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美國兩黨圍繞債務上限展開的"極限拉扯"引發全球關注,債務違約風險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36萬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近40%,年均增速達9%,遠超同期GDP增速。這場由政治極化引發的經濟危機,正將全球金融體系推向深淵。
自2020年疫情以來,美國政府通過三輪大規模刺激計劃狂撒5萬億美元,疊加特朗普時期的減稅政策,導致財政赤字持續膨脹。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利息支出高達8820億美元,首次超過國防預算,相當于每天燒掉20架F-35戰機。更嚴峻的是,債務雪球正以每100天1萬億美元的速度滾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若不采取行動,2034年美債占GDP比重將突破122%,利息支出將吞噬全部醫保預算。
美元資料圖
這種"以債養債"的模式依賴美元霸權支撐。美國通過美聯儲印鈔機無限量購買國債,2024年新增貨幣供應量達8000億美元,相當于每天印刷21.9億美元。但美元信用正在崩塌:全球央行2024年黃金購買量創歷史新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覆蓋180國,日均交易額突破5500億元,38個國家與中國簽署本幣結算協議。
面對36萬億美元債務大山,美國兩黨卻陷入"膽小鬼博弈"。共和黨要求未來十年削減4.5萬億美元開支,民主黨則指責債務激增源于特朗普時期的2萬億刺激法案。更激進的是,特朗普團隊拋出"海湖莊園計劃",提議將海外美債轉為百年零息債券,被外界視為"合法賴賬"。這種飲鴆止渴的政策引發盟友恐慌:日本2024年減持美債1273億美元,歐盟27國集體拋售1200億美元,德國央行更是直接清空美債持倉。
政治僵局加劇市場動蕩。2024年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展望,穆迪預測若違約持續六周,美國將失去700萬就業崗位,經濟收縮4%。
美國資料圖
作為美債第二大海外持有國,中國早啟動"溫水煮蛙"式減持計劃。持倉從2013年峰值的1.3萬億美元降至7590億美元,同時大幅增持黃金至2300噸,連續18個月成為全球最大黃金買家。更具戰略意義的是,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建設300余個產業園區,與東盟貿易額突破1.2萬億美元,光伏組件出口占全球80%,新能源汽車產量超歐盟總和。
在金融戰場,中國打出"組合拳":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覆蓋180國,石油人民幣期貨交易量突破5000萬桶/日,數字人民幣試點擴展至26個國家。面對美國加征關稅,中國反制精準:對美天然氣加征關稅后,路易斯安那州出口商單月損失超2億美元;稀土出口管制讓美國防部稀土儲備僅夠維持17天。
美國的債務危機正在重塑世界經濟格局。歐盟提出"戰略自主",將外匯儲備中美元占比降至50%以下;中東國家加速去美元化,沙特阿美首次發行人民幣債券;阿根廷直接用人民幣償還IMF債務。國際清算銀行警告,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中的份額已從2001年的73%降至58%,為25年最低。
美元資料圖
這場危機本質是美式霸權的危機。當美國將美元武器化,頻繁實施金融制裁時,各國開始覺醒:俄羅斯將外儲黃金占比提升至23%,印度推動盧比結算機制,巴西與中國實現本幣互換。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言:"歐洲不能再做美國的附庸。"
面對美國可能的債務違約,中國展現出大國擔當:在G20峰會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承諾將10%的外匯儲備用于新興市場基建;推動金磚國家擴員,新成員GDP總和占全球比重達36%。這種合作共贏的模式,與美國的零和博弈形成鮮明對比。
歷史正在見證一個時代的轉折。當美國政客還在為債務上限爭吵時,中國已在黃金儲備、科技攻堅、貨幣國際化等領域完成戰略布局。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最終將證明:真正的強國不是靠債務堆砌,而是靠實體經濟支撐;真正的領導力不是靠霸權維持,而是靠責任贏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