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或 者身邊的他 們
是否也在經歷這些?
整夜似睡非醒,睜眼等待天亮
明明困到頭疼,腦子卻停不下來
白天哈欠連天,深夜莫名興奮
孩子鼾聲如雷,吃飯都能睡著
這不是簡單的沒睡好
醫學定義為睡眠障礙
1
你以為的只是犯困
是身體在經歷“系統性崩潰”
01
24小時不睡覺
反應速度下降30%,相當于血液酒精濃度0.05%。
情緒控制力減弱,杏仁體活躍度增加60%,更易暴躁或流淚。
02
長期失眠傷害不可逆
變“笨”:連續1周碎片化睡眠,大腦清除β淀粉樣蛋白(阿爾茨海默病元兇)效率下降30%。
變“脆”:心肌細胞夜間修復受阻,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倍。
變“腫”:瘦素分泌減少,即使同樣食量,更易囤積腹部脂肪。
2
睡眠自救黃金公式
=環境改造+行為訓練
01臥室改造清單
? 遮光窗簾(透光率<5%)+ 白噪音機(掩蓋突發噪音);
? 恒溫20℃ + 裸睡(降低核心體溫0.5℃可助入眠)。
02睡前90分鐘儀式
? 泡腳(40℃溫水15分鐘,加速血液流向四肢);
? 紙質書閱讀(比電子書褪黑素分泌量多23%);
? 正念呼吸(5分鐘專注呼吸,焦慮值下降40%)。
03半夜醒后黃金15秒
半夜醒來時:
? 禁止看時間(避免焦慮升級);
? 保持閉眼,像樹懶一樣緩慢深呼吸 ;
? 若20分鐘未睡著,起床做枯燥的事(如疊襪子)。
3
推薦成年人晚上10至11點入睡
全國愛衛辦18日發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釋義》,推薦成年人晚上10至11點入睡,早晨6至7點起床,其中老年人可早晨5至6點起床。
此信息及釋義提出,不同年齡段人群所需睡眠時長不同,且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學齡前兒童每天需要10至13小時,中小學生8至10小時,成年人7至8小時,老年人6至7小時。
根據此信息及釋義,良好睡眠質量通常表現為:入睡時間在30分鐘以內(6歲以下兒童在20分鐘以內);夜間醒來的次數不超過3次,且醒來后能在20分鐘內再次入睡;醒來后感到精神飽滿、心情愉悅、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根據此信息及釋義,規律作息、勞逸結合、適量運動以及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有助于保持良好睡眠。應避免熬夜、睡前飲酒喝茶,晚餐不宜過飽過晚,睡前盡量不要刷手機。
孝敬父母
訂一份大河健康報
發行熱線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帶回家
各位新老讀者:
因為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規則的改變,導致很多粉絲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更新文章。為防丟,建議您:
1.點開大河健康報(id:dhjkb999),點擊右上方“三個點”(???)
2.點擊“設為星標”
3.出現“黃色星標”后,以后文章都會第一時間發送到您的手機。
關注大河健康報,求醫問藥健康防治全知道。
動動小手,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
溫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進群咨詢獲取醫藥健康知識、健康管理、尋醫問藥等健康服務,掃碼入群,獲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安 偉
編輯丨劉廣輝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 河南省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