬甚至數十萬元。
對此,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根據《郵政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郵政企業、快遞企業不建立或者不執行收件驗視制度,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收寄郵件、快件的,對郵政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對快遞企業,郵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韻達快遞沒有做好檢查工作,為詐騙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同時,有用戶向記者反映其手機號在近半年內被用于刷單,頻繁收到韻達快遞的物流信息,而收貨地址并非用戶所在地。經用戶與快遞員及快遞驛站核實,這些包裹均為“空包裹”。2月9日,該用戶曾致電韻達客服,要求拒收此類快遞,但未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無論是涉及詐騙的包裹,還是涉嫌刷單的快遞,問題的根源在于韻達快遞在末端管理上或存在漏洞,這與其加盟模式的廣泛應用密切相關。韻達快遞在成立初期以直營模式為主,但為了迅速占領市場,逐步引入加盟模式。加盟模式下將品牌授權給加盟商,加盟商在特定區域使用該品牌開展業務,按總部的標準運營,并向總部繳納費用,而總部則為加盟商提供支持和管理。
在韻達快遞官網的“加盟投資”部分,顯示有網點加盟、聯合倉加盟、海外合作商加盟三類加盟方式。其中,網點加盟的條件包括:依法注冊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應包含快遞服務項目,并且必須遵守各項法律法規(注冊資金:50萬及以上);簽約法人須具備國家郵政局頒發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等。然而,從近期涉詐包裹事件中可以看出,韻達快遞對加盟商資質審核的嚴格性未能轉化為管理效能的提升。
與此同時,截至2024年6月,韻達快遞在全國擁有4884個一級加盟商,加盟比例為100%,其許多重要業務由加盟商提供服務。這種“全面加盟”的策略在快速鋪開網絡的同時,亦埋下了管控松散的隱患。此前,廣州韻達獅嶺站點因負責人失聯停擺,總部被迫墊付88萬元拖欠工資款項。
盡管《2023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完成67場加盟商培訓,覆蓋率達100%,但328人的參訓規模相較于近5000家加盟商而言,相當于每個區域僅有不足10人接受培訓,且6560小時總時長平攤后,單個網點年度培訓不足1.5小時。此次事件更暴露出韻達快遞在加盟商培訓深度和廣度上的不足。
此外,韻達官網列出的十九項禁運品規定中,并未明確提及“涉詐宣傳品”,這一漏洞可能是導致此次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
行業內卷、面臨盈利困境
韻達快遞回應被立案的同時,發布了2月快遞服務主要經營指標。其中,公司業務量同比增速實現快速增長,完成快遞業務量為18.1億票,同比增長69.95%;實現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5.37億元,同比增長45.32%。然而,韻達快遞的歸母凈利潤由2019年的26.23億元降至2023年的16.25億元。可以看出,韻達快遞正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此外,韻達快遞的單票收入也由2019年的3.19元降至2025年2月的1.95元。在深交所上市的四家快遞公司中,韻達快遞的快遞服務單票收入最低。根據中金公司測算,快遞企業單票成本線在1.6-2.2元之間波動,韻達快遞當前價格已逼近成本臨界點。在此基礎上,回看2024年前三季度14.08億元的凈利潤,其實是建立在了日均高數量業務規模上。
但這并非韻達快遞一家企業遇到的問題。據信達證券發布的快遞行業月度專題報告,2025年1-2月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84.8億件,同比增長22.4%,但單票收入持續走低,累計單票價格為7.76元,同比下降9.2%。
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是指每完成一票快遞業務所獲得的平均收入,是衡量快遞公司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單票收入不斷降低的背后顯示快遞行業已經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快遞行業從增量市場轉為余量市場,但各家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卻沒有停止。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自2019年起,我國快遞包裹貨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2021 - 2023年期間,貨值處于相對平穩狀態。2024年出現較明顯下滑,從2023年的98.6元降至74.7元,較2023年下降了23.9元。拼多多、抖音等平臺通過“低價包郵”策略,將物流成本壓力轉嫁給快遞企業。
在電商平臺絕對議價權下,韻達快遞亦嘗試壓縮成本。韻達快遞2023年研發投入僅3.12億元, 同比下降14.59%,技術投入不足導致自動化率落后,單票成本1.86元高于中通快遞的1.24元,陷入“越降本越被動”的惡性循環。同時,壓縮成本也導致加盟商生存壓力激增,部分網點在閑魚掛出轉讓信息。
當前,韻達快遞在閑魚平臺出現批量網點轉讓信息,疊加涉詐快遞案件中受害人累計損失超百萬元的資金流水記錄,以及單票收入持續下行,共同反映出加盟制快遞企業的系統性風險。成本管控與業務擴張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韻達快遞如何在存量市場前行仍值得關注。
記者就涉詐快遞、加盟問題等致函韻達快遞,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