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近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財長貝森特多次表態稱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美國尋求公平對等的貿易。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毛寧表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如果僅是一方受益,一方“吃虧”,不可能走到今天。整天把“吃虧”掛嘴上,追求絕對的對等貿易,違背了基本的經濟常識,也低估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判斷力。關稅戰也好,貿易戰也罷,都是以損人開始,以害己告終。美方應該吸取教訓,改弦易轍。
從加征鋼鋁關稅到即將加征“對等關稅”,再到威脅加征汽車等更多專項關稅,美國政府近期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引發國際社會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普遍擔憂,更引發歐盟、加拿大等西方貿易伙伴的一致不滿和批評。
已有大量分析指出,加征關稅是典型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之舉,不僅會增加美國所需消費品和原材料的進口成本、推高國內通脹,更會因為貿易伙伴針鋒相對的反制措施而從根本上亂了自家的經濟陣腳。
特朗普(資料圖)
有分析認為,中美貿易戰還會持續升級,在北京不太可能妥協的情況下,唯有當特朗普意識到對己不利的時候,才會有談判的機會。特朗普此前宣布從3月4日起對中國輸美產品征收額外10%關稅,累計關稅率達到20%。中國當天采取反制措施,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和棉花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和乳制品加征10%關稅,從近日正式生效。中國這一輪反制采取精細操作,是比較聰明的做法。
然而,據路透社報道,甚至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在播出的采訪中表示,盡管可能會進行調整,但“無法保證”美國不會出現經濟衰退。據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稱,如果政府破壞對美國治理的信任,今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幾率約為40%,并且有可能對美國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地位造成持久損害。據路透社報道,最近幾周,美國股市遭受了幾個月來最激烈的拋售,因為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美國關稅會減緩經濟。這些擔憂并不危言聳聽。它們反映了隨著關稅戰的持續,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
特朗普(資料圖)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美方最新加征關稅措施。將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商務部決定將萊多斯公司等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并采取以下措施:禁止向15家美國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正在開展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當立即停止。特殊情況下確需出口的,出口經營者應當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將特科姆公司等10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如果在特殊情況下確實需要出口,出口經營者必須向商務部提出申請。這一舉措就像是給美國的一些可能用于軍事或敏感用途的物資進口渠道上了一把鎖,讓美國那些不安分的企業無法輕易從中國獲取關鍵物資。另外,商務部還把特科姆公司等10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一旦上榜,這10家企業將被禁止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也不能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卻又對中國采取不友好甚至損害中國利益行為的美國企業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美貿易的現狀是市場作用的結果,受到兩國經濟結構、貿易政策、美元貨幣地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方從不刻意追求順差。事實上,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利豐厚,在華的美國企業的出口被計入中方順差,中國對美出口質優價廉的產品提高了美國民眾的實際購買力,也為美國的運輸、批發、零售和電商行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同時,美國在服務貿易中也保持著巨額順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試圖通過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等方式,為美國獲取更多稀土資源。但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24日發文稱,中國在稀土加工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即使特朗普能夠讓美國公司開采更多稀土資源,他可能也不得不將大部分稀土運往中國進行加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