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nn Arthus-Bertrand / Spectral Q
在中法兩國于《巴黎協定》達成十周年之際發布的聯合聲明,不僅是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的重要進展,也是對當前國際氣候格局的一次有力回應。作為長期關注全球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的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認為,這一聲明傳遞了三個關鍵信號:
堅守多邊主義的氣候治理決心、科學與行動并重的務實態度,以及借即將召開的COP30機遇推動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增效。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辦。 隨著巴黎氣候大會進入最后階段,綠色和平組織在巴黎地標凱旋門使用無污染的水性材料進行創意藝術,以顯示可再生能源的無限潛力。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5個締約國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議》。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中國總負責人袁瑛女士表示:“當前國際氣候治理面臨復雜挑戰,部分國家在氣候政策上的立場反復,對全球行動節奏產生影響。中國通過持續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速可再生能源投資、推動公眾氣候參與等切實舉措,證明多邊主義絕非口號,而是基于科學共識的集體行動。此次中法聯合重申‘以最佳科學為基礎、加快集體行動’,正是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深化——既承認各國國情差異,又要求以最高雄心彌合行動差距。
面對不斷加劇的氣候危機和持續震蕩的國際地緣局勢,中法聯合聲明展現了雙方在氣候治理上的堅定決心。中法合作的意義遠超雙邊范疇,它有助于全球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多邊治理架構和國際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中法氣候聯合聲明中也提及,雙方承諾加強全球海洋保護,中方將支持法方以最具雄心的方式成功舉辦聯合國海洋大會。雙方正在努力推動《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BBNJ”協定)早日生效。
對此,綠色和平認為,“BBNJ”協定填補了國際海洋治理中的關鍵空白,是近年來達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海洋治理協定,作為全球海洋事務的重要參與者,中法兩國加強合作,共同推動該協定的批準、生效和有效落實,將為全球海洋治理注入強勁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