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外交政策發生翻天覆地的轉變,作為美國昔日的好友,歐盟被悍然拋棄。這就讓此前跟隨美方對華強硬的歐洲國家都開始擔心,接下來可能得同時和中美兩個大國發生貿易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各國都坐不住了,紛紛定下了訪華行程。
日前,葡萄牙方面就宣布,將派出外長對中國進行訪問。此次訪問,是中葡兩國第一次外長級的面對面會談,同時也是近五年來,葡萄牙方面首次派出高級政府官員到訪中國。
(葡萄牙外長蘭熱爾即將訪華)
雖然近幾年高層見面比較少,但是中葡兩國的合作,卻是沒有間斷過的。
一直以來,中葡兩國都將對方視為是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當下,中國已經是葡萄牙第四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了,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在葡累計投資已經超過120億歐元了,主要集中在能源,電動汽車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葡萄牙方面也在積極吸引中國戰略產業投資。
此次葡萄牙外長來華,也專程帶上了商業代表團,將重點探討汽車、新能源等領域的合作機會,進一步強化經濟紐帶。
這段時間里,來訪的歐洲官員其實不算少數,但是在葡萄牙方面公布這一消息后,中方這邊的反應還是非常罕見的。
在談及葡外長到訪一事時,中方就表示,中國已經做好支持兩國雙邊關系發展的準備了。并且接下來,葡萄牙外長來華的待遇,也可以說是歐洲獨一份。
對于中方而言,葡萄牙和其他歐洲國家,存在明顯的不同。
經濟方面不用說了,中葡聯系十分緊密。同時葡萄牙還是西歐國家中,唯一一個仍在中方“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家。葡萄牙的里斯本、錫尼什等港口通過中資參與升級,成為“一帶一路”在歐洲的重要節點。中國企業參與運營的錫尼什港集裝箱,吞吐量也大幅增長30%,成為了中歐陸海聯運的關鍵樞紐。
(葡萄牙新能源汽車展覽會)
在對華政策的制定上,葡萄牙的外交姿態也更加溫和。相較于歐盟內部部分國家,如立陶宛在涉臺問題上的爭議性舉動,葡萄牙很少參與歐洲的對華政治施壓。其外交表態多集中于合作議題上,比如說去年,在歐盟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關稅的投票中,葡萄牙就投出了棄權票,并明確表態歡迎中國在該行業繼續投資。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中航鋰電,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之一,也在上月宣布,將在葡萄牙投資20億歐元,建造一座超級工廠,預計該工廠將于2028年投產。
此前,中葡之間也出現過一些小摩擦,即葡萄牙方面公開質疑中國為何沒有將其納入對歐免簽名單當中,但是這件事情也反映出,葡萄牙方面是非常期望通過便利人員往來深化和中國的合作的。
對于葡萄牙而言,現在國際局勢并不樂觀。若是能主動加緊和中方聯系,能為其解決不少問題。
首先就是經濟避險,對沖美歐貿易戰的風險。
本月開始,特朗普將對歐盟鋼鋁產品加征25%的關稅,歐盟則以 260 億歐元反制措施回應,雙方貿易摩擦升級。葡萄牙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對美歐市場依賴度較高,所以急需通過多元化合作降低風險。
(特朗普上臺,美歐關系出現裂縫)
其次就是實現戰略自主,在美歐博弈中拓展外交空間。
特朗普政府對歐盟的“去風險”政策,與歐盟追求戰略自主的訴求是沖突的。葡萄牙作為歐盟中等國家,既需維護歐盟團結,又希望通過對華合作提升自身在歐盟內的話語權。
所以此次外長訪華,強化雙邊關系,并在氣候變化、數字經濟等領域加強協調,將有助于葡萄牙借助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推動歐盟綠色新政落地,同時避免過度依賴美國技術。
最后,葡萄牙在葡語國家共同體中的領導地位,使其成為中國拓展非洲、拉美市場的重要橋梁,這種“中國資金+葡萄牙經驗”的模式,有助于葡萄牙在歐盟內部爭取更多資源分配話語權。
而對于中方來講,葡萄牙作為歐盟成員國,中國企業通過在葡投資,可規避部分歐盟貿易限制,具體來說就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可借助葡萄牙進入歐盟市場。現階段,比亞迪、小鵬等車企已在葡設立展廳,計劃建設鋰電池廠以輻射歐洲。
(葡萄牙里斯本港口)
總之,中葡合作,可以說是“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發展戰略對接的典范,既為葡萄牙帶來了經濟增長、就業機會和國際影響力,也為中國提供了進入歐洲市場、拓展全球伙伴關系的戰略支點。這種基于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不僅是兩個國家的共贏,更是中等國家突破“修昔底德陷阱”的現代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