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區業主反映,從去年開始,他在半夜總能聽到鄰居傳來的噪音,影響了一家人的休息,但是噪音的來源無法確定,糾紛還一直化解不了。
樓棟半夜傳出噪音 干擾業主生活
住在十二樓的業主告訴記者,樓層越往上,噪音越大聲。家住在十層樓的業主也能聽到敲擊聲。
十七樓業主
聲音已經有幾年了,這棟樓的人大概都知道,有時候打球的聲音,也有時候是類似木屐鞋,都是半夜一兩點這樣子,也有的是用椅子去摩擦那種聲音。
物業和社區多次上門溝通 但未解決
該棟樓從10樓到17樓的多戶居民都表示會聽到噪音,在18樓尤為清晰,業主們曾經找過18樓的業主阿華溝通,但沒有結果。
物業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多次接到了噪音擾民的投訴,但多次協調沒有結果。記者來到小區所在的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曾嘗試聯系阿華,但都聯系不上,上門也不給開門。工作人員透露,阿華和17樓的阿明曾經鬧過矛盾。
18樓業主:沒有發出噪音 反而也受噪音困擾
在民警的協助下,記者電話聯系上了阿華,他否認制造噪音,反而自己受到17樓業主發出的噪音困擾:他曾經住在16樓,聽見17樓傳來噪音后,他就把18、19樓單元都買了下來,結果還是傳來噪音,為此他和阿明進行溝通,但是雙方發生矛盾,從此以后兩人就不再溝通了。阿明則認為,阿華從16樓搬到18樓以后,故意弄出噪音,刻意報復他。
十七樓業主 阿明
他以前住十六樓,我兒子十一個月大,就說我家小孩子天天吵、拖椅子,你覺得十一個月的小嬰兒會拖得動嗎?他就覺得一定是我。后面他搬樓上就是報復性地吵,我兒子已經六周歲多了,這么多年一直吵到現在。
律師:業主可以收集證據 依法維權
由于雙方無法面對面進行調解,調解小組無法認定噪音的真實來源。法律人士指出,若有一方業主故意弄出噪音,另一方可以收集證據,依法維權;若制造噪音的人經過多次協調后,還不整改,將會受到民事處罰。
律師 羅威
可以用手機、錄音筆來錄制打球噪音的音頻、視頻,錄制時盡量清晰展現出噪音的時間、時長,最好要有時間的元素,說明頂樓有人打球,是球撞擊發出的聲音。第二個,有條件的話是可以購買專業噪音檢測儀器來檢測出具體分貝值和噪音的情況,還可以聯系第三方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獲取有公信力的報告,其次還可以有證人證言,請有聽到噪音的鄰居出具書面的證人證言,來出具詳細的噪音的時間、頻率,以及對生活的影響。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制造噪音干擾正常生活,肯定會被處以警告,多次警告仍不悔改,可能會處以相應的罰款。在民事層面,業主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噪音制造者停止相應的行為,如果說因為噪音導致業主出現,睡眠障礙、精神萎靡等情況,經鑒定有因果關系,噪音的制造者是要賠付相應的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
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持續關注此事,并找出噪音源頭,繼續調解;但如果實在調解不了,建議業主通過法律的途徑進行維權。
調解手記
鄰里相處,產生分歧在所難免,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坦誠面對、互相包容、協商讓步,如果一位賭氣,雙方都會因此受損。希望業主能接受社區的協調,通過對話解決這場因噪音引發的糾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