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計劃#
1949年7月,平江縣解放后,在人民歡慶的氛圍里,縣政府來了兩個陌生來客。
一個是衣衫襤褸的老婦,她牽著一名瘦弱的男孩,執意要見縣委書記,卻從破棉衣取出一個神秘包裹。
縣委書記拆開一看,里面竟是整整16兩黃金,驀然聽到老婦說,這筆錢她藏了十年,一分錢都沒動。
母子倆十年流浪顛沛流離,為何寧愿挨凍受餓,也絕不動這筆足改變命運的財富?
這筆黃金哪里來的,為何不能亂動,這對母子十年來經歷了什么,里面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生死守護?
如果您想指的,歡迎先點個關注。
要提起這對母子,就不得不先提一個人,那就是烈士涂正坤,他是老婦人的丈夫。
1897年,在湖南省平江縣,涂正坤出生于貧苦裁縫家庭,但他自幼聰慧,跟隨父親學得一手好裁縫手藝,人稱小裁縫,在村里人緣極好。
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目睹了底層百姓的苦難,看到地主盤剝、佃戶餓殍遍野,少年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種子。
1924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國,涂正坤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思想受到極大觸動,并在次年的五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革命的征程中,他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與勇氣。
北伐戰爭號角吹響,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回到家鄉平江,投身到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中。
他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兄弟宣傳革命道理,組織他們成立農民協會,團結起來與地主惡霸作斗爭。
在他的帶領下,農民紛紛拿起武器,勇敢地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聲勢愈發浩大,然而也遭到了革命挫折。
1927年,馬日事變的爆發,國民黨對共產黨人展開血腥的屠殺,而涂正坤也被列入了通緝名單,他不得不轉入地下,開始隱姓埋名的生活。
在那黑暗的日子里,涂正坤并沒有被恐懼所嚇倒,而是繼續秘密地為黨工作,組織群眾和積蓄革命力量,等待著反擊的時機。
在這段艱難的歲月里,他遇到了同樣懷揣著革命理想的朱引梅,兩人在革命中產生深厚的感情,最終結為夫妻,成為革命道路上的親密戰友。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個慘案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兩人的人生。
1939年6月,由于上午參與破路活動,通訊處的同志感到疲憊,都在午休,只有涂正坤沒有休息,在利用午休時間做群眾工作。
就在此時,特務營中尉偵察員張紹奇急匆匆地闖入,報告說接到了上級的指示,稱日軍即將侵犯平江,因此必須立即前往嘉義區公所,商討緊急的抗日事宜。
盡管涂正坤對這突如其來的會議感到猶豫,但他意識到抗日的重要性,擔心不去會給國民黨留下把柄,因此跟隨張紹奇走出了通訊處。
兩人一前一后,走到距離通訊處外,停在秀記雜貨店門前時,張紹奇突然咳嗽一聲,然后從左邊的小巷中消失了。
涂正坤聽到聲音后,不禁停下腳步,還沒弄明白發生什么事,幾個提前埋伏在右側巷子里的殺手突然向他開火了。
在一連串槍聲中,涂正坤被多發子彈擊中,瞬間倒臥在血泊之中。
在生命最后一刻,他盡管忍受著劇痛,還是努力爬起來,一邊憤怒地斥責兇手,一邊用盡最后力量大喊:反動派動手了,同志們快逃!
可惜敵人早有預謀,特務連包圍了通訊處,同時殘忍殺害我軍所有人員,埋于該鎮附近的淘金坑內。
當時黃耀南作為通訊處負責人,因公事外出而幸免于難,他與革命群眾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了脫險的工作人員徐敏和涂正坤妻子朱引梅。
這就是由蔣介石所制造的、震驚全國的平江慘案,但國民黨拒不公布事件真相,并嚴禁群眾議論,妄圖掩蓋其罪行。
全國人民表示極大憤慨,蔣介石嚇得驚慌失措,急忙指使手下,編造謊言誣陷,但受到了周總理和葉劍英的有力反駁,也受到人民大罵。
在平江慘案之后,蔣介石卻冥頑不靈,采用同樣手法,繼續用密捕密辦方式,在其他地方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
這些鎮壓手段血腥,更加激起人民群眾對國民黨的無比憤恨,也激起對共產黨和我軍的擁護和支持。
在平江慘案發生之際,朱引梅既憂慮丈夫安危,又掛念著孩子健康,當時恰好外出購買藥品,留下十個月大的孩子涂明濤,獨自在家躲藏
當國民黨闖進來時,非常幸運的是,房東鄧選臣夫婦挺身而出,迅速將孩子帶離險境。
面對國民黨的質問,兩人機智地聲稱,這孩子是他們的外孫女包括留守處的另外兩名同志,也是在兩人幫助下,以女兒的身份瞞過敵人。
在群眾的掩護下,朱引梅藏身于一戶人家的鋪房中,到了傍晚后黨組織的幫助下,她和明濤被安全送到謝江荷包洲。
由于情況緊急,涂正坤當時剛領到的月薪,都是新四軍駐平江留守處戰士的,可惜沒來得及分發,就已經壯烈犧牲了。
朱引梅發現這筆錢后,冒著巨大的危險外出,把錢交給幸存的留守處負責人黃耀南。
可是她沒有想到,在整理丈夫涂正坤的遺物時,還意外發現了一斤多黃金,這是涂正坤為黨的活動所保存的資金。
這些黃金總共十六兩,其中十二兩是湘鄂贛特委留下的經費,剩下四兩是她的嫁妝。
但就在這時,國民黨已經追上來了,情況非常危急,她已經沒有時間聯系到黨組織。
她急中生智,只得將黃金藏在破舊的棉衣里,貼緊隨身攜帶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這些黃金賣掉去過好日子。
盡管丈夫已經犧牲,她本可以用人死債消為由推脫,但認為那樣會玷污丈夫的清譽,并對兒子產生不良影響,使他覺得對黨不忠不廉。
朱引梅堅信共產黨必將取得勝利,因此她堅決地忍受著各種苦難,確保丈夫留下的這些資金完整無缺地交給黨。
為了保護黨的經費,避免被徹底鏟除,朱引梅來不及為丈夫送別,便背著孩子,帶著十六兩黃金躲進了深山。
國民黨不斷派人搜山,朱引梅帶著孩子四處躲藏,歷經千辛萬苦,腳被尖石扎破,身體被荊棘劃傷,但她始終緊緊抱著黃金,從未有過絲毫松懈。
從這一刻起,朱引梅母子翻山越嶺,開始長達十年的逃亡生活,一路靠著乞討為生。
在這十年里,朱引梅不僅要躲避敵人的追捕,還要面對生活的重重困難。
孩子生病時,她冒著被發現的危險,偷偷為孩子買藥;食物短缺時,她只能靠野果和剩飯充饑,盡管生活過得艱難,但她始終沒有想動那筆黃金。
1949年,平江終于迎來解放曙光,解放軍浩蕩開進縣城,全縣人民沉浸在喜悅之中。
朱引梅得知這一消息后,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她知道自己的守護使命終于完成了。
她一路顛沛流離,輾轉回到平江,此時的她已滿頭白發,牙齒也掉光了,臉上刻滿歲月的滄桑,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與喜悅的光芒。
在這一年的冬天,朱引梅帶著十六兩黃金,懷揣著對丈夫的思念和對黨的忠誠,來到了縣委大院。
在警衛帶領下,她找到縣委書記齊壽良,將黃金交到他手中,顫抖且激動說明來由。
當年涂正坤犧牲時,湘鄂贛特委留下十二兩黃金,朱引梅藏著黃金討米十年,但一分錢都沒動,今天全部上交。
還有四兩黃金,是她做童養媳的嫁妝,這十年她也沒有交過黨費,今天一起交了吧。
聽到這一番話,齊壽良深受感動,眼中閃爍著淚花,緊緊握住朱引梅的手,感慨地表示:
這些黃金,不僅是物質財富,更是兩人對黨的忠誠和對革命的貢獻,朱引梅用十年的苦難與堅持,守護了黨的經費,完成了丈夫的遺愿。
涂正坤為革命付出了巨大犧牲,人民是不會忘記的。朱引梅的精神如同黃金般熠熠生輝,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1998年,88歲的朱引梅安然離世,她的故事塵封半世紀,直到兒子涂明濤任平江政法委書記時,因拒收違規住房補貼,才揭開這段往事。
世人不禁驚嘆,在當年的亂世中,到底有幾個人能抵受黃金誘惑?饑寒交迫時仍恪守信仰,比金屬更珍貴的,是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忠誠。
如今平江烈士陵園松柏常青,涂正坤與朱引梅的名字并列碑上,他們的故事化作一堂無聲的黨課:
信仰不是口號,是朱引梅棉衣里十年不化的黃金,是涂正坤槍林彈雨中最后的吶喊,更是穿越了時空的火炬,照亮每一代人的初心之路。
在革命的道路上,他們為了理想信念,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篇章。
聽到這兒,您有何感想,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涂正坤:艱苦卓絕灑熱血 感天動地忠烈心》.2018-11-19
2】紅網.《黨史會說話|“烈士遺孀”朱引梅:信仰勝黃金 乞討十年未曾動黃金分毫》.2021-05-31
3】澎湃新聞:《一起學黨史 | 烈士遺孀朱引梅:背著黃金乞討10年,金子般的忠誠》.2021-03-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