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26日訊美國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在聯邦公報上刊發兩份文件,將50余家中國科技企業和機構納入所謂的“實體清單”。“實體清單”是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制定的貿易黑名單,列入該名單的企業,需要獲得美商務部單獨許可,才能購買美國受管制的技術或貨物。在其中的一份文件中,美國商務部將一系列與中國AI大模型開發、服務器以及超級計算機產業的12家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在此之前,戴恩斯訪華,開啟特朗普第二任期后中美高層首次面對面接觸,外界原本期待這次會談能為緊繃的雙邊關系找到緩和空間,但現實卻事與愿違。美方在談判中延續了一貫的強勢姿態,不僅要求中國在貿易規則上做出讓步,還試圖將芬太尼問題與關稅政策掛鉤,聲稱中國未能有效管控相關物質流入美國市場。中方的回應毫不含糊,早在2019年,中國就已將芬太尼類物質列入嚴格管控清單,并持續加強監管。
自由女神(資料圖)
美國針對中國的意圖實在太明顯了,美國就以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兩次對中國的輸美產品加征關稅,中方已經多次闡明了反對的立場,我們采取的反制措施是維護自身權益的正當和必要之舉。“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如果美方執意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將堅決反制。”我方表示,如果美方真的想解決問題,就應該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通過磋商解決各自的關切。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這三個月時間,頻頻對中國潑臟水,強迫中國做出讓步,沒有半點坐下來好好談的意思。對此中國也不再手軟,于3月24日,連續出臺了《反外國制裁法》,其中22條反制新規就是對于美國頻頻打壓中國給出的有力反擊。然而特朗普不信邪,面對中方的強力回應,竟在新規發布不到24小時,直接將50多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多次表態,批評美方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事實上,自特朗普首個任期以來,美國已累計將數百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試圖切斷中國獲取關鍵技術的渠道。此次制裁是特朗普政府2025年上任后的首次調整,顯示其對華科技遏制的政策延續性。美方的制裁短期內可能影響部分中企供應鏈,但長期來看,中國科技自主化進程仍在加速。面對外部壓力,中國企業的創新韌性或將進一步被激發。
這次“報復行動”不僅來的快、來的猛,被制裁的這些企業涉及領域也是廣泛異常。從AI大模型開發、服務器,到超級計算機以及量子技術,可以說美國這次主打一個什么領域新潮、什么領域技術含量高就制裁什么。而這只因中國近來人工智能發展勢頭正盛,美國就將自家與中國狠狠切割,切斷關鍵技術的合作渠道,遏制中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勢頭,讓中國除了閉門造車以外無路可走。但是,如果真的能實現技術封鎖,為何之前的制裁未曾起效,這次再用相同的招數,特朗普能如愿以償嗎?未必。
特朗普在演講(資料圖)
現如今,中美博弈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特朗普的最新舉措,無論是拉黑中企還是加征關稅,都顯示出他在試圖通過“籌碼交換”來爭取最大利益,這種做法的效果究竟如何,仍然是個未知數。中方的反制新規則為這一博弈增添了更多變數,不僅展示了中國的強硬態度,也表明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雙方是否能夠通過對話與合作找到共識,還是繼續走向沖突和對抗,取決于接下來幾天內的決策。全球經濟的未來,可能正取決于這一場博弈的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