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代機頻繁試飛,在西方國家眼中,這究竟意味著什么?
當老美的六代機,連一張全身照片都沒有的時候,中國的六代機,已經多次進行試飛了。
從去年12月首飛時,還需要殲20護航,如今卻可以獨立翱翔于天際,仿佛在告訴全世界,中國的六代機技術成熟度,要遠比他們想象的還要牛!
美國航空周刊,罕見的在官網頭條連續更新三次報道,字里行間透著矛盾,一邊說這不是六代機,只是中國的殲轟機,一邊又不得不承認,氣動布局的確是六代機特有。
還有五角大樓,不僅凌晨堵車,還多次召開緊急會議,只為討論美軍還有沒有未來。
當中國六代機的試飛視頻,在外網上獲得百萬點擊時,從2011年的殲20首飛,到2024年的六代機首飛,中國只用了13年,就完成了對美國的追趕,并形成了代差優勢,將美國甩在了身后面!
那些購買美國F35的國家,突然意識到他們高價購買的五代機,還沒有到貨,就已經成為了“過時產品”,中國軍工的進化速度,讓西方軍工復合體后背發涼。
當洛馬的工程師,還在為F35的軟件升級包發愁時,成飛的研發團隊,已經至少迭代了3版的數字孿生模型。
這種恐怖的研發速度,源自中國特有的制造試飛反饋閉環體系,遍布全國的138個風洞群,每秒百億億次算力的超算中心,以及數十萬工程師構建的協同網絡,而這些,只有中國能做到。
當日本防衛省,連夜開會討論東亞的空中力量失衡,當印度空軍宣布也要搞六代機,當美國連PPT都沒有,只能拿出一張渲染的大頭照。
這些應激反應,都說明咱們的六代機對他們而言,都是難以超越的神跡。
自從中國了六代機問世,已有12個原計劃采購F35的國家,開始重新評估軍購方案,這對于美國軍工體系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
這場由六代機引發的技術革命,看起來是藍天上的較量,實際上卻是中國全產業鏈升級的縮影,從國產大飛機商業運營,到國產電動汽車橫掃全球市場,還有我們的量子計算機,也在全球領域實現“算力霸權”,這些成就的背后,都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不懈努力,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前進!
當西方還在討論技術封鎖時,中國已經跑完從追趕到領跑的全程。
在我們眼中,飛上天空的不過是一架六代機,但在美西方國家眼里,卻是中國正在攀登科技樹,在這條永不停歇的創新路上,世界終將習慣中國速度,所帶給他們的震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