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路透社原因朝鮮官方媒體朝中社的報道,朝鮮近日警告日本不要在九州地區部署遠程導彈,稱這種攻擊能力將“導致東北亞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報道稱,日本共同社本月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東京計劃從2026年3月開始在九州地區部署遠程導彈以獲取在危急時刻的反擊能力。朝中社援引朝鮮外務省日本研究所政策室長的談話,譴責日本通過不斷加強日美軍事同盟和在各領域與北約勢力合謀勾結等舉措延續過去的侵略歷史。
日本導彈(資料圖)
日本防衛省最近突然發布消息,宣稱計劃在2025年開始部署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巡航導彈,從日本公布的信息來看,所謂的遠程巡航導彈是12式反艦導彈的改進型號,從射程來看,部署在九州,就可以射程覆蓋華東地區。日本擬定部署巡航導彈,已經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對于日本防衛省的動作,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軍事專家表示,自衛隊的舉動是為了阻止解放軍進入西太平洋,從而凸顯了日本的險惡意圖。如今日本已經不裝了,走在了對抗中國的第一線,凸顯了日本的險惡意圖。
日本為什么這個時候高調宣布部署遠導?有分析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從時間點上來看。3月14日,G7外長召開會議,會后的聯合聲明中并沒有提及“一個中國”。第二天,日本政府就宣布部署遠導的消息。這并非是巧合,而是早有準備。先是G7炒作臺海議題,然后日本趁著“輿論的東風”,用實際行動充當臺海問題的“急先鋒”。既是對“臺灣有事”的回應,也能彰顯自己的國際地位。
日本部署巡航導彈(資料圖)
眾所周知,日本一旦爆兵,成長為不受控制的軍事巨獸,會引發東北亞局勢崩裂,會讓周邊國家開啟軍備競賽,甚至讓二戰的人間悲劇重現。對此中方勢必要將丑話講在前面,讓日本預見到美日媾和以及在臺海問題上的冒進可能引發的后果。中國國防部發表聲明稱,日本在擴武強軍的道路上越行越遠,是危險和不得人心的,日本正不斷突破“和平憲法”的約束。中方要求日本汲取歷史教訓,切勿在軍事安全領域“魯莽行事”,應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謝爾蓋·紹伊古已抵達平壤。紹伊古近日突訪朝鮮,并見到了朝鮮領導人。紹伊古此行不僅帶了俄總統普京的話,還轉交了普京的一封信。而在本次俄朝會談中出現的5個字,很可能說進了朝鮮領導人的心坎里。這5個字就是“無條件執行”。按照朝鮮方面的說法,紹伊古與朝鮮領導人本次的會談,表達了兩國領導人“無條件執行”去年6月簽署的《俄朝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的意愿。
紹伊古(資料圖)
自特朗普上臺、俄烏沖突接近尾聲后,西方輿論世界里不僅充斥著美國將離間中俄,中俄關系有可能遇冷的論調,同樣還有俄烏沖突結束,俄羅斯軍事壓力減小后,朝鮮可能會受到俄方冷落的猜想。所以這也是朝方最關心的事。此前幾天朝鮮駐俄羅斯大使尹洪哲特地提醒俄方,現在到了進一步擴大俄朝合作的時候。回看紹伊古此番話,等于是在向朝方表明心意,與朝鮮的合作仍然是俄羅斯的頭等大事,俄方一定會報恩,該給朝鮮的一分都不會少。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朝鮮通過向俄羅斯提供大量武器彈藥和直接派遣援軍,毫不掩飾地站隊俄羅斯。去年6月,普京訪朝期間雙方簽訂《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以文件的形式確定了兩國間的軍事同盟關系。雖然朝鮮給俄羅斯的援軍也就1萬多人,但根據烏軍一線作戰部隊的反饋,這些朝鮮士兵戰斗力很強,為俄軍奪回庫爾斯克出了不少力。朝鮮給俄羅斯出的力,普京都看在眼里,至于怎么做到“有恩必報”,向全世界展示俄羅斯對盟友的慷慨,就要看這次俄朝峰會能達成什么成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