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空想家,他是一個實干家,他把我所有不切實際的夢想都給實現了……”
——Can·2025.3.23
“關于Can,我每次都將其視為最后一屆來籌備,心中默默期待著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走到下一屆,我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罐頭
東海的季風輕輕拂過礁石,四季花海的柔軟花瓣與略顯侵略性的海風交融,我們在大青山的山海疊嶂間,傾心為你打造一個純粹的聲音世界。2025 Can Festival 器樂后搖音樂節裹挾著陣陣濕潤的海風擁向你。
「二次來到現場的樂迷迫不及待地分享」
這一次,我們再次忘卻了技術與音樂的界限,真正的Can Festival沉浸式后搖,來自全球的后搖樂隊、藝術家匯聚一堂,呈現多樣音樂盛宴。每位音樂人的的風格與才華都被全新升級的L-ISA點燃,帶來“專屬此次”的沉浸式體驗!
翻山越嶺、跨越七海
只為與你共同呼吸和感受
“在Can Festival,60只K2、116只Kara II、32只KS28……我們再次引入并升級L-ISA沉浸式超真實擴聲系統,使得這里的一切都顯得如此不同凡響。調音師直接在音樂節上使用L-ISA系統進行現場混音。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體驗,我不得不說,Can Festival團隊的遠見卓識令人印象深刻。與我參加過的其他音樂節相比,這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這對我來說是非常特別、難忘的時刻。”
——David Cooper
L-Acoustics亞太區銷售總監
「David Cooper」
聲音從心靈深處升起,
而非從音箱傳來……
兩天的體驗后,David感慨道:“Can Festival 在聲音體驗上已經走在前沿,因為你們在這里所做的,是為觀眾創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聲音體驗,而不是普通的立體聲系統。這個聲音效果讓我非常驚喜,混音工程師們為觀眾帶來如此高質量的聲音效果!我看到了參與Can Festival的RAC團隊和達斯團隊為這個特別的音樂節提供的技術、項目支持,這非常了不起!”
「從左至右依次為:周鳳歆、王鐵群、David Cooper、陶建新、李峰」
Can見誕生
源于一次偶然相遇與深刻共鳴
「罐頭和黃亞東」
關于Can Festival的誕生,黃亞東回憶道:我們當時都在做西湖音樂節的項目,同樣是L-Acoustics,恰巧罐總有一個非常理想化的項目,于是我們自然而然地聊到一起,他明確表達了一個期盼:“我的聽眾在音響體驗上要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而沉浸聲正是這個項目的選擇之一。罐頭開心地說:“黃總說我是第一個主動向他要求在音樂節中使用沉浸聲的主辦方。當我第一次跟他提這個想法時,他甚至有些懵。”
對創新的渴望與追求
初次的碰撞,不僅是理念的交匯,亦是對未來音樂節的共同愿景。兩位音樂人都意識到,沉浸聲將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聽覺體驗,打破傳統音響的局限。
“L-ISA的道理其實很簡單,當你體驗過彩色電視后,就幾乎不會再去想黑白電視機。雖然這個比喻可能不夠完美,但它確實反映了不同維度之間的差異。音響技術的進步讓我們能夠享受到更豐富、更立體的聲音體驗。”
——黃亞東
“我是一個空想家,黃亞東老師是一個實干家,他把我所有不切實際的夢想都給實現了……L-ISA就像電影從2D到3D的轉變,一旦體驗過多維聲場的現場演出,再回去聽2.0或2.1的聲音時,難免會感到缺乏沖擊力。沉浸聲帶來的空間感讓人感受到‘由奢入儉’的難以適應。感謝華匯和L-Acoustics強大的技術與設備支持。”
——罐頭
至此,Can Festival誕生。
“我始終堅定,所有的技術都是為了服務于藝術,而藝術與情感息息相關。最重要的,還是人類的情緒。我們的科技應當能夠更深刻地觸動人的情感,引導他們進入內心深處的體驗,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極致境界。”杭州達斯舞美王鐵群分享了這次頗具啟發性的音樂演出體驗。他是此篇文章大部分攝影作品的拍攝者和此次的沉浸聲監制。
「王鐵群」
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現場演出工作者,他表示:“說實話第一屆Can Festival舉辦前我完全沒有任何期待,可能是因為項目做太多了并沒有特別多的想法。然后當到了現場以后,看到L-ISA的幾組音箱掛起來之后,突然給我帶來了一種強烈的使命感,隨著L-ISA系統的引入,隨著后搖器樂的開奏,給我帶來的沉浸聽感是無法自拔的,這種沉浸感和體驗感不僅提升了樂迷的精神層次,更在自然、藝術與科技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形成了和諧的統一。”
挑戰
關于本次演出的挑戰,王鐵群不禁感慨道:“在前期準備的過程中,我們確實面臨了一些考驗,尤其是舞臺與山體之間復雜的聲學反射問題。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一挑戰,我們細心尋找著最佳的角度,以優化聲音的傳播效果,力求讓每一個音符都能精準入耳。也得益于華匯兩位杰出工程師——李峰老師、周鳳歆老師和我們的默契協作,整個系統的安裝過程整個系統的安裝過程還是相對順利,調試工作也進行得很順暢。”
“盡管過程頗為坎坷,但我們認為最終呈現的內容是非常值得的!”
談及挑戰,L-ISA系統設計師在演出中扮演了基石般重要的角色,L-Acoustics始終堅信,設計階段是后續工作的奠基石:充分了解場地信息,包括調音位、觀眾布局及坡度等,才能為后續工作奠定堅實基礎。L-ISA沉浸聲系統設計師李峰指出:“在完成系統設計后,我們才能預判沉浸式演出的效果,確保為觀眾呈現出L-ISA的獨特魅力。”
「李峰」
“這兩次的Can,我們實際上都在同一個場地進行設計。然而,這個場地面臨著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因為我們位于海邊,海風和浪潮的影響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前幾天的彩排中,風力達到了七八級,甚至在第一屆的裝臺過程中,我們還遭遇了兩場臺風。
“在聲學方面,我個人認為,室外環境實際上更容易實現我們所想象的音效效果,因為我們能夠有效避免室內墻面和其他物體帶來的反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運用了L-ISA系統中的Room Engine工具,能夠根據需求創造出樂隊所需的不同混響效果。”李峰繼續說道。
我們此次的沉浸聲系統工程師周鳳歆進一步解釋道:“強風對音箱的結構安全提出了挑戰,我們的團隊進行了多項防范措施,確保系統的安全性。風的突襲可能導致聲音飄散,調試過程中每一條曲線的表現都不盡相同,給頻響調整帶來了困難。但憑借多年的經驗,我們找到了解決之道。”
「周鳳歆」
駐場調音師朱俊琳同樣表示:“這一次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就是在系統調試期間戶外的風比較大,這使得我們對高頻的感受會有一些偏移,我們需要來回的反復的去切換在控臺位跟觀眾位置的的聽音效果。”
最終,優秀的團隊解決了這些問題,周鳳歆帶我們回溯:“當風稍微小一點時,我們立即采取措施,再次進行調試。而在演出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進行調整:白天的熱浪與晚上的寒意、濕度的劇烈波動,都讓音響系統需不斷適應。系統的自動補償功能雖能應對部分變化,但人耳的判斷依然不可或缺。這是一場不斷調整的藝術之旅,挑戰與機遇交織,最終成就了這場精彩的演出。”
得到聽眾的廣泛認可,李峰和周鳳歆自嘲:“哈哈,看來這幾天沒白干!其實這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能夠實現這樣的效果,正是我們在設計時所期待的目標。”
優秀的調音師說
在任何大型音樂演出中,調音師都擔任著至關重要的都職責,尤其在此次的L-ISA沉浸式擴聲系統的應用,調音師更是重中之重,那么,調音師在一場演出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讓我們聽她說……
「朱俊琳」
2025 Can Festival駐場調音師
“我們調音師更像是一個聲音傳遞者。樂隊才是發聲者,我們調音師所做的只是把樂隊的作品更好、更細致、更完整地傳達給觀眾,我們是樂隊與觀眾之間的橋梁。我們的工作就是能夠更好地去還原他們的作品。”
——朱俊琳
L-ISA新體驗
朱俊琳:
“去年的2024 Can Festival是我第一次使用L-ISA沉浸聲系統。老實說,那時我雖然試聽過L-ISA并且也感受到它的震撼沉浸式效果,但實際上對L-ISA的了解還沒有那么深刻,所以當我真正投入到工作當中時還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難。比如說我想實現的一些效果,但由于不熟悉,操作起來有些吃力。不過,今年峰哥邀請我去你們北京公司,深入學習了L-ISA的混音技術。經過這次學習,我對L-ISA的上手變得更加熟練,在2025 Can Festival 中想要表現的效果也更容易實現。之前的一些困惑也得到了很棒的解決!非常感謝能夠作為這次的駐場調音師和大家分享這幾天的開心時光!”
2025 Can Festival不僅僅是一次三日烏托邦,更是我們對未來音樂節制作標準的堅定態度。音樂與技術的結合,使得未來的音樂節不再僅僅是音符的堆砌,而是一次次心靈的碰撞與共鳴。海浪不會停止涌動,人們也不會停止前進,但因為我們把2025 Can Festival的這一瞬間握在手心。閉上眼睛,細細聆聽,總能聽見彼此心海的潮鳴。
親愛的音浪探索者們,下一場音樂夢境,我們再相見!在大青山的懷抱中,讓我們共同期待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震撼與感動!
部分音響工作人員合影
部分工作人員名單:
總制作:杭州柒匠舞美科技有限公司
總統籌:黃亞東
舞美設計:沈澤俊
工程總監:韋子松
電力/安全:山越
舞美執行:高昔魏
工程執行:陳飛
現場執行:王子涵
沉浸聲制作:
華匯音響顧問有限公司
杭州達斯舞美科技有限公司
沉浸聲監制:陶建新 王鐵群 盧智揚
L-ISA沉浸聲系統設計:李峰
沉浸聲系統工程師:周鳳歆 王江華
沉浸聲內容制作:于濤 馬澤涵 郝凡戈
音響工程:杭州達斯舞美科技有限公司
音響總設計:王鐵群
音響工程監制:徐雷毅
音響統籌:李欣光
音響執行助理:劉學琴 崔海波
無線系統頻率規劃:
Audio-Technica(大中華)
技術團隊:
音響技術總統籌:朱俊琳
PA調音師:朱俊琳
Monitor調音師:王凱 袁音
錄音師:方衛賓
無線頻率規劃:景思潔 杜斌
音響技術:
張富強 于晟彬 陶仁富 熊齊 潘鵬翔
李舜 周忠強 馬梓鋮 盛皓月 章玉龍
更多精彩瞬間:
特別感謝:攝影作品來自王鐵群
來源/華匯音響
以下為廣告,與本文無關:
留言轉發,點擊「在看」
可獲得老鐵認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